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huang的成語 (371個)

    141

    黃旗紫蓋

    成語拼音:
    huáng qí zǐ gài
    成語解釋:
    天空中出現狀如黃旗紫蓋的云氣。舊為皇帝出世的征兆。
    成語出處:
    《三國志·吳志·孫皓傳》:“三年正月晦。”裴松之注引《江表傳》:“黃旗紫病見于東南,終有天下者,荊、楊之君乎?”
    142

    黃雀在后

    成語拼音:
    huáng què zài hòu
    成語解釋:
    (螳螂準備捕蟬)黃雀在后面準備啄螳螂。比喻伺機從后面襲擊;也比喻有后顧之憂。
    成語出處:
    漢 劉向《說苑 正諫》:“園中有樹,其上有蟬,蟬高居悲鳴飲露,不知螳螂在其后也!螳螂委身曲跗欲取蟬,而不知黃雀在其傍也。”
    143

    黃泉之下

    成語拼音:
    huáng quán zhī xià
    成語解釋:
    黃泉:指地下之泉,人死埋于地下。指人死后埋葬的地方。
    成語出處:
    《左傳 隱公元年》:“誓之曰: '不及黃泉,無相見也。'”
    144

    恍然大悟

    成語拼音:
    huǎng rán dà wù
    成語解釋:
    恍然:猛然醒悟的樣子;悟:理解、明白。指忽然一下子明白;覺悟過來。
    成語出處:
    宋 釋道原《景德傳燈錄》第五卷:“簡蒙指教,豁然大悟。”
    145

    恍如隔世

    成語拼音:
    huǎng rú gé shì
    成語解釋:
    恍:仿佛;世:三十年為一世。指仿佛相隔了一世。多用來形容對時間變遷、事物變化之大的感慨。
    成語出處:
    宋 范成大《吳船錄》下卷:“發常州。平江親戚故舊來相迓者,陸續于道,恍然如隔世焉。”
    146

    恍若隔世

    成語拼音:
    huǎng ruò gé shì
    成語解釋:
    恍:仿佛;世:三十年為一世。仿佛隔了一世。指因人事、景物變化很大而生的感觸
    成語出處:
    明·袁宏道《錦帆集·天池》:“屏山獻青,畫戀滴翠,兩年塵土面目,為之洗盡。馬首紅塵,恍若隔世矣。”
    147

    恍如夢境

    成語拼音:
    huǎng rú mèng jìng
    成語解釋:
    好象是在夢里一樣。
    成語出處:
    清·蒲松齡《聊齋志異·張鴻漸》:“兩相驚喜,握手入帷。見兒臥床上,慨然曰:‘我去時兒才及膝,今身長如許矣!’夫婦依倚,恍如夢寐。”
    148

    恍如夢寐

    成語拼音:
    huǎng rú mèng mèi
    成語解釋:
    指好像做夢一樣
    成語出處:
    清 蒲松齡《聊齋志異 張鴻漸》:“兩相驚喜,握手入帷。見兒臥床上,慨然曰:‘我去時兒才及膝,今身長如許矣!’夫婦依倚,恍如夢寐。”
    149

    黃人捧日

    成語拼音:
    huáng rén pěng rì
    成語解釋:
    見“黃人守日”。
    成語出處:
    宋·宋祁《春帖子詞·》:“青帝回風還習習,黃人捧日故遲遲。”
    150

    恍然若失

    成語拼音:
    huǎng rán ruò shī
    成語解釋:
    恍恍惚惚的好像失去了什么似的。形容心神不寧,不知如何是好。
    成語出處:
    清·李百川《綠野仙蹤》第49回:“金鐘兒聽了這一番言語,恍然若失,心上愧悔的無地自容。”
    151

    黃人守日

    成語拼音:
    huáng rén shǒu rì
    成語解釋:
    《太平御覽》卷八七二引《符瑞圖》:“日,二黃人守者,外國人方自來降也。”后遂以“黃人守日”比喻朝政清明,國力強盛。
    成語出處:
    《太平御覽》卷八七二引《符瑞圖》:“日,二黃人守者,外國人方自來降也。”
    152

    恍然自失

    成語拼音:
    huǎng rán zì shī
    成語解釋:
    恍然:仿佛;自失:好像失去了什么。形容猛然醒悟后,心神不定的樣子
    成語出處:
    明·凌濛初《二刻拍案驚奇》第37卷:“程客恍然自失道:‘莫非是做夢么?’”
    153

    惶悚不安

    成語拼音:
    huáng sǒng bù ān
    成語解釋:
    驚慌害怕得不得安寧
    成語出處:
    明·許仲琳《封神演義》第54回:“相父今又如此受苦,使孤日夜惶悚不安!”
    154

    荒時暴月

    成語拼音:
    huāng shí bào yuè
    成語解釋:
    荒:五谷不收;暴:兇。指荒年或青黃不接的時候。
    成語出處:
    毛澤東《中國社會各階級的分析》:“荒時暴月,向親友乞哀告憐,借得幾斗幾升,敷衍三日五日,債務叢集,如牛負重。”
    155

    潢池盜弄

    成語拼音:
    huáng shi dào nòng
    成語解釋:
    見“潢池弄兵”。
    成語出處:
    清·紀昀《閱微草堂筆記·灤陽續錄》:“猥鋒嫞斧,潢池盜弄何為哉!”
    156

    慌手慌腳

    成語拼音:
    huāng shǒu huāng jiǎo
    成語解釋:
    動作忙亂。形容慌張失措的樣子。也作“慌手忙腳”。
    成語出處:
    清 曹雪芹《紅樓夢》第85回:“這時候我看著也是嚇的慌手慌腳的了。”
    157

    慌手忙腳

    成語拼音:
    huāng shǒu máng jiǎo
    成語解釋:
    見“慌手慌腳”。
    成語出處:
    老舍《小坡的生日》:“嗗拉巴唧向小姑娘一點頭,慌手忙腳的跑出去。”
    158

    荒山野嶺

    成語拼音:
    huāng shān yě lǐng
    成語解釋:
    指荒涼無人煙的山野
    成語出處:
    清·貪夢道人《彭公案》第80回:“往前一看,都是荒山野嶺,不見有人行路,連一株樹木也沒有。”
    159

    黃童白顛

    成語拼音:
    huáng tóng bái diān
    成語解釋:
    見“黃童白叟”。
    成語出處:
    明·袁宏道《邑錢侯直指疏薦序》:“夫今之黃童白顛,猶昔氓也。”
    160

    皇天不負苦心人

    成語拼音:
    huáng tiān bù fù kǔ xīn rén
    成語解釋:
    天公不會辜負苦心人的意愿。意謂只要肯下苦功,堅持干下去,愿望一定能實現。
    成語出處:
    茅盾《子夜》十六:“再說一句笑話,內人保的壽險后天滿期,要是當真今天出了事,就算皇天不負苦心人。”
    * huang成語,huang的成語,帶huang的成語。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