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i的成語 (2428個)
-
1301
科頭箕踞
- 成語拼音:
- kē tóu jī jù
- 成語解釋:
- 科頭:不戴帽子;箕踞:兩腿分開而坐。不戴帽子,席地而坐。比喻舒適的隱居生活。
- 成語出處:
- 唐 王維《與盧員外象過崔處士興宗林亭》詩:“科頭箕踞長松下,白眼看他世上人。”
-
1302
科頭箕裾
- 成語拼音:
- kē tóu jī jù
- 成語解釋:
- 科頭:不戴帽子;裾:通“倨”,傲慢;箕裾:兩腿分開而坐。不戴帽子,席地而坐。形容不拘禮法
- 成語出處:
- 明·梅鼎祚《玉合記·入道》:“這搭兒瀑布飛流,青松夾道,將蒲團打坐一回,正是科頭箕裾長松下,白眼看他世上人。”
-
1303
口吐珠璣
- 成語拼音:
- kǒu tǔ zhū jī
- 成語解釋:
- 珠、璣:都是珠寶,圓的叫珠,不圓的叫璣。形容說話有文采。
- 成語出處:
- 元 無名氏《醉寫赤壁賦》第一折:“因俺夫人聞知蘇軾胸懷錦繡,口吐珠璣,有貫世之才。”
-
1304
可望不可即
- 成語拼音:
- kě wàng bù kě jí
- 成語解釋:
- 望:遠看;即:接近。望得見卻不能接近。比喻事物高遠;難以實現或接近。
- 成語出處:
- 元 薩都刺《偕楊善卿等游法云寺》:“鳳臺錦袍人,可望不可即。”
-
1305
可望不可及
- 成語拼音:
- kě wàng bù kě jí
- 成語解釋:
- 及:接近。指只可仰望而不可接近
- 成語出處:
- 王朔《橡皮人》:“錦繡之地遠去,雖歷歷在目可望不可及。”
-
1306
可望而不可及
- 成語拼音:
- kě wàng ér bù kě jí
- 成語解釋:
- 指只可仰望而不可接近
- 成語出處:
- 郭沫若《月蝕》:“可望而不可及的古之人,你們的鼓聲透過了幾千萬重的黑幕,傳達到我耳里來了!”
-
1307
可望而不可即
- 成語拼音:
- kě wàng é bù kě jí
- 成語解釋:
- 能望見,但達不到或不能接近。常比喻目前還不能實現的事物。
- 成語出處:
- 唐·宋之問《明河篇》:“明河可望不可親,愿得乘槎一問津。”明·劉基《登臥龍山寫懷二十八韻》:“白云在青天,可望不可即。”
-
1308
苦心積慮
- 成語拼音:
- kǔ xīn jī lǜ
- 成語解釋:
- 積慮:長期地或一再地思考。費盡心思長時間的思考問題。
- 成語出處:
- 《清史稿·文苑傳·申涵光》:“孫奇逢謂其苦心積慮,閱歷深而動忍孰。”
-
1309
苦心極力
- 成語拼音:
- kǔ xīn jí lì
- 成語解釋:
- 費盡心思,使出了全部力量
- 成語出處:
- 宋·陸九淵《黃公墓志銘》:“為文操筆立成,藻思贍蔚,統記不紊,有苦心極力所不到者。”
-
1310
鄶下無譏
- 成語拼音:
- kuài xià wú jī
- 成語解釋:
- 《左傳·襄公二十九年》:“吳公子札來聘……為之歌《陳》,曰‘國無主,其能久乎!’自《鄶》以下無譏焉。”杜預注:“《鄶》第十三,《曹》第十四。言季子聞此二國歌,不復譏論之,以其微也。”后以“鄶下無譏”言其微不足道。
- 成語出處:
- 《左傳·襄公二十九年》:“吳公子札來聘……為之歌《陳》,曰‘國無主,其能久乎!’自《鄶》以下無譏焉。”杜預注:“《鄶》第十三,《曹》第十四。言季子聞此二國歌,不復譏論之,以其微也。”
-
1311
匡正綱紀
- 成語拼音:
- kuāng zhèng gāng jì
- 成語解釋:
- 指糾正法度
- 成語出處:
- 南朝·宋·范曄《后漢書·何敞傳》:“上當匡正綱紀,下當濟安元元。”
-
1312
樂不極盤
- 成語拼音:
- lè bù jí pán
- 成語解釋:
- 盤:樂。指享樂不能過分
- 成語出處:
- 東漢 班固《東都賦》:“樂不極盤,殺不盡物。”
-
1313
樂不可極
- 成語拼音:
- lè bù kě jí
- 成語解釋:
- 享樂不可過分。
- 成語出處:
- 西漢 戴圣《禮記 曲禮上》:“志不可滿,樂不可極。”
-
1314
力不能及
- 成語拼音:
- lì bù néng jí
- 成語解釋:
- 力量達不到。
- 成語出處:
- 元 無名氏《武王伐紂平話》卷下:“一城百姓見城自摧破,自來搜捉紂王,紂王見兵勢甚大,力不能及。”
-
1315
良辰吉日
- 成語拼音:
- liáng chén jí rì
- 成語解釋:
- 良:好;辰:時日;吉:吉利。美好的時辰,吉利的日子。后常用以稱宜于成親的日子。
- 成語出處:
- 戰國 楚 屈原《九歌 東皇太一》: “吉日兮辰良,穆將愉兮上皇。”
-
1316
六出奇計
- 成語拼音:
- liù chū qí jì
- 成語解釋:
- 原指陳平所出的六條妙計。后泛指出奇制勝的謀略。
- 成語出處:
- 《史記·陳丞相世家》:“凡六出奇計,輒益邑,凡六益封。”
-
1317
露才揚己
- 成語拼音:
- lù cái yáng jǐ
- 成語解釋:
- 顯露自己的才能。也比喻炫耀才能,表現自己。
- 成語出處:
- 漢 班固《序》:“今若屈原,露才揚己,競乎危國群小之間,以離讒賊。”
-
1318
樂道忘饑
- 成語拼音:
- lè dào wàng jī
- 成語解釋:
- 謂醉心于圣道。
- 成語出處:
- 《晉書·樂志》:“與君周旋,樂道忘饑。我心虛靜,我志沾濡。”
-
1319
漏脯充饑
- 成語拼音:
- lòu fǔ chōng jī
- 成語解釋:
- 漏脯:掛在檐下風干的肉,因屋漏沾水而有毒。餓了吃腐爛發臭的干肉。比喻只顧眼前,不管后果。
- 成語出處:
- 晉·葛洪《抱撲子·嘉遯》:“咀漏脯以充饑,酣鴆酒以止渴也。”
-
1320
流風遺跡
- 成語拼音:
- liú fēng yí jì
- 成語解釋:
- 前代流傳下來的風尚、陳跡。亦作“流風遺躅”。
- 成語出處:
- 宋·蘇軾《黃州快哉亭記》:“至于長洲之濱,故城之墟,曹孟德、孫仲謀之所睥睨,周瑜、陸遜之所馳騖,其流風遺跡,亦足以稱快世俗。”
* ji成語,ji的成語,帶ji的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