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gou的成語 (345個)

    321

    言笑不茍

    成語拼音:
    yán xiào bù gǒu
    成語解釋:
    不隨便談笑。形容態度嚴肅莊重。
    成語出處:
    《二刻拍案驚奇》卷二:“妙觀變以師道自尊,妝模做樣,盡自矜持,言笑不茍。”
    322

    因循茍安

    成語拼音:
    yīn xún gǒu ān
    成語解釋:
    因循:照舊不改;茍安:茍且偷安。沿襲舊的一套,茍且偷安過日子
    成語出處:
    老舍《四世同堂》:“他覺得北平人并不盡像他自己那么因循茍安。”
    323

    因循茍且

    成語拼音:
    yīn xún gǒu qiě
    成語解釋:
    因循:沿襲;茍且:敷衍;馬虎。沿襲舊的一套;敷衍了事;不求革新。形容只圖維持現狀;得過且過。
    成語出處:
    宋 呂祖謙《答潘叔度》:“以此等語言自恕,則因循茍且,無一事可為矣!”
    324

    英雄入彀

    成語拼音:
    yīng xióng rù gòu
    成語解釋:
    入彀:指進入弓箭的射程以內,比喻就范。天下英雄均已就范。
    成語出處:
    五代·王定保《唐摭言》卷一:“嘗私幸端門,見新進士綴行而出,喜曰:‘天下英雄入我彀中矣。’”
    325

    蠅營狗茍

    成語拼音:
    yíng yíng gǒu gǒu
    成語解釋:
    營:蠅飛的聲音;茍:茍且。蒼蠅飛來飛去;狗只圖生存;不知羞恥;不擇手段地追逐名利。
    成語出處:
    唐 韓愈《送窮文》:“朝悔其行,暮已復然,蠅營狗茍,驅去復返。”
    326

    營營茍茍

    成語拼音:
    yíng yíng gǒu gǒu
    成語解釋:
    形容人不顧廉恥,到處鉆營。
    成語出處:
    李大釗《現在與未來》:“就是那最時髦的政客,成日價營營茍茍,忙個不了……又那個不是為他將來的物質生活作預備呢?”
    327

    一字不茍

    成語拼音:
    yī zì bù gǒu
    成語解釋:
    形容寫文章不隨便下筆,每一個字都要斟酌。
    成語出處:
    宋 羅大經《鶴林玉露》第16卷:“杜子美改罷長吟,一字不茍。”
    328

    油嘴狗舌

    成語拼音:
    yóu zuǐ gǒu shé
    成語解釋:
    抹了油的嘴,像狗一樣的舌頭。形容說話油滑,內容低劣
    成語出處:
    明·蘭陵笑笑生《金瓶梅》第76回:“你會唱的甚么好成樣的套數兒,左右是幾句,東溝窩,西溝灞,油嘴狗舌,不上紙筆的。”
    329

    皂白溝分

    成語拼音:
    zào bái gōu fēn
    成語解釋:
    皂:黑。比喻界限非常分明
    成語出處:
    清·王夫之《讀四書大全說·論語·述而篇四》:此是圣學極至處,亦是圣學、異端皂白溝分處。
    330

    豬卑狗險

    成語拼音:
    zhū bēi gǒu liǎn
    成語解釋:
    比喻卑鄙陰險的人。
    成語出處:
    《南齊書·卡彬傳》:“彬又目禽獸云:‘羊性淫而狠,豬性卑而率,鵝性頑而傲,狗性險而出,皆指斥貴勢。’”
    331

    跖狗吠堯

    成語拼音:
    zhí gǒu fèi yáo
    成語解釋:
    比喻各為其主。
    成語出處:
    西漢 劉向《戰國策 齊策》:“跖之狗吠堯,非貴跖而賤堯也,狗固吠非其主也。”
    332

    櫛垢爬癢

    成語拼音:
    zhì gòu pá yǎng
    成語解釋:
    去臟抓癢。喻清除邪惡。
    成語出處:
    唐·韓愈《試大理評事王君墓志銘》:“君隨往改試大理評事攝監察御史觀察判官,櫛垢爬癢,民獲蘇醒。”
    333

    澡垢索疵

    成語拼音:
    zǎo gòu suǒ cī
    成語解釋:
    猶言吹毛求疵。謂刻意尋人過錯。
    成語出處:
    《新唐書·崔元綜傳》:“每受制鞫獄,必澡垢索疵,不入死不止,人畏鄙之。”
    334

    瘈狗噬人

    成語拼音:
    zhì gǒu shì rén
    成語解釋:
    瘈:瘋狂,特指犬發狂;噬:指瘋狗咬人。比喻壞人非常瘋狂,肆意鬧事、破壞
    成語出處:
    春秋·魯·左丘明《左傳·哀公十二年》:“吳方無道,國無道,必棄疾于人。吳雖無道,猶足以患衛。往也,長木之斃,無不漂也;國狗之瘈,無不噬也。而況大國乎?”
    335

    中冓之言

    成語拼音:
    zhōng gòu zhī yán
    成語解釋:
    中冓:內室。內室的私房話。也指有傷風化的丑話。
    成語出處:
    《詩經·鄘風·墻有茨》:“中冓之言,不可道也。”《漢書·濟川王明傳》:“不窺人閨門之私,聽聞中冓之言。”
    336

    指雞罵狗

    成語拼音:
    zhǐ jī mà gǒu
    成語解釋:
    指著雞罵狗。比喻表面上罵這個人,實際上是罵那個人。
    成語出處:
    周立波《暴風驟雨》第一部:“李大嫂子,別指雞罵狗,倒是誰白吃白喝?”
    337

    捉雞罵狗

    成語拼音:
    zhuō jī mà gǒu
    成語解釋:
    猶指桑罵槐。
    成語出處:
    明·馮夢龍《醒世恒言》第九卷:“次日,張氏曉得了,反怪媳婦做格,不去勾搭兒子干事,把一團美意,看做不良之心,捉雞罵狗,言三語四,影射的發作了一場。”
    338

    椎埋狗竊

    成語拼音:
    zhuī mái gǒu qiè
    成語解釋:
    謂搶殺偷盜,不務正業。
    成語出處:
    宋·趙彥衛《云麓漫鈔》卷六:“自絳灌至申屠嘉,皆向時棰埋狗竊之人。”
    339

    椎埋屠狗

    成語拼音:
    zhuī mái tú gǒu
    成語解釋:
    殺人宰狗。指為非作歹和從事低賤的職業。
    成語出處:
    宋·蘇洵《權書下·高祖》:“誰謂百歲之后,椎埋屠狗之人見其親戚乘勢為帝王,而不欣然而從之邪!”
    340

    豬朋狗友

    成語拼音:
