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guo的成語 (556個)

    221

    悔過自新

    成語拼音:
    huǐ guò zì xīn
    成語解釋:
    悔:悔恨;過:過失;錯誤;自新:使自己成為新人。指改正錯誤;重新做人。
    成語出處:
    《新唐書 馮元常傳》:“元常喻以恩信,約悔過自新,賊相率脫甲而縛。”
    222

    悔過自責

    成語拼音:
    huǐ guò zì zé
    成語解釋:
    悔:追恨。指追悔過錯;譴責自己。
    成語出處:
    東漢 班固《漢書 五行志》:“后得反國,不悔過自責,復會諸侯伐鄭。”
    223

    毀家紓國

    成語拼音:
    huǐ jiā shū guó
    成語解釋:
    見“毀家紓難”。
    成語出處:
    清·錢謙益《清文華殿中書房辦事大理寺副汪鑣授儒林郎》:“夫毀家紓國,大臣之有事;急病讓夷,君子之所貴。”
    224

    虎狼之國

    成語拼音:
    hǔ láng zhī guó
    成語解釋:
    像虎和狼一樣兇猛的國家。比喻侵略成性的國家
    成語出處:
    西漢·司馬遷《史記·屈原賈生列傳》:“秦,虎狼之國,不可信。”
    225

    皇親國戚

    成語拼音:
    huáng qīn guó qì
    成語解釋:
    皇帝的親戚。比喻極有權勢的人。
    成語出處:
    元 無名氏《謝金吾》第三折:“刀斧手且住者,不知是那個皇親國戚來了也。”
    226

    互為因果

    成語拼音:
    hù wéi yīn guò
    成語解釋:
    原因和結果相互聯系,相互轉化。
    成語出處:
    韓振波《多余的人》:“老師教得十分盡力,希望他繼承自己的事業,再攀藝術高峰;學生非常刻苦,進步之快超出教師的逆料。于是,二者互為因果。”
    227

    紅妝素裹

    成語拼音:
    hóng zhuāng sù guǒ
    成語解釋:
    紅妝:婦女的紅色裝飾;素裹:淡雅裝束。指婦女艷麗和淡雅裝束。用以形容雪過天晴,紅日和白雪交相輝映的美麗景色
    成語出處:
    毛澤東《沁園春·雪》:“須晴日,看紅妝素裹,分外妖嬈。”
    228

    紅裝素裹

    成語拼音:
    hóng zhuāng sù guǒ
    成語解釋:
    紅裝:婦女的紅色裝飾;泛指婦女的艷麗裝束;素裹:淡雅裝束。原指婦女艷麗和淡雅兩種裝束。后用以形容雪過天晴;紅日和白雪交相輝映的美麗景色。
    成語出處:
    毛澤東《沁園春·雪》詞:“須晴日,看紅裝素裹,分外妖嬈。”
    229

    揭不開鍋

    成語拼音:
    jiē bù kāi guō
    成語解釋:
    指沒有糧食或沒有伙食錢
    成語出處:
    袁靜《新兒女英雄傳》第一回:“日子過得緊緊巴巴的,常揭不開鍋。”
    230

    經邦緯國

    成語拼音:
    jīng bāng wěi guó
    成語解釋:
    經、緯:本指絲織物的縱線和橫線,引申為治理、規劃。邦:國家。指治理國家。
    成語出處:
    唐·李世民《授長孫無忌司徒詔》:“是以經邦緯國必俟蕭曹之勛,燮理陰陽允歸鍾華之望。”
    231

    盡瘁事國

    成語拼音:
    jìn cuì shì guó
    成語解釋:
    瘁:勞累;盡瘁:竭盡勞苦;事:服務,效力。比喻用盡心思和精力為國家效力
    成語出處:
    《詩經·小雅·北山》:“或燕燕居息,或盡瘁事國。”
    232

    假道滅虢

    成語拼音:
    jiǎ dào miè guó
    成語解釋:
    假:借;道:道路;虢:春秋時諸侯國,在今山西平陸及河南三門峽一帶。泛指用借路的名義而滅亡這個國家。
    成語出處:
    《左傳 僖公二年》:“晉荀息請以屈產之乘,與垂棘之璧,假道于虞以伐虢。”
    233

    將功補過

    成語拼音:
    jiāng gōng bǔ guò
    成語解釋:
    將:拿;補:補償。用功勞補償過錯。
    成語出處:
    《晉書 王敦傳》:“當令任不過分,役其所長,以功補過,要之將來。”
    234

    計功補過

    成語拼音:
    jì gōng bǔ guò
    成語解釋:
    計:考定。過失。考定一個人的功績以彌補其過失。
    成語出處:
    漢·荀悅《漢紀·元帝紀》:“齊恒先有匡周之功,后有來項之罪,君子計功補過。”
    235

    救過不給

    成語拼音:
    jiù guò bù gěi
    成語解釋:
    猶救過不贍。
    成語出處:
    《秦并六國平話》下卷:“明主能行督責之術,以獨斷于上;群臣百姓救過不給,何變之敢圖?”
    236

    救過不遑

    成語拼音:
    jiù guò bù huáng
    成語解釋:
    救:挽救;遑:閑暇。補救過失都來不及
    成語出處:
    清·黃宗羲《子劉子行狀》上卷:“上方綜核名實,分別功罪,群臣救過不遑。”
    237

    救過補闕

    成語拼音:
    jiù guò bǔ quē
    成語解釋:
    闕:同“缺”,不足,缺點。挽救過錯,彌補不足。
    成語出處:
    《晉書·潘岳傳》:“故箴規之興,將以救過補闕,然猶依違諷喻,使言之者無罪,聞之者足以自誡。”
    238

    救過不贍

    成語拼音:
    jiù guò bù shàn
    成語解釋:
    補救過失都來不及。
    成語出處:
    西漢·劉向《戰國策·秦策》:“若死者有知,先王之積怒久矣,太后救過不贍,何暇及私魏丑夫乎?”
    239

    救過不暇

    成語拼音:
    jiù guò bù xiá
    成語解釋:
    見“救過不贍”。
    成語出處:
    宋·蘇舜欽《上三司副使段公書》:“符檄督責,終日憔悴,而救過不暇,惘然自疑。”
    240

    經國大業

    成語拼音:
    jīng guó dà yè
    成語解釋:
    經國:治理國家;大業:偉大的事業。極言文章有重要作用。
    成語出處:
    三國魏·曹丕《典論·論文》:“蓋文章經國之大業,不朽之盛事。”
    * guo成語,guo的成語,帶guo的成語。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