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han的成語 (408個)

    321

    染翰操觚

    成語拼音:
    rǎn hàn cāo gū
    成語解釋:
    翰:毛筆;操觚:拿木簡寫文章。指提筆作文
    成語出處:
    明·程登吉《幼學瓊林》第四卷:“作文曰染翰操觚;從師曰執經問難。”
    322

    染翰成章

    成語拼音:
    rǎn hàn chéng zhāng
    成語解釋:
    謂提筆成文。
    成語出處:
    明·謝榛《四溟詩話》卷二:“詩,適情之具。染翰成章,自然高妙,何必苦思以鑿其真?”
    323

    人喊馬嘶

    成語拼音:
    rén hǎn mǎ sī
    成語解釋:
    嘶:馬叫。人人在吶喊;馬在嘶叫。形容喧鬧嘈雜的聲音。
    成語出處:
    明 凌蒙初《二刻拍案驚奇》第14卷:“只聽得外面喧嚷,似有人喊馬嘶之聲,漸漸近前堂來。”
    324

    人跡罕至

    成語拼音:
    rén jì hǎn zhì
    成語解釋:
    罕:少。人的足跡很少到達。指荒涼偏辟的地方很少有人來過。
    成語出處:
    漢 荀悅《漢紀 孝武紀二》:“而夷狄殊俗之國,遼絕異黨之地,舟車不通,人跡罕至。”
    325

    茹苦含辛

    成語拼音:
    rú kǔ hán xīn
    成語解釋:
    吃苦的;含著辣的。比喻忍受大的艱苦。
    成語出處:
    宋 蘇軾《中和勝相院記》:“茹苦含辛,更百千萬億生而后成。”
    326

    忍辱含垢

    成語拼音:
    rěn rǔ hán gòu
    成語解釋:
    忍、含:忍受。忍受恥辱。
    成語出處:
    漢 班昭《女誡》:“謙讓恭敬,先人后己;有善莫名,有惡莫辭;忍辱含垢,常若畏懼,是謂卑弱下人也。”
    327

    忍辱含羞

    成語拼音:
    rěn rǔ hán xiū
    成語解釋:
    忍、含:忍受。忍受恥辱。
    成語出處:
    《后漢書·曹世叔妻傳》:“有善莫名,有惡莫辭,忍辱含垢,常若畏懼,是謂卑弱下人也。”
    328

    茹痛含辛

    成語拼音:
    rú tòng hán xīn
    成語解釋:
    茹:吃;含:含著。吃苦的含辣的。比喻忍受艱難困苦
    成語出處:
    宋·范成大《相州》詩:“茹痛含辛說亂華。”
    329

    松柏寒盟

    成語拼音:
    sōng bǎi hán méng
    成語解釋:
    比喻患難之交。
    成語出處:
    清·李漁《憐香伴·齋訪》:“雖則是梅花冷淡,也甘守松柏寒盟。”
    330

    束貝含犀

    成語拼音:
    shù bèi hán xī
    成語解釋:
    謂牙齒如緊密排列的貝殼和瓠犀。形容牙齒整齊潔白。
    成語出處:
    元·湯式《一枝花·贈妓素蘭》套曲:“染一枝春色淡,攢兩葉翠痕低,束貝含犀,另一種風流意。”
    331

    死而無憾

    成語拼音:
    sǐ ér wú hàn
    成語解釋:
    即使死了也而無遺憾
    成語出處:
    清·無垢道人《八仙全傳》第66回:“小妹真能為我守節,我便死而無憾。”
    332

    蘇海韓潮

    成語拼音:
    sū hǎi hán cháo
    成語解釋:
    指唐朝韓愈和宋朝蘇軾的文章氣勢磅礴,如海如潮。
    成語出處:
    清 孔尚任《桃花扇 聽稗》:“蚤歲清詞,吐出班香宋艷;中年浩氣,流出蘇海韓潮。”
    333

    獸迒鳥跡

    成語拼音:
    shòu hàn niǎo jì
    成語解釋:
    鳥獸之跡。
    成語出處:
    334

    歲寒松柏

    成語拼音:
    suì hán sōng bǎi
    成語解釋:
    比喻在逆境艱難中能保持節操的人。
    成語出處:
    先秦 孔子《論語 子罕》:“歲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335

    歲寒三友

    成語拼音:
    suì hán sā yǒu
    成語解釋:
    松、竹經冬不凋,梅花耐寒開放,因此有“歲寒三友”之稱。
    成語出處:
    元·白樸《朝中措》:“蒼松隱映竹交加,千樹玉梨花,好個歲寒三友,更堪紅白山茶。”
    336

    十寒一暴

    成語拼音:
    shí hán yī bào
    成語解釋:
    凍十天,曬一天。比喻做事時而抓緊,時而懈怠,進展不快。
    成語出處:
    金·元好問《戲題新居二十韻》:“就中此宅尤費手,官織工材半傭顧。十寒一暴半載強,才得安床置鐺釜。”
    337

    歲寒知松柏

    成語拼音:
    suì hán zhī sōng bǎi
    成語解釋:
    寒冬臘月,方知松柏常青。比喻只有經過嚴峻的考驗,才能看出一個人的品質。
    成語出處:
    《論語 子罕》:“歲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338

    數九寒天

    成語拼音:
    shǔ jiǔ hán tiān
    成語解釋:
    數九:從冬至起,每九天為一“九”,三九、四九最寒冷。最寒冷的那些日子
    成語出處:
    清·無名氏《隔簾花影》第十回:“到了那十二月,數九寒天,下的大雪,把破瓦窯門屯住。”
    339

    暑來寒往

    成語拼音:
    shǔ lái hán wǎng
    成語解釋:
    夏天過去,冬天到來。泛指時光流逝。
    成語出處:
    南朝 梁 陸倕《石闕銘》:“暑來寒往,地久天長,神哉華觀,永配無疆。”
    340

    十年寒窗

    成語拼音:
    shí nián hán chuāng
    成語解釋:
    形容長年刻苦讀書。
    成語出處:
    元·劉祁《歸潛志》卷七:“古人謂十年窗下無人問,一舉成名天天下知。”
    * han成語,han的成語,帶han的成語。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