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hai的成語 (466個)

    101

    海錯江瑤

    成語拼音:
    hǎi cuò jiāng yáo
    成語解釋:
    海錯:海味;江瑤:江河蚌類。泛指珍饈美味
    成語出處:
    清·孔尚任《桃花扇·訪翠》:“有海錯江瑤玉液漿。”
    102

    韓潮蘇海

    成語拼音:
    hán cháo sū hǎi
    成語解釋:
    指唐朝韓愈和宋朝蘇軾的文章氣勢磅礴,如海如潮。
    成語出處:
    清 楊毓輝《〈盛世危言〉跋》:“觀其上下五千年,縱橫九萬里,直兼乎韓潮蘇海,則不啻讀《經世文編》焉。”
    103

    胡打海摔

    成語拼音:
    hú dǎ hǎi shuāi
    成語解釋:
    比喻經得起磕碰,不嬌貴。
    成語出處:
    清·曹雪芹《紅樓夢》第七回:“比不得咱們家的孩子,胡打海摔的慣了的。”
    104

    海底撈月

    成語拼音:
    hǎi dǐ lāo yuè
    成語解釋:
    也作“水中撈月”、“海中撈月”。撈:撈取。從海中撈月亮。形容做事白費力氣;根本達不到目的。
    成語出處:
    明 凌濛初《初刻拍案驚奇》第27卷:“先前的兩個轎夫,卻又不知姓名住址,有影無蹤,海中撈月,眼見得一個夫人送在別處去了。”
    105

    海底撈針

    成語拼音:
    hǎi dǐ lāo zhēn
    成語解釋:
    在大海里撈一根針。形容很難找到。
    成語出處:
    明 凌濛初《初刻拍案驚奇》第20卷:“一面點起民壯,分頭追捕,多應是海底撈針,那尋一個。”
    106

    海岱清士

    成語拼音:
    hǎi dài qīng shì
    成語解釋:
    海岱:東海與泰山之間的地方,引申為海內。海內的清廉之士
    成語出處:
    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賞譽》:“人所應有,其不必有;人所應無,己不必無,真海岱清士。”
    107

    海沸波翻

    成語拼音:
    hǎi fèi bō fān
    成語解釋:
    比喻聲勢或力量極大。同“海沸江翻”。
    成語出處:
    《金瓶梅詞話》第七二回:“人喧呼海沸波翻,馬嘶喊山崩地裂。”
    108

    海沸河翻

    成語拼音:
    hǎi fèi hé fān
    成語解釋:
    比喻聲勢或力量極大。同“海沸江翻”。
    成語出處:
    清 洪昇《長生殿 合圍》:“抵多少雷轟電轉,可正是海沸河翻。”
    109

    海沸江翻

    成語拼音:
    hǎi fèi jiāng fān
    成語解釋:
    大海沸騰,江河翻滾。比喻聲勢或力量極大。
    成語出處:
    明 無名氏《那吒三變》第四折:“怒時節海沸江翻,惱時節天昏地慘。”
    110

    黑風孽海

    成語拼音:
    hēi fēng niè hǎi
    成語解釋:
    喻環境、遭遇的險惡。
    成語出處:
    清·珠泉居士《雪鴻小記》:“噫,黑風孽海,飄泊多矣!瓏(王瓏)以稚齒韶顏,獨能早登彼岸,度亦有善根哉!”
    111

    海沸山崩

    成語拼音:
    hǎi fèi shān bēng
    成語解釋:
    海水沸騰,山石崩塌。比喻變化巨大。亦作“海沸山搖”。
    成語出處:
    元·無名氏《昊天塔》第二折:“我呵喝一喝骨碌碌的海沸山崩,瞅一瞅赤力力的天摧地塌。”
    112

    海沸山裂

    成語拼音:
    hǎi fèi shān liè
    成語解釋:
    海水沸騰,山石崩裂。比喻聲勢或力量極大。亦作“海沸山搖”。
    成語出處:
    明 張鳳翼《紅拂記 髯客海歸》:“坐談間早辨龍蛇,把袖里乾坤做夢里蝴蝶,狠的人海沸山裂,不禁支發,空跌雙靴。”
    113

    海沸山搖

    成語拼音:
    hǎi fèi shān yáo
    成語解釋:
    比喻聲勢或力量極大。同“海沸山裂”。
    成語出處:
    明 無名氏《那吒三變》第三折:“小圣嘯起大風,刮的來天昏地暗,海沸山搖。”
    114

    河海不擇細流

    成語拼音:
    hé hǎi bù zé xì liú
    成語解釋:
    比喻不論大小,一律收容。
    成語出處:
    《史記·李斯列傳》:“太山不讓土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擇細流,故能就其深。”
    115

    海涵地負

    成語拼音:
    hǎi hán dì fù
    成語解釋:
    如海之能包容,地之能負載。比喻才能特異。
    成語出處:
    宋·陳亮《笏記》:“皇帝陛下,日照天臨,海涵地負。”清·王韜《重刻〈曾文正公文集〉敘》:“公具海涵地負之才,出其余力為詞章,已足以弁冕群賢,推倒一世。”
    116

    火海刀山

    成語拼音:
    huǒ hǎi dāo shān
    成語解釋:
    比喻極其危險和困難的地方。
    成語出處:
    京劇《智取威虎山》:“哪怕是火海刀山,也沖上前。”
    117

    宦海風波

    成語拼音:
    huàn hǎi fēng bō
    成語解釋:
    宦海:舊指官場。舊指官場沉浮,像海洋中的浪濤和大風,變化莫測;亦指官場中出現的風險和波折。
    成語出處:
    宋·陸游《休日感化》:“宦海風波實飽經,入將人世寄郵亭。”
    118

    宦海浮沉

    成語拼音:
    huàn hǎi fú chén
    成語解釋:
    指官場生涯曲折復雜,變化不定。
    成語出處:
    茅盾《子夜》:“好計策!不是十年宦海浮沉,磨老了的,就想不出來。”
    119

    河涸海干

    成語拼音:
    hé hé hǎi gàn
    成語解釋:
    河流干涸,大海枯竭。比喻窮盡、徹底,不留余地。
    成語出處:
    《三峽五義》第五五回:“誰知那姓展的不知好歹,他說菜是剩下的,酒是渾的,壇子也摔了,盤子碗也砸了,還罵了個河涸海干。”
    120

    恨海難填

    成語拼音:
    hèn hǎi nán tián
    成語解釋:
    恨海:怨恨如海;難填:難于填塞。比喻怨氣難平。
    成語出處:
    《山海經·北山經》:“炎帝之少女名曰女娃。女娃游于東海,溺而不返,故為精衛,常銜西山之木石,以堙于東海。”
    * hai成語,hai的成語,帶hai的成語。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