<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ji的成語 (2428個)

    1341

    鱗集毛萃

    成語拼音:
    lín jí máo cuì
    成語解釋:
    謂如魚鳥成群而至。
    成語出處:
    金·王若虛《送王士衡赴舉序》:“肩摩踵曳鱗集毛萃。”
    1342

    酈寄賣友

    成語拼音:
    lì jì mài yǒu
    成語解釋:
    酈寄出賣朋友
    成語出處:
    南朝·齊·巨源《為尚書符荊州》:“雖呂布販君,酈寄賣友,方之斯人,未足為酷。”
    1343

    菱角磨作雞頭

    成語拼音:
    líng jiǎo mó zuò jī tóu
    成語解釋:
    比喻困難大,波折多。
    成語出處:
    宋·陸游《書齋壁》詩:“平生憂患苦縈纏,菱刺磨成芡實圓。”自注:“俗謂困折多者謂菱角磨作雞頭。”
    1344

    臨機能斷

    成語拼音:
    lín jī néng duàn
    成語解釋:
    當機立斷。抓住時機,立刻決斷
    成語出處:
    《北史·樊子蓋傳論》:“子蓋雅有干局,質性方嚴,見義而勇,臨機能斷,保全邦邑,勤亦懋哉!”
    1345

    浪跡萍蹤

    成語拼音:
    làng jì píng zōng
    成語解釋:
    形容蹤跡漂泊不定,就象流水和浮萍一樣。
    成語出處:
    吳梅《風洞山 埋忠》:“我草澤偷生苦淹留,卻教我浪跡萍蹤向何處投。”
    1346

    冷譏熱嘲

    成語拼音:
    lěng jī rè cháo
    成語解釋:
    冷:不熱情;譏:譏諷;嘲:嘲笑。尖銳、辛辣的嘲笑和譏諷
    成語出處:
    清·袁枚《隨園三十二種·牘外余言》:“人人知之,皆有不平之意。故晉大夫七嘴八舌,冷譏熱諷。”
    1347

    樂極生哀

    成語拼音:
    lè jí shēng āi
    成語解釋:
    同“樂極則悲”。
    成語出處:
    宋·劉克莊《沁園春·吳叔永尚書和余舊作再答》詞:“中年后,向歌闌易感,樂極生哀。”
    1348

    樂極生悲

    成語拼音:
    lè jí shēng bēi
    成語解釋:
    極:到極點。歡樂到極點就會生出悲傷之事。
    成語出處:
    西漢 劉安《淮南子 道應訓》:“夫物盛而衰,樂極則悲。”
    1349

    臨機設變

    成語拼音:
    lín jī shè biàn
    成語解釋:
    臨到時機制定應變計劃
    成語出處:
    《北史·侯深傳》:“深臨機設變,是其所長,若總大眾,未必能用。”
    1350

    老驥嘶風

    成語拼音:
    lǎo jì sī fēng
    成語解釋:
    嘶:馬叫。馬老了但雄風猶在,鳴叫的聲音還很雄壯
    成語出處:
    《光明日報》1980.8.18:“‘老驥嘶風,英心不退’,年富力強的青、壯、少年又當如何!”
    1351

    量己審分

    成語拼音:
    liàng jǐ shěn fēn
    成語解釋:
    估量自己,省察本分。
    成語出處:
    《南齊書·劉獻傳》:“量己審分,不敢期榮。”
    1352

    利己損人

    成語拼音:
    lì jǐ sǔn rén
    成語解釋:
    為了使自己得到好處而損害別人利益。參見“損人利己”。
    成語出處:
    明·馮夢龍《醒世恒言》第一卷:“君當傳與世人,廣行方便,切不可凌弱暴寡,利己損人。”
    1353

    浪跡天下

    成語拼音:
    làng jì tiān xià
    成語解釋:
    浪跡:到處流浪。到處流浪,足跡遍天下。
    成語出處:
    宋 李楙《野客叢書 李白事說者不一》:“為同列者所謗,詔令歸山,遂浪跡天下。”
    1354

    浪跡天涯

    成語拼音:
    làng jì tiān yá
    成語解釋:
    浪跡:到處流浪、漂泊;天涯:形容極遠的地方。到處流浪;走遍天下。形容人生漂泊無定。
    成語出處:
    唐 盧氏《逸史》:“李生告歸曰:‘某不能甘此寒苦,且浪跡江湖。’”
    1355

    累及無辜

    成語拼音:
    lěi jí wú gū
    成語解釋:
    累:帶累,使受害。辜:罪。使受牽連;連累到沒有罪過的人。
    成語出處:
    清 吳趼人《糊涂世界》第九回:“制臺只得轉告首縣,又叫他三天之內一定要破案,卻不許累及無辜。”清 林則徐《會諭尖沙嘴英國各船貨具結進埔告示稿》:“至搜查之時,俱系官員親身督驗,斷不至栽贓陷害,累及無辜。”
    1356

    臨機應變

    成語拼音:
    lín jī yìng biàn
    成語解釋:
    機:時機,形勢。隨著情況的變化靈活機動地應付。
    成語出處:
    宋 朱熹《朱子語類》第136卷:“不過使兵識將意,將識士情,蓋未論臨機應變,方略不同。”
    1357

    露己揚才

    成語拼音:
    lù jǐ yáng cái
    成語解釋:
    見“露才揚己”。
    成語出處:
    宋·蘇舜欽《投匭疏》:“若出而求陛下之試,是其人非高蹈者,則皆露己揚才,干時謁進者也。”
    1358

    靈機一動

    成語拼音:
    líng jī yī dòng
    成語解釋:
    靈機:靈巧;靈活的心思。形容靈敏機智;突然想出辦法或主意。
    成語出處:
    清 文康《兒女英雄傳》第四卷:“俄延了半響,忽然靈機一動,心中悟將過來。”
    1359

    略跡原情

    成語拼音:
    lüè jì yuán qíng
    成語解釋:
    撇開事實不談,從情理上原諒。
    成語出處:
    蘭陵憂患生《京華百二竹枝詞》:“討錢童子亂攔人,略跡原情總為貧。”
    1360

    略跡原心

    成語拼音:
    lüè jì yuán xīn
    成語解釋:
    撇開表面的事實,而從其用心上加以原諒。
    成語出處:
    明 張煌言《答趙安撫書》:“英君察相,尚能略其跡而原其心;感其誠而哀其遇。”
    * ji成語,ji的成語,帶ji的成語。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