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ji的成語 (2428個)

    901

    戢鱗委翅

    成語拼音:
    jí lín wěi chì
    成語解釋:
    戢:收斂。魚兒收斂鱗甲,鳥兒收起翅膀。比喻人退出官場,歸隱山林或蓄志待時
    成語出處:
    唐·韓愈《贈鄭兵曹》詩:“我材與世不相當,戢鱗委翅無復望。”
    902

    即鹿無虞

    成語拼音:
    jí lù wú yú
    成語解釋:
    原意是進山打鹿,沒有熟悉地形和鹿性的虞官幫助,那是白費氣力。后比喻做事如條件不成熟就草率行事,必定勞而無功。
    成語出處:
    《周易 屯》:“即鹿無虞,惟入于林中;君子幾,不如舍,往吝。”
    903

    急流勇進

    成語拼音:
    jí liú yǒng jìn
    成語解釋:
    在急流中勇敢前進。形容在險境中積極進取;不退縮。
    成語出處:
    宋 邵伯溫《邵氏見聞錄》:“以火箸畫灰,作‘做不得’三字,徐曰:‘急流勇退人也’。”
    904

    畸流逸客

    成語拼音:
    jī liú yì kè
    成語解釋:
    指高行脫俗的隱逸之士。
    成語出處:
    清 厲鶚《〈吳禮部詩話〉跋》:“[明 胡無瑞]嘗跋此冊及《敬鄉錄》云:‘遍舉郡邑,凡有聞者,緝其制作履歷,粲若指掌,下逮畸流逸客,片語只詞,亦博采旁證。’”
    905

    急流勇退

    成語拼音:
    jí liú yǒng tuì
    成語解釋:
    勇退:果斷地退卻或退避。在急流中果斷退回;比喻做官的人;正當仕途順利、得意之際就果斷地抽身引退。
    成語出處:
    宋 蘇軾《贈善相程杰》詩:“火色上騰雖有數,急流勇退豈無人。”
    906

    激流勇退

    成語拼音:
    jī liú yǒng tuì
    成語解釋:
    勇:果敢;退:退卻,離去。比喻在官場得意時及時引退,以明哲保身
    成語出處:
    路遙《平凡的世界》第三卷第五章:“田福軍一回來,他就激流勇退,也許會給省委造成一種他尊重上級決定,并且已改變對田福軍的看法,支持和信任他放手工作的印象。”
    907

    季路一言

    成語拼音:
    jì lù yī yán
    成語解釋:
    比喻信用極好。
    成語出處:
    《左傳·哀公十四年》:“千乘之國,不信其盟,而信子之言,子何辱焉?”
    908

    既來之,則安之

    成語拼音:
    jì lái zhī,zé ān zhī
    成語解釋:
    原意是既然把他們招撫來,就要把他們安頓下來。后指既然來了,就要在這里安下必來。
    成語出處:
    先秦 孟軻《論語 季氏》:“夫如是,故遠人不服,則修文德以來之。既來之,則安之。”
    909

    雞爛嘴巴硬

    成語拼音:
    jī làn zuǐ bā yìng
    成語解釋:
    比喻自知理虧,還要強辯。
    成語出處:
    910

    疥癩之疾

    成語拼音:
    jiè lài zhī jí
    成語解釋:
    疥癩:疥瘡與癩痢,兩種皮膚病。比喻危害尚輕的禍患或無關緊要的問題
    成語出處:
    明·施耐庵《水滸傳》第63回:“疥癩之疾,何足掛意!聞某不才,來日愿決一陣,務要全勝。”
    911

    積勞致疾

    成語拼音:
    jī láo zhì jí
    成語解釋:
    積:積之而成的。因勞苦過度而致害病
    成語出處:
    董必武《挽沈驪英女士》:“積勞而致疾,突發未能痊。”
    912

    金馬碧雞

    成語拼音:
    jīn mǎ bì jī
    成語解釋:
    金馬:金馬山;碧雞:碧雞山。古人作為祥瑞的征兆
    成語出處:
    東漢·班固《漢書·郊祀志》:“或言益州有金馬、碧雞之神,可蘸祭而致,于是遣諫大夫王褒使持節而求之。”
    913

    雞鳴而起

    成語拼音:
    jī míng ér qǐ
    成語解釋:
    雞叫時就起床。形容勤奮不怠。
    成語出處:
    先秦 孟軻《孟子 盡心上》:“雞鳴而起,孳孳為善者,舜之徒也。”
    914

    雞鳴狗盜

    成語拼音:
    jī míng gǒu dào
    成語解釋:
    指微不足道的技能;也指具有這類技能的人。常形容偷偷摸摸等不正當的行為。
    成語出處:
    東漢 班固《漢書 游俠傳》:“皆藉王公之勢,競為游俠,雞鳴狗盜,無不賓禮。”
    915

    雞鳴狗吠

    成語拼音:
    jī míng gǒu fèi
    成語解釋:
    雞啼狗叫彼此都聽得到。比喻聚居在一處的人口稠密。
    成語出處:
    先秦 孟軻《孟子 公孫丑上》:“雞鳴狗吠相聞,而達乎四境,而齊有其民矣。。”
    916

    雞鳴馌耕

    成語拼音:
    jī míng gǒu gēng
    成語解釋:
    比喻婦女勤儉治家。語本《詩·鄭風·女曰雞鳴》:“女曰雞鳴,士曰昧旦。”又《豳風·七月》:“馌彼南畝,田畯至喜。”
    成語出處:
    《詩經·豳風·七月》:“同我婦子,馌彼南畝。”
    917

    肩摩轂擊

    成語拼音:
    jiān mó gǔ jī
    成語解釋:
    肩膀和肩膀相摩,車輪和車輪相撞。形容行人車輛往來擁擠。
    成語出處:
    西漢 劉向《戰國策 齊策一》:“臨淄之途,車轂擊,人肩摩,連衽成帷。”
    918

    雞鳴候旦

    成語拼音:
    jī míng hòu dàn
    成語解釋:
    見“雞鳴戒旦”。
    成語出處:
    宋·徐鉉《和張先輩見寄》:“雞鳴候旦寧辭晦,松節凌霜幾換秋。”
    919

    急脈緩灸

    成語拼音:
    jí mài huǎn jiù
    成語解釋:
    比喻用和緩的辦法應付急事。也比喻詩文在進行中,故意放松一筆,以造成抑揚頓挫之勢。
    成語出處:
    清 文康《兒女英雄傳》第25回:“要不急脈緩受,且把鄧翁的話撇開,先治他這個病源,只怕越說越左。”
    920

    急脈緩受

    成語拼音:
    jí mài huǎn shòu
    成語解釋:
    見“急脈緩灸”。
    成語出處:
    清·文康《兒女英雄傳》第25回:“要不急脈緩受,且把鄧翁的話撇開,先治他這個病源,只怕越說越左。”
    * ji成語,ji的成語,帶ji的成語。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