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an的成語 (408個)
-
281
老鼠過街,人人喊打
- 成語拼音:
- lǎo shǔ guò jiē,rén rén hǎn dǎ
- 成語解釋:
- 比喻害人的東西,大家一致痛恨。
- 成語出處:
- 毛澤東《反對黨八股》:“弄得這兩個怪物原形畢露,‘老鼠過街,人人喊打’,這兩個怪物也就容易消滅了。”
-
282
龍威燕頷
- 成語拼音:
- lóng wēi yàn hàn
- 成語解釋:
- 形容威嚴雄武的相貌。
- 成語出處:
- 清·錢泳《履園叢話·雜記·阿文成公》:“余時在畢秋帆尚書幕下,見之,乃身裁短小,弱不勝衣,并無龍威燕頷之相也,亦奇矣哉!”
-
283
龍章鳳函
- 成語拼音:
- lóng zhāng fèng hán
- 成語解釋:
- 喻文采炳煥。
- 成語出處:
- 明·李東陽《贈太子太保縝遠侯顧公合葬墓志銘》:“龍章鳳函,天子有誥。”
-
284
目酣神醉
- 成語拼音:
- mù hān shén zuì
- 成語解釋:
- 形容景色優美令人陶醉。
- 成語出處:
- 明·袁宏道《西湖》:“山色如娥,花光如頰,溫風如酒,波紋如綾,才一舉頭,已不覺目酣神醉。”
-
285
芒寒色正
- 成語拼音:
- máng hán sè zhèng
- 成語解釋:
- 指星光清冷色純正。也借以稱頌人的品行高潔正直。
- 成語出處:
- 唐·劉禹錫《柳河東集序》:“粲焉如繁星麗天,而芒寒色正。”宋·張孝祥《代季父上陳樞密書》:“此數公者,聲稱德望,炳然較著,真與芒寒色正者比。”
-
286
滿面含春
- 成語拼音:
- mǎn miàn hán chūn
- 成語解釋:
- 比喻心情喜悅舒暢,滿臉笑容
- 成語出處:
- 清·文康《兒女英雄傳》第四回:“那女子才回過頭來滿面含春的向安公子道:‘尊客,這石頭放在哪里?’”
-
287
脈脈含情
- 成語拼音:
- mò mò hán qíng
- 成語解釋:
- 脈脈:兩眼凝神,要向別人訴說心曲的樣子。飽含溫情,默默地用眼神表達自己的感情。形容用眼神或行動默然地表達情意。
- 成語出處:
- 明 劉基《尉遲杯 水仙花》:“空將淚滴珠璣,脈脈含情無語。”
-
288
邈若河漢
- 成語拼音:
- miǎo ruò hé hàn
- 成語解釋:
- 形容奇異怪誕之極。
- 成語出處:
- 明·可觀道人《序》:“墨憨氏補輯《新平妖傳》,奇奇怪怪,邈若河漢,海內驚為異書。”
-
289
孟詩韓筆
- 成語拼音:
- mèng shī hán bǐ
- 成語解釋:
- 孟郊的詩,韓愈的文筆。指詩文佳作
- 成語出處:
- 唐·趙璘《因話錄》第三卷:“韓文公與孟東野友善,韓公文至高,孟子長五言,時號孟詩韓筆。”
-
290
門外漢
- 成語拼音:
- mén wài hàn
- 成語解釋:
- 指外行人。
- 成語出處:
- 宋 釋普濟《五燈會元 天竺證悟法師》:“‘祗如他道,溪聲便是廣長舌,山色豈非清凈身,若不到此田地,如何有這個消息?’庵說:‘是門外漢耳。’”
-
291
袂云汗雨
- 成語拼音:
- mèi yún hàn yǔ
- 成語解釋:
- 形容行人之多。
- 成語出處:
- 春秋 齊 晏嬰《晏子春秋 雜下九》:“張袂成陰,揮汗成雨。”
-
292
納污含垢
- 成語拼音:
- nà wū hán gòu
- 成語解釋:
- 納:接受;垢:污穢。包藏容納污穢的東西
- 成語出處:
- 春秋·魯·左丘明《左傳·宣公十五年》:“川澤納污,山藪藏疾,瑾瑜匿瑕,國君含垢,天之道也。”
-
293
匿瑕含垢
- 成語拼音:
- nì xiá hán gòu
- 成語解釋:
- 比喻為長遠利益而能包容大度。
- 成語出處:
- 先秦 左丘明《左傳 宣公十五年》:“瑾瑜匿瑕,國君含垢。”
-
294
捏一把汗
- 成語拼音:
- niē yī bǎ hàn
- 成語解釋:
- 因擔心而手上出汗。形容非常緊張的心情。
- 成語出處:
- 明·馮夢龍《東周列國志》第64回:“范訇等在關上,看見督戎追斐豹,慌捏一把汗。”
-
295
赧顏汗下
- 成語拼音:
- nǎn yán hàn xià
- 成語解釋:
- 赧:因羞愧而臉紅。顏:面容。形容羞愧到極點。
- 成語出處:
- 清·名教中人《好逑傳》第七回:“公子譽之過情,令人赧顏汗下。”
-
296
男子漢大丈夫
- 成語拼音:
- nán zǐ hàn dà zhàng fū
- 成語解釋:
- 指志向高遠有所作為的男人
- 成語出處:
- 清·李綠園《歧路燈》第66回:“男子漢大丈夫,休說那三綹梳頭、兩截穿衣、戴鬄髻的話頭。”
-
297
破膽寒心
- 成語拼音:
- pò dǎn hán xīn
- 成語解釋:
- 猶膽顫心驚。形容非常恐懼。
- 成語出處:
- 東漢·班固《漢書·谷永傳》 :“臣永所以破膽寒心,豫言之累年。”
-
298
蚍蜉撼大木
- 成語拼音:
- pí fú hàn dà mù
- 成語解釋:
- 撼:搖動。螞蟻想搖動大樹。比喻不自量力
- 成語出處:
- 宋·趙與時《賓退錄》第二卷:“蚍蜉撼大木,多見不知量也。”
-
299
蚍蜉撼大樹
- 成語拼音:
- pí fú hàn dà shù
- 成語解釋:
- 撼:搖動。螞蟻想搖動大樹。比喻不自量力
- 成語出處:
- 唐·韓愈《昌黎先生集·調張籍》:“蚍蜉撼大樹,可笑不自量。”
-
300
蚍蜉撼樹
- 成語拼音:
- pí fú hàn shù
- 成語解釋:
- 蚍蜉:一種大螞蟻;撼:搖動。螞蟻搖動樹木;比喻不自量力;企圖用微不足道的力量動搖破壞強大的事物。
- 成語出處:
- 唐 韓愈《調張籍》詩:“蚍蜉撼大樹,可笑不自量。”
* han成語,han的成語,帶han的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