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uang的成語 (371個)
-
181
荒淫無恥
- 成語拼音:
- huāng yín wú chǐ
- 成語解釋:
- 荒淫:貪酒好色。生活糜爛;不知羞恥。
- 成語出處:
- 徐遲《狂歡之夜》:“在這座最莊嚴的城中,卻有著一群荒淫無恥的,丑態百出的,傷天害理的,窮兇極惡的衣冠禽獸。”
-
182
荒淫無度
- 成語拼音:
- huāng yín wú dù
- 成語解釋:
- 荒淫:指貪戀酒色;無度:沒有節制。酗酒淫亂;沒有節制。
- 成語出處:
- 漢 楊惲《報孫會宗書》:“淫荒無度,不知其不可也。”
-
183
荒淫無道
- 成語拼音:
- huāng yín wú dào
- 成語解釋:
- 荒淫:淫亂無度,貪戀酒色。無道:不講或不行道義。多指君主生活糜爛,重用奸佞,殘害忠良,奴役百姓。
- 成語出處:
- 明·羅貫中《三國演義》第一百九回:“今主上荒淫無道,褻近娼優,聽信讒言,閉塞賢路:其罪甚于漢之昌邑,不能主天下。吾謹按伊尹、霍光之法,別立新君,以保社稷,以安天下,如何?”
-
184
荒煙野蔓
- 成語拼音:
- huāng yān yě màn
- 成語解釋:
- 荒煙:荒涼原野上的霧氣;野蔓:野草。形容冷落荒涼的景象
- 成語出處:
- 宋·歐陽修《祭石蔓卿文》:“奈何荒煙野蔓,荊棘縱橫。”
-
185
黃鐘長棄
- 成語拼音:
- huáng zhōng cháng qì
- 成語解釋:
- 見“黃鍾毀棄”。
- 成語出處:
- 清·蒲松齡《聊齋志異·葉生》:“公一日謂生曰:‘君出余緒,遂使孺子成名。然黃鐘長棄奈何!’”
-
186
荒子孱孫
- 成語拼音:
- huāng zǐ chán sūn
- 成語解釋:
- 孱:低劣。指不成材的子孫,放蕩無行的后代
- 成語出處:
- 宋·歐陽修《本論》:“雖有荒子孱孫,猶七八百歲而后已。”
-
187
黃鐘大呂
- 成語拼音:
- huáng zhōng dà lǚ
- 成語解釋:
- 黃鐘:我國古代音樂分十二律;陰、陽各六律。其為六種陽律的第一律;聲調最洪大、響亮;大呂:十二律中六種陽律的第四律。舊時形容音樂或文辭正大、莊嚴、高妙。
- 成語出處:
- 《陸九淵集 語錄下》:“先生之文如黃鐘大呂,發達九地,真啟洙泗鄒魯之秘,其可不傳耶?”
-
188
黃鐘毀棄
- 成語拼音:
- huáng zhōng huǐ qì
- 成語解釋:
- 毀:毀壞;棄:拋棄;黃鐘:古樂器;音調最為洪亮。黃鐘被毀壞被拋棄。比喻賢才得不到重用。
- 成語出處:
- 戰國 楚 屈原《楚辭 卜居》:“蟬翼為重,千鈞為輕,黃鐘毀棄,瓦釜雷鳴;讒人高張,賢士無名。”
-
189
黃鐘毀棄,瓦釜雷鳴
- 成語拼音:
- huáng zhōng huǐ qì,wǎ fǔ léi míng
- 成語解釋:
- 黃鐘被砸爛并被拋置一邊,而把泥制的鍋敲得很響。比喻有才德的人被棄置不用,而無才德的平庸之輩卻居于高位。
- 成語出處:
- 戰國·楚·屈原《楚辭·卜居》:“世溷濁而不清,蟬翼為重,千鈞為輕;黃鐘毀棄,瓦釜雷鳴;讒人高張,賢士無名。”
-
190
黃鐘毀棄,瓦缶雷鳴
- 成語拼音:
- huáng zhōng huǐ qì,wǎ fǒu léi míng
- 成語解釋:
- 黃鐘:大鐘;瓦缶:瓦鍋。黃鐘被砸爛拋置一邊,把泥制的鍋敲得很響。比喻有才德的人被棄置不用,而無才德的人卻身居高位
- 成語出處:
- 清·百一居士《壺天錄》下卷:“鼠輩鴟張其若是哉!黃鐘毀棄,瓦缶雷鳴。蠢茲幺幺,毒害乃爾。”
-
191
慌張失措
- 成語拼音:
- huāng zhāng shī cuò
- 成語解釋:
- 慌張:驚慌失措。驚恐慌張得不知所措
- 成語出處:
- 明·酉陽野史《續三國演義》第25回:“卿家非時而來,慌張失措,有何事故?”
