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guo的成語 (556個)

    381

    三過家門而不入

    成語拼音:
    sān guò jiā mén ér bù rù
    成語解釋:
    指夏禹治水的故事,比喻熱心工作,因公忘私
    成語出處:
    陶鑄《崇高的理想》:“如眾所周知的,夏禹在治水十三年中,三過家門而不入……”
    382

    時過境遷

    成語拼音:
    shí guò jìng qiān
    成語解釋:
    遷:變化。時間一過去;境況就會發生變化。
    成語出處:
    清 頤瑣《黃繡球》:“如此歇了好幾日,黃繡球與黃通理事過境遷,已不在心上。”
    383

    事過境遷

    成語拼音:
    shì guò jìng qiān
    成語解釋:
    事情已經過去;情況也變了。境:情況;遷:變動。
    成語出處:
    清 頤瑣《黃繡球》:“如此歇了好幾日,黃繡球與黃通理事過境遷,已不在心上。”
    384

    事過景遷

    成語拼音:
    shì guò jǐng qiān
    成語解釋:
    同“事過境遷”。
    成語出處:
    馬南邨《燕山夜話·“放下即實地”》:“到了事實完全弄清楚的時候,有些問題又事過景遷了,心里感到十分懊惱。”
    385

    三過其門而不入

    成語拼音:
    sān guò qí mén ér bù rù
    成語解釋:
    原是夏禹治水的故事,后比喻熱心工作,因公忘私。
    成語出處:
    《孟子·離婁下》:“禹、稷當平世,三過其門而不入。”
    386

    事過情遷

    成語拼音:
    shì guò qíng qiān
    成語解釋:
    隨著事情過去,對該事的感情、態度也起了變化。
    成語出處:
    清·無垢道人《八仙全傳》第61回:“說要每天拿來瞧一遍,免得事過情遷,重蹈故轍。”
    387

    順過飾非

    成語拼音:
    shùn guò shì fēi
    成語解釋:
    謂徇私遷就而掩飾錯誤。
    成語出處:
    《宋史·律歷志》:“忠輔于《易》粗窺大衍之旨,創立日法,撰演新歷,不敢以言者,誠懼太史順過飾非。”
    388

    水過鴨背

    成語拼音:
    shuǐ guò yā bèi
    成語解釋:
    比喻事過之后沒有留下一點痕跡。
    成語出處:
    389

    赦過宥罪

    成語拼音:
    shè guò yòu zuì
    成語解釋:
    指赦免過錯,寬恕罪行。
    成語出處:
    《易 解》:“雷雨作,解,君子以赦過宥罪。”
    390

    生功止過

    成語拼音:
    shēng gōng zhǐ guò
    成語解釋:
    止:禁止,組織。鼓勵立功,防止過失
    成語出處:
    戰國·韓·韓非《韓非子·說疑》:“賞有功,罰有罪,而不失其人,方在于明者也,非能生功止過者也。”
    391

    神經過敏

    成語拼音:
    shén jīng guò mǐn
    成語解釋:
    ①癥狀名。神經系統的感覺機能異常銳敏,神經衰弱患者大都有這種癥狀。②泛指多疑,好大驚小怪。
    成語出處:
    魯迅《集外集·關于》:“倘僅有彼此神似之處,我以為那是因為同一厚書的譯本,并不足異的,正不必如此神經過敏,只因‘疑心’而竟想入非非。”
    392

    十家鍋灶九不同

    成語拼音:
    shí jiā guō zào jiǔ bù tóng
    成語解釋:
    比喻各有各的想法,各有各的做法,很難求得一致
    成語出處:
    李茂榮《人望幸福樹望春》:“你姓張,他姓李,人多心多,十家鍋灶九不同。”
    393

    水牛過河

    成語拼音:
    shuǐ niú guò hé
    成語解釋:
    指出露頭角,出頭露面
    成語出處:
    394

    省愆寡過

    成語拼音:
    shěng qiān guǎ guò
    成語解釋:
    省:減少;愆:失誤。減少過錯
    成語出處:
    清·林則徐《通飭各屬命盜各案趕緊審解札》:“要知早結一日,少搶一人,皆可省愆寡過,復何憚而不為乎?”
    395

    喪權辱國

    成語拼音:
    sàng quán rǔ guó
    成語解釋:
    喪:喪失;辱:屈辱;恥辱。喪失主權;使國家蒙受恥辱。
    成語出處:
    郭沫若《中國史稿》第五編第一章第一節:“一字不易地接受了璞鼎查提出的條款,簽訂了中國近代史上第一個喪權辱國的不平等條約——《江寧條約》。”
    396

    殺身報國

    成語拼音:
    shā shēn bào guó
    成語解釋:
    不惜犧牲生命來報答國家。亦作“殺身救國”。
    成語出處:
    唐·楊炯《中書令汾陰公薛振行狀》:“臣又多幸天皇任之以股肱,誓期殺身報國,致一人于堯舜。”
    397

    殺身救國

    成語拼音:
    shā shēn jiù guó
    成語解釋:
    不惜犧牲生命以報答國家
    成語出處:
    明·馮夢龍《東周列國志》第44回:“夫料事能中,智也;盡心謀國,忠也;臨難不避,勇也;殺身救國,仁也。”
    398

    喪師辱國

    成語拼音:
    sàng shī rǔ guó
    成語解釋:
    軍隊損失,國家蒙受恥辱。
    成語出處:
    明·施耐庵《水滸傳》第九十七回:“前日正被蔡京、童貫、高俅在天子面前,劾奏你的哥哥宋先鋒復軍殺將,喪師辱國,大肆誹謗,欲皇上加罪。”
    399

    聲聞過情

    成語拼音:
    shēng wén guò qíng
    成語解釋:
    名聲超過實際。
    成語出處:
    先秦 孟軻《孟子 離婁下》:“故聲聞過情,君子恥之。”
    400

    聲聞過實

    成語拼音:
    shēng wén guò shí
    成語解釋:
    聲聞:名譽。名聲超過實際
    成語出處:
    元·無名氏《射柳捶丸》第一折:“正所謂聲聞過實,君子恥之。”
    * guo成語,guo的成語,帶guo的成語。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