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ai的成語 (466個)
-
121
湖海飄零
- 成語拼音:
- hú hǎi piāo líng
- 成語解釋:
- 飄零:飄泊。居無定所,四處飄泊
- 成語出處:
-
122
河海清宴
- 成語拼音:
- hé hǎi qīng yàn
- 成語解釋:
- 見“河清海晏”。
- 成語出處:
- 清·納蘭性德《金山歌》:“河海清宴,中外樂康。”
-
123
韓海蘇潮
- 成語拼音:
- hán hǎi sū cháo
- 成語解釋:
- 指唐朝韓愈和宋朝蘇軾的文章氣勢磅礴,如海如潮。
- 成語出處:
- 清 俞樾《茶香室從鈔》卷八:“國朝蕭墨《經史管窺》引李耆卿《文章精義》云:'韓如海,柳如泉,歐如瀾,蘇如潮。'”
-
124
海涸石爛
- 成語拼音:
- hǎi hé shí làn
- 成語解釋:
- 猶海枯石爛。
- 成語出處:
- 清·秋瑾《精衛石》第二回:“海涸石爛情無改,正欲歸坐續言詞。”
-
125
航海梯山
- 成語拼音:
- háng hǎi tī shān
- 成語解釋:
- 渡過大海,攀越高山。指經歷艱遠的路程
- 成語出處:
- 南朝 梁 簡文帝《大法頌》序:“航海梯山,奉白環之使。”
-
126
后海先河
- 成語拼音:
- hòu hǎi xiān hé
- 成語解釋:
- 語本《禮記·學記》:“三王之祭川也,皆先河而后海。”比喻做事要先本后末。
- 成語出處:
- 語出《禮記·學記》:“三王之祭川也,皆先河而后海。”
-
127
海懷霞想
- 成語拼音:
- hǎi huái xiá xiǎng
- 成語解釋:
- 唐李白《秋夕書懷》詩“海懷結滄洲,霞想游赤城。”本托意仙游。后以“海懷霞想”謂遠游隱居之思。
- 成語出處:
- 唐·李白《秋夕書懷》詩“海懷結滄洲,霞想游赤城。”
-
128
海角天涯
- 成語拼音:
- hǎi jiǎo tiān yá
- 成語解釋:
- 形容極遠的地方,或彼此相隔極遠。
- 成語出處:
- 唐 白居易《潯陽春 春生》詩:“春生何處暗周游,海角天涯遍始休。”
-
129
海角天隅
- 成語拼音:
- hǎi jiǎo tiān yú
- 成語解釋:
- 見“海角天涯”。
- 成語出處:
- 元·張好古《張生煮海》第四折:“海角天隅,須有日再完整。”
-
130
海闊從魚躍,天空任鳥飛
- 成語拼音:
- hǎi kuò cóng yú yuè,tiān kōng rèn niǎo fēi
- 成語解釋:
- 闊:寬廣。大海遼闊隨魚跳躍,天空空曠任鳥飛翔。形容無牽無掛,自由自在。比喻可充分施展抱負
- 成語出處:
- 宋·阮閱《詩話總龜》前集引《古今詩話》:“大海從魚躍,長空任鳥飛。”
-
131
海枯見底
- 成語拼音:
- hǎi kū jiàn dǐ
- 成語解釋:
- 海枯:海水干涸。海水干涸之后終究可以看見海底,但并非容易事。用以比喻人心難測。
- 成語出處:
- 唐·杜荀鶴《感遇》:“海枯終見底,人死不知心。”
-
132
海枯石爛
- 成語拼音:
- hǎi kū shí làn
- 成語解釋:
- 枯:枯干;爛:朽爛。海水干涸;石頭朽爛。形容經歷極長的時間或不可能實現。多用作誓言;表示意志堅定;永不改變。也作“石爛海枯”。
- 成語出處:
- 金 元好問《西樓曲》:“海枯石爛兩鴛鴦,只合雙飛便雙死。”
-
133
海闊天高
- 成語拼音:
- hǎi kuò tiān gāo
- 成語解釋:
- 喻天地廣闊,征程遙遠。
- 成語出處:
- 唐·劉氏瑤《雜曲歌辭·暗別離》:“青鸞脈脈西飛去,海闊天高不知處。”
-
134
海闊天空
- 成語拼音:
- hǎi kuò tiān kōng
- 成語解釋:
- 闊:遼闊。像海一樣遼闊;像天空一樣沒有邊際。指天地寬廣無邊。原比喻人心胸開闊;無拘無束。現常用來形容漫無邊際的議論或隨意漫談;沒有中心。
- 成語出處:
- 唐 劉氏瑤《暗別離》:“朱弦暗斷不見人,風動花枝月中影;青鸞脈脈西飛去,海闊天空不知處。”
-
135
河落海干
- 成語拼音:
- hé luò hǎi gān
- 成語解釋:
- 比喻一點不剩。
- 成語出處:
- 清 文康《兒女英雄傳》第一回:“你們就弄了這些吃的,我樂得吃個河落海干睡覺。”
-
136
河溓海晏
- 成語拼音:
- hé lián hǎi yàn
- 成語解釋:
- 見“河溓海夷”。
- 成語出處:
- 唐·陳集源《龍龕道場銘序》:“地平天成,河溓海晏。”
-
137
河溓海夷
- 成語拼音:
- hé lián hǎi yí
- 成語解釋:
- 猶言河清海晏。
- 成語出處:
- 《宋書·禮志三》:“故精緯上靈,動殖下端,諸侯軌道,河溓海夷。”
-
138
駭浪驚濤
- 成語拼音:
- hài làng jīng tāo
- 成語解釋:
- 駭:使驚怕;濤:大波浪。洶涌嚇人的浪濤。比喻險惡的環境或尖銳激烈的斗爭。
- 成語出處:
- 唐 田穎《玉山堂文集 海云樓記》:“人當既靜之時,每思及前經所履之驚濤駭浪,未嘗不惕然。”
-
139
海立云垂
- 成語拼音:
- hǎi lì yún chuí
- 成語解釋:
- 形容文辭氣魄極大。
- 成語出處:
- 唐·杜甫《朝獻太清宮賦》:“九天之云下垂,四海之水皆立。”
-
140
河門海口
- 成語拼音:
- hé mén hǎi kǒu
- 成語解釋:
- 比喻說大話。
- 成語出處:
- 元·無名氏《午時牌》第二折:“你忒河門海口,不要我揀好的,我不道的揀好的去哩。”
* hai成語,hai的成語,帶hai的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