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hai的成語 (466個)

    401

    學海無邊

    成語拼音:
    xué hǎi wú biān
    成語解釋:
    學海:知識;邊:邊際。學問的海洋無邊無際
    成語出處:
    402

    學海無涯

    成語拼音:
    xué hǎi wú yá
    成語解釋:
    學問的海洋無邊無際。指對知識的學習永遠沒有止境。學海:指知識;涯:邊際。
    成語出處:
    明 張岱《小序》:“學海無邊,書囊無底。世間書怎讀得盡。”
    403

    血海冤仇

    成語拼音:
    xuè hǎi yuān chóu
    成語解釋:
    血海:形容殺人流血很多。形容仇恨極大、極深
    成語出處:
    清·陳天華《獅子吼》:“放著他血海冤仇三百載,鬼混了漢家疆宇十余傳。”
    404

    析骸以爨

    成語拼音:
    xī hái yǐ cuàn
    成語解釋:
    指被圍日久,糧盡柴絕的困境。亦以形容戰亂或災荒時期百姓的悲慘生活。
    成語出處:
    《左傳 宣公十五年》載曰:敝邑易子而食,析骸以爨。
    405

    析骸易子

    成語拼音:
    xī hái yì zǐ
    成語解釋:
    拆尸骨為炊,交換孩子而食。形容糧盡援絕的極端困境。參見“析骸以爨”。
    成語出處:
    《后漢書 來歙傳》:“昔宋執楚使,遂有析骸易子之禍。”
    406

    興利除害

    成語拼音:
    xīng lì chú hài
    成語解釋:
    興辦有利的事情,除去有害的事情。亦作“興利除弊”、“除害興利”、“興利剔弊”。
    成語出處:
    《管子·君臣下》:“為民興利除害,正民之德。”
    407

    挾山超海

    成語拼音:
    xié shān chāo hǎi
    成語解釋:
    挾:挾持,夾著;刱:超越,跨過。夾著泰山跨越北海。比喻做絕對辦不到的事。
    成語出處:
    先秦 孟軻《孟子 梁惠王上》:“挾太山以超北海,語人曰:‘我不能。’是誠不能也。”
    408

    銜石填海

    成語拼音:
    xián shí tián hǎi
    成語解釋:
    《山海經·北山經》:“炎帝之少女名曰女娃。女娃游于東海,溺而不返,故為精衛,常銜西山之木石,以堙于東海。”后因以“銜石填海”比喻為實現既定目標,堅韌不拔地奮斗到底。
    成語出處:
    《山海經·北山經》:“炎帝之少女名曰女娃。女娃游于東海,溺而不返,故為精衛,常銜西山之木石,以堙于東海。”
    409

    銜沙填海

    成語拼音:
    xián shā tián hǎi
    成語解釋:
    猶言銜石填海。
    成語出處:
    明·何景明《送呂子遷右給事中》詩:“銜沙填海志,煉石補天情。”
    410

    挾泰山以超北海

    成語拼音:
    xié tài shān yǐ chāo běi hǎi
    成語解釋:
    挾:夾持;超:跨過。夾著泰山跨過北海。比喻絕對不可能做到的事情
    成語出處:
    戰國·鄒·孟軻《孟子·梁惠王》:“挾泰山以超北海,語人曰:‘我不能’。是誠不能也。”
    411

    相忘形骸

    成語拼音:
    xiāng wàng xíng hái
    成語解釋:
    謂彼此不拘形跡,無所顧忌。
    成語出處:
    清·蒲松齡《聊齋志異·小梅》:“答云:‘小梅事我年余,相忘形骸,我已婉求之矣。’”
    412

    曉以利害

    成語拼音:
    xiǎo yǐ lì hài
    成語解釋:
    曉:使人知道。把事情的利害關系給人講清楚。
    成語出處:
    《北齊書 薛修義傳》:“遂輕詣壘下,曉以利害。”
    413

    有百害而無一利

    成語拼音:
    yǒu bǎi hài ér wú yī lì
    成語解釋:
    百害:泛指許多壞處。有許多壞處,沒有一點好處
    成語出處:
    414

    云悲海思

    成語拼音:
    yún bēi hǎi sī
    成語解釋:
    如云似海的愁思。
    成語出處:
    《梁書·豫章王綜傳》:“窺明鏡,罷容色,云悲海思徒揜抑。”
    415

    云垂海立

    成語拼音:
    yún chuí hǎi lì
    成語解釋:
    垂:低下。云低垂,海水陡立。比喻帝王的威德或文辭雄渾壯麗
    成語出處:
    唐·杜甫《朝獻太清宮賦》:“九天之云下垂,四海之水皆立。鳳凰威遲而不去,鯨魚屈矯以相吸。”
    416

    云愁海思

    成語拼音:
    yún chóu hǎi sī
    成語解釋:
    見“云悲海思”。
    成語出處:
    唐·李白《飛龍引》之一:“騎龍飛上太清家,云愁海思令人嗟。”
    417

    以辭害意

    成語拼音:
    yǐ cí hài yì
    成語解釋:
    因拘泥于辭義而誤會或曲解作者的原意。
    成語出處:
    先秦 孟軻《孟子 萬章上》: “說《詩》者不以文害辭,不以辭害志。”
    418

    以詞害意

    成語拼音:
    yǐ cí hài yì
    成語解釋:
    見“以辭害意”。
    成語出處:
    清·袁枚《隨園詩話》卷七:“太白‘斗酒詩百篇’,‘東坡嬉笑怒罵,皆成文章’,不過一時興到語,不可以詞害意。”
    419

    與民除害

    成語拼音:
    yǔ hǔ chú hài
    成語解釋:
    替百姓除禍害。
    成語出處:
    漢 陳琳《檄吳將校部曲文》:“丞相銜奉國威,為民除害,元惡大憝,心當梟夷。”
    420

    義海恩山

    成語拼音:
    yì hǎi ēn shān
    成語解釋:
    情深似海,恩重如山。喻恩情道義深厚。
    成語出處:
    元 王實甫《西廂記》第三本第四折:“將人的義海恩山,都做了遠水遙岑。”
    * hai成語,hai的成語,帶hai的成語。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