-
192
黃鐘瓦釜
- 成語拼音:
- huáng zhōng wǎ fǔ
- 成語解釋:
- 瓦釜:泥土燒成的大鍋,用作樂器,音調最為低。比喻高雅優秀的或庸俗低劣的;賢才和庸才。
- 成語出處:
- 戰國·楚·屈原《楚辭·卜居》:“世溷濁而不清,蟬翼為重,千鈞為輕;黃鐘毀棄,瓦釜雷鳴;讒人高張,賢士無名。”
-
193
黃鐘瓦缶
- 成語拼音:
- huáng zhōng wǎ fǒu
- 成語解釋:
- 瓦缶:泥土燒成的大鍋,用作樂器,音調最低。比喻高雅優秀的或庸俗低劣的,或賢才和庸才
- 成語出處:
- 明·謝榛《四溟詩話》第三卷:“試誦我詩一篇或一聯,以見黃鐘瓦缶,聲調同異,則工拙兩存乎心,所論公平,靡不服矣。”
-
194
慌做一堆
- 成語拼音:
- huāng zuò yī duī
- 成語解釋:
- 慌:驚慌。驚慌得亂成一團,理不清頭緒
- 成語出處:
- 明·施耐庵《水滸傳》第19回:“眾兵都在爛泥里慌做一堆。”
-
195
金碧輝煌
- 成語拼音:
- jīn bì huī huáng
- 成語解釋:
- 金碧;指國畫顏料中的泥金、石青和石綠;輝煌:光輝燦爛。形容建筑物裝飾陳設等異常絢麗精彩;光輝燦爛的樣子。
- 成語出處:
- 明 吳承恩《西游記》第四回:“絳紗衣,星辰燦爛;芙蓉冠,金碧輝煌。”
-
196
金璧輝煌
- 成語拼音:
- jīn bì huī huáng
- 成語解釋:
- 形容建筑物等非常華麗燦爛。
- 成語出處:
- 明 吳承恩《西游記》第四回:“芙蓉冠,金璧輝煌。玉簪珠履,紫綬金章。”
-
197
饑不遑食
- 成語拼音:
- jī bù huáng shí
- 成語解釋:
- 同“饑不暇食”。
- 成語出處:
- 晉·陳壽《三國志·魏志·陳思王植傳》:“雖有糇糧,饑不遑食。”
-
198
金碧熒煌
- 成語拼音:
- jīn bì yíng huáng
- 成語解釋:
- 同“金碧輝煌”。
- 成語出處:
- 宋·羅大經《鶴林玉露》卷八:“兗王假山成,請宮僚觀之,姚坦熟視曰:‘此血山耳。’開寶塔成,田錫上疏曰:‘眾以為金碧熒煌,臣以為涂膏釁血。’”
-
199
救過不遑
- 成語拼音:
- jiù guò bù huáng
- 成語解釋:
- 救:挽救;遑:閑暇。補救過失都來不及
- 成語出處:
- 清·黃宗羲《子劉子行狀》上卷:“上方綜核名實,分別功罪,群臣救過不遑。”
-
200
驚惶失措
- 成語拼音:
- jīng huáng shī cuò
- 成語解釋:
- 失措:舉止失去常態。驚慌惶恐;舉止失去常態。
- 成語出處:
- 唐 李百藥《北齊書 元暉業傳》:“孝友臨刑,驚惶失措,暉業神色自若。”
* huang成語,huang的成語,帶huang的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