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huo的成語 (654個)

    481

    頭白齒豁

    成語拼音:
    tóu bái chǐ huō
    成語解釋:
    豁:破缺。頭發白,牙齒缺。形容人衰老的狀態
    成語出處:
    清·汪琬《答陳藹公論文書》:“年比四十,而精氣衰耗,頭白齒豁。”
    482

    挑撥煽惑

    成語拼音:
    tiǎo bō shān huò
    成語解釋:
    搬弄是非,煽動鬧事
    成語出處:
    鄧小平《動員新兵及新兵政治工作》:“日寇、漢奸、托派之輩,則更利用這些缺點和錯誤,來進行其挑撥煽惑的陰謀,企圖造成民變。”
    483

    挑燈撥火

    成語拼音:
    tiǎo dēng bō huǒ
    成語解釋:
    搬弄是非
    成語出處:
    484

    吞刀吐火

    成語拼音:
    tūn dāo tǔ huǒ
    成語解釋:
    古雜劇之一,泛稱魔術。
    成語出處:
    漢·張衡《西京賦》:“吞刀吐火,云霧杳冥。”
    485

    田父之獲

    成語拼音:
    tián fù zhī huò
    成語解釋:
    田父:農夫;獲:得到。指不費力氣而輕易得到的好處
    成語出處:
    西漢·劉向《戰國策·齊策》:“田父見之,無勞倦之苦,而擅其功。”
    486

    投膏止火

    成語拼音:
    tóu gāo zhǐ huǒ
    成語解釋:
    用油去澆滅火,火反而燒得更旺。比喻舉措失當,適得其反。
    成語出處:
    《新五代史·唐書·安重海》:“四方騷然,師旅并興,如投膏止火,適足速之。”
    487

    探驪獲珠

    成語拼音:
    tàn lí huò zhū
    成語解釋:
    驪:黑龍。《莊子·列御寇》記載:有個靠編織蒿草簾為生的人潛入深水,得一顆價值千金的珠。比喻詩文寫作抓住了關鍵
    成語出處:
    《古今詩話·探驪獲珠》:“四人探驪,子先獲珠,所余麟角,何用!”
    488

    湯燒火熱

    成語拼音:
    tāng shāo huǒ rè
    成語解釋:
    謂生病發高燒。
    成語出處:
    清·曹雪芹《紅樓夢》第二十回:“又見他湯燒火熱,自己守著他,歪在旁邊勸他:‘只養病,別想著些沒要緊的事。’”
    489

    挑三豁四

    成語拼音:
    tiāo sān huō sì
    成語解釋:
    謂挑撥是非。
    成語出處:
    清·西周生《醒世姻緣傳》第57回:“我們這個攪家不良,挑三豁四,丈二長的舌頭,誰家著的他罷?”
    490

    頭童齒豁

    成語拼音:
    tóu tóng chǐ huò
    成語解釋:
    童:原指山無草木,比喻人禿頂;豁:缺口。頭頂禿了,牙齒稀了。形容人衰老的狀態。
    成語出處:
    唐 韓愈《進學解》:“頭童齒豁,竟死何裨?”
    491

    探湯蹈火

    成語拼音:
    tàn tāng dǎo huǒ
    成語解釋:
    猶言赴湯蹈火。喻不怕任何艱險。
    成語出處:
    清·孔尚任《桃花扇·會獄》:“寧南兵變,料無人能將檄傳;探湯蹈火咱情愿,也只為文士遭譴。”
    492

    天有不測風云,人有旦夕禍福

    成語拼音:
    tiān yǒu bù cè fēng yún,dì yǒu dàn xī huò fú
    成語解釋:
    不測:料想不到。比喻有些災禍的發生,事先是無法預料的。
    成語出處:
    元·無名氏《合同文字》第四折:“天有不測風云,人有旦夕禍福,那廝恰才無病。怎生下在牢里便有病?張千,你再去看來。”
    493

    天有不測風云,人有暫時禍福

    成語拼音:
    tiān yǒu bù cè fēng yún,rén yǒu zàn shí huò fú
    成語解釋:
    不測:料想不到。比喻有些災禍的發生,事先是無法預料的
    成語出處:
    明·吳承恩《西游記》第十回:“李足道‘天有不測風云,人有暫時禍福’,你怎么就保得無事?”
    494

    天災人禍

    成語拼音:
    tiān zāi rén huò
    成語解釋:
    天:自然。自然的災害和人為的禍患。也比喻害人精(罵人的話)。
    成語出處:
    元 無名氏《馮玉蘭》第四折:“屠世雄并無此事,敢是另有個天災人禍,假稱屠世雄的么?”
    495

    投杼之惑

    成語拼音:
    tóu zhù zhī huò
    成語解釋:
    投杼:拋下織布的梭子;惑:疑心。比喻沒有事實依據的謠言所造成的疑慮
    成語出處:
    《梁書·侯景傳》:“當是不逞之人,曲為口端之說,遂懷市虎之疑,乃致投杼之惑耳。”
    496

    烏燈黑火

    成語拼音:
    wū dēng hēi huǒ
    成語解釋:
    指晚上沒燈沒火,形容很暗
    成語出處:
    497

    窩火憋氣

    成語拼音:
    wō huǒ biē qì
    成語解釋:
    把屈辱或惱怒強壓在心底,不敢或不能發泄。
    成語出處:
    周立波《暴風驟雨》第一部五:“李青山有些膽怯,他退到門邊,嘴頭咕嚕著:‘滾就滾吧!’扭轉身子,窩火憋氣地邁出門去了。”
    498

    玩火自焚

    成語拼音:
    wán huǒ zì fén
    成語解釋:
    玩火的必定會燒了自己。比喻干冒險或害人的勾當;最后受害的還是自己。玩:玩弄;焚:燒。
    成語出處:
    先秦 左丘明《左傳 隱公四年》:“夫兵,猶火也,弗戢,將自焚也。”
    499

    萬家燈火

    成語拼音:
    wàn jiā dēng huǒ
    成語解釋:
    千家萬戶的燈光。形容城鎮燈光四處閃爍的夜景。
    成語出處:
    唐 白居易《江樓夕望招客》:“燈火萬家城四畔,星河一道水中央。”
    500

    無明火

    成語拼音:
    wú míng huǒ
    成語解釋:
    無明:佛教中指“癡”或“愚昧”。指怒火
    成語出處:
    明·施耐庵《水滸傳》第93回:“李逵聽了這句話,那把無明火,高舉三千丈,按納不住,掿兩斧搶上前,一斧一個,劈下頭來。”
    * huo成語,huo的成語,帶huo的成語。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