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uo的成語 (654個)
-
101
訛言惑眾
- 成語拼音:
- é yán huò zhòng
- 成語解釋:
- 訛言:詐偽的話。用謠言欺騙迷惑群眾。
- 成語出處:
- 《元史·世祖五》:“癸丑,初建東宮,甲寅,誅西京訛言惑眾者。”
-
102
飛蛾撲火
- 成語拼音:
- fēi é pū huǒ
- 成語解釋:
- 蛾:像蝴蝶似的昆蟲。飛蛾撲到火上。比喻自尋死路;自取滅亡。
- 成語出處:
- 《梁書 到溉傳》:“如飛蛾之赴火,豈焚身之可吝。”
-
103
福不重至,禍必重來
- 成語拼音:
- fú bù chóng zhì,huò bì chóng lái
- 成語解釋:
- 福不會接連而來,禍災卻會接踵而至。
- 成語出處:
- 漢·劉向《說苑·權謀》:“往年秦拔宜陽,明年大旱,民饑。不以此時恤民之急也,而顧反益奢。此所謂福不重至,禍必重來也。”
-
104
反側獲安
- 成語拼音:
- fǎn cè huò ān
- 成語解釋:
- 反側:翻來覆去不能入睡,心神不安。形容心神不安的人自然而然地安下心去。指安撫人心的措施很奏效
- 成語出處:
- 唐·陸贄《奉天遣使宣慰諸道詔》:“昨者改元施令,悔往布新,將反側獲安,則干戈日弭。”
-
105
赴蹈湯火
- 成語拼音:
- fù dǎo tāng huǒ
- 成語解釋:
- 赴:前往;蹈:踩;湯:熱水。形容不畏艱難險阻,奮不顧身
- 成語出處:
- 三國·魏·嵇康《與山巨源絕交書》:“禽鹿少見馴育,則服從教制,長而見羈,則狂顧頓纓,赴蹈湯火。”
-
106
飛蛾赴火
- 成語拼音:
- fēi é fù huǒ
- 成語解釋:
- 象蛾子撲火一樣。比喻自找死路、自取滅亡。
- 成語出處:
- 《梁書 到溉傳》:“如飛蛾之赴火,豈焚身之可吝。”
-
107
飛蛾投火
- 成語拼音:
- fēi é tóu huǒ
- 成語解釋:
- 象蛾子撲火一樣。比喻自找死路、自取滅亡。
- 成語出處:
- 《梁書 到溉傳》:“如飛蛾之赴火,豈焚身之可吝。”
-
108
風風火火
- 成語拼音:
- fēng fēng huǒ huǒ
- 成語解釋:
- 形容急急忙忙,冒冒失失的樣子。
- 成語出處:
- 徐光耀《平原烈火》:“忽然老曹一頭撞進來,忽閃忽閃眨著兩只眼,風風火火地連叫:‘大隊長,大隊長!’”
-
109
反風滅火
- 成語拼音:
- fǎn fēng miè huǒ
- 成語解釋:
- 漢劉昆為江陵令,縣多火災,昆向火叩頭,多能降雨止風;后為弘農太守。先是崤黽驛道多虎穴,行旅不通。昆為政三年,仁化大行,虎皆負子渡河,光武帝聞而異之,以為德政。《后漢書·儒林傳上·劉昆》:“詔問昆曰:‘前在江陵,反風滅火,后守弘農,虎北渡河,行何德政而致是
- 成語出處:
- 《后漢書·儒林傳上·劉昆》:“詔問昆曰:‘前在江陵,反風滅火,后守弘農,虎北渡河,行何德政而致是事?’昆對曰:‘偶然耳。’左右皆笑其質訥。帝嘆曰:‘此乃長者之言也。’”
-
110
風高放火,月黑殺人
- 成語拼音:
- fēng gāo fàng huǒ,yuè hēi shā rén
- 成語解釋:
- 風高:風非常大。月黑:指黑夜。趁風大放火,趁黑夜殺人。形容盜匪趁機作案的行徑。
- 成語出處:
- 元·元懷《拊掌錄》:“歐陽公與人行令,各作詩兩句,須犯徒以上罪者……一云:‘月黑殺人夜,風高放火天。’”
-
111
福過禍生
- 成語拼音:
- fú guò huò shēng
- 成語解釋:
- 過:太甚。幸福到了極點就轉化為災禍。形容人樂極生悲
- 成語出處:
- 《宋書·劉敬宣傳》:“今此杖節,常懼福過禍生,實思避盈居損,富貴之旨,非所敢當。”
-
112
赴火蹈刃
- 成語拼音:
- fù huǒ dǎo rèn
- 成語解釋:
- 赴:前往;蹈:踩踏。赴湯蹈火。比喻不避艱險
- 成語出處:
- 西漢·劉安《淮南子·泰族訓》:“墨子服役者百八十人,皆可使赴火蹈刃,死不還踵,化之所致也。”
-
113
烽火連年
- 成語拼音:
- fēng huò lián nián
- 成語解釋:
- 烽火:古時邊防報警的煙火。比喻戰火或戰爭。指戰火連年不斷。
- 成語出處:
- 元·戴良《九靈山房集·二四·登大牢山》:“那堪回首東南地,烽火連年警報聞。”
-
114
烽火連天
- 成語拼音:
- fēng huǒ lián tiān
- 成語解釋:
- 烽火:古代邊境報警時點起的煙火。到處都在打仗;戰火燃遍各地。
- 成語出處:
- 明 湯顯祖《牡丹亭 移鎮》:“待何如,你星霜滿鬢當戎虜,似這烽火連天各路衢?”
-
115
烽火四起
- 成語拼音:
- fēng huǒ sì qǐ
- 成語解釋:
- 戰爭的火焰從四面八方燃燒起來。形容邊防不安寧,四處有敵人進犯。
- 成語出處:
-
116
放火燒山
- 成語拼音:
- fàng huǒ shāo shān
- 成語解釋:
- 比喻煽風點火,挑撥離間
- 成語出處:
- 康濯《東方紅》:“你不知道,那狼叼豹咬的齊占杰,前一陣可光在我面前放火燒山呀!”
-
117
烽火相連
- 成語拼音:
- fēng huǒ xiāng lián
- 成語解釋:
- 烽火:古代邊防報警的煙火。指邊防常抓不懈,比喻戰火不斷。
- 成語出處:
- 漢 荀悅《漢紀 宣帝紀三》:“部曲相保,塹壘木樵,便兵飾弩,烽火相連。”
-
118
防禍于未然
- 成語拼音:
- fáng huò yú wèi rán
- 成語解釋:
- 防止禍患于萌發之前。
- 成語出處:
- 《漢書 外戚傳下 孝成趙皇后》:“事不當時固爭,防禍于未然。”
-
119
忿火中燒
- 成語拼音:
- fèn huǒ zhōng shāo
- 成語解釋:
- 猶言怒火中燒。
- 成語出處:
- 清·蒲松齡《聊齋志異·張鴻漸》:“甲詞益狎逼。張忿火中燒,反刀直出,剁甲中顱。”
-
120
飛來橫禍
- 成語拼音:
- fēi lái hèng huò
- 成語解釋:
- 意外的災禍。
- 成語出處:
- 明 凌濛初《二刻拍案驚奇》第15卷:“誰想遭此一場飛來橫禍,若非提控出力,性命難保。”
* huo成語,huo的成語,帶huo的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