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uan的成語 (641個)
-
621
在官言官
- 成語拼音:
- zài guān yán guān
- 成語解釋:
- 指處在什么樣的地位就說什么樣的話。
- 成語出處:
- 西漢 戴圣《禮記 曲禮下》:“君命,大夫與士肄,在官言官,在府言府,在庫言庫,在朝言朝。”
-
622
在官言官,在府言府
- 成語拼音:
- zài guān yán guān,zài fǔ yán fǔ
- 成語解釋:
- 官:古代保存檔案文件的機構;府:古代保存財貨的機構。指處在什么樣的地位就說什么樣的話
- 成語出處:
- 西漢·戴圣《禮記·曲禮下》:“君命,大夫與士肄,在官言官,在府言府,在庫言庫,在朝言朝。”
-
623
主觀主義
- 成語拼音:
- zhǔ guān zhǔ yì
- 成語解釋:
- 由腦子或感官感覺內部的條件而引起而不去根據客觀情況加以分析的處事方法
- 成語出處:
- 毛澤東《改造我們的學習》:“第一種:主觀主義的態度。”
-
624
至關重要
- 成語拼音:
- zhì guān zhòng yào
- 成語解釋:
- 指具有特別重大影響或后果
- 成語出處:
- 路遙《平凡的世界》第四卷第43章:“這次命運的大決戰不僅對她是至關重要的,對所有的同學都一樣。”
-
625
縱橫交貫
- 成語拼音:
- zòng héng jiāo guàn
- 成語解釋:
- 橫的豎的交叉在一起。也形容情況復雜。
- 成語出處:
- 宋 呂祖謙《東萊博議》卷一:“陪朱泗之席者入耳皆德音,縱橫交錯。”
-
626
捉將官里去
- 成語拼音:
- zhuō jiāng guān lǐ qù
- 成語解釋:
- 指被朝廷、官府捉去
- 成語出處:
- 宋·趙令榁《侯鯖錄》第六卷:“樸言:‘獨臣妻有詩一首云:更休落魄貪杯酒,亦莫猖狂愛詠詩。今朝捉將官里去,這回斷送老頭皮。’上大笑,放還山。”
-
627
坐井觀天
- 成語拼音:
- zuò jǐng guān tiān
- 成語解釋:
- 坐在井底看天。比喻眼界狹小;見識有限。
- 成語出處:
- 唐 韓愈《原道》:“坐井而觀天,曰天小者,非天小也。”
-
628
走馬觀花
- 成語拼音:
- zǒu mǎ guān huā
- 成語解釋:
- 騎在跑著的馬上看花。比喻匆忙、粗略地觀察了解。走:跑。
- 成語出處:
- 唐 孟郊《登科后》詩:“昔日齷齪不足夸,今朝放蕩思無涯。春風得意馬蹄疾,一日看盡長安花。”
-
629
枝木之冠
- 成語拼音:
- zhī mù zhī guān
- 成語解釋:
- 冠:帽子。冠多華飾,好像樹木的繁枝
- 成語出處:
- 戰國·宋·莊周《莊子·盜跖》:“冠枝木之冠,帶死牛之脅。”
-
630
賊去關門
- 成語拼音:
- zéi qù guān mén
- 成語解釋:
- 賊偷了東西走后才云關門。比喻事故發生之后才采取防范措施。
- 成語出處:
- 宋 釋道原《景德傳燈錄 法瑫宗一禪師》:“僧曰:‘若不遇于師,幾成走作。’師曰:‘賊去后關門。’”
-
631
侏儒觀戲
- 成語拼音:
- zhū rǔ guān xì
- 成語解釋:
- 比喻自己沒有主見,只是跟著別人說。
- 成語出處:
- 宋 朱弁《曲洧舊聞》第七卷:“譬侏儒觀戲,人笑亦笑,謂‘眾人決不誤我’者,比比皆是也。”
-
632
作如是觀
- 成語拼音:
- zuò rú shì guān
- 成語解釋:
- 泛指對某一事物作如此的看法。
- 成語出處:
- 《金剛經》:“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
-
633
坐山觀虎斗
- 成語拼音:
- zuò shān guān hǔ dòu
- 成語解釋:
- 坐在山上看老虎相斗。比喻為雙方的斗爭采取旁觀的態度;等到兩敗俱傷的時候;再從中取利。
- 成語出處:
- 西漢 司馬遷《史記 張儀列傳》:“兩虎方且食牛,食甘必爭,爭則必斗,斗則大者傷、小者死;從傷而刺之,一舉必有雙虎之名。”
-
634
掌上觀文
- 成語拼音:
- zhǎng shàng guān wén
- 成語解釋:
- 見“掌上觀紋”。
- 成語出處:
- 明·羅貫中《三國演義》第五十七回:“曹操、孫權,吾視之若掌上觀文,量此小縣,何足介意!”
-
635
掌上觀紋
- 成語拼音:
- zhǎng shàng guān wén
- 成語解釋:
- 比喻極其容易,毫不費力。
- 成語出處:
- 元·關漢卿《陳母教子》第二折:“可不道狀元郎懷中取物,覷富貴掌上觀紋。”
-
636
忠心貫日
- 成語拼音:
- zhōng xīn guàn rì
- 成語解釋:
- 貫:貫通。忠誠之心可以貫通日月。形容忠誠至極。同“忠貫白日”。
- 成語出處:
- 《東周列國志》第十七回:“卿忠心貫日,孤不罪也。”
-
637
知效一官
- 成語拼音:
- zhì xiào yī guān
- 成語解釋:
- 知:同“智”,才智;效:勝任。才智能力可以勝任一官之職
- 成語出處:
- 戰國·宋·莊周《莊子·逍遙游》:“故夫知效一官,行比一鄉,德合一君,而征一國者,其自視也,亦若此矣。”
-
638
自許州官放火,不許百姓點燈
- 成語拼音:
- zì xǔ zhōu guān fàng huǒ,bù xǔ bǎi xìng diǎn dēng
- 成語解釋:
- 成語出處:
-
639
贓盈惡貫
- 成語拼音:
- zāng yíng è guàn
- 成語解釋:
- 指貪贓甚多,罪惡滔天。
- 成語出處:
- 宋周密《齊東野 洪君疇》:“甚而臺省之胥,贓盈惡貫,以置典憲,亦曰:‘為內侍泄冤也。’”
-
640
濯纓彈冠
- 成語拼音:
- zhuó yīng tán guān
- 成語解釋:
- 濯纓:洗滌帽纓;彈冠:彈去帽子上的灰塵。比喻準備出仕
- 成語出處:
- 《藝文類聚》第35卷:“今大道既隱,子生末季,沉溺流俗,眩惑名位,濯纓彈冠,諮諏榮貴。”
* guan成語,guan的成語,帶guan的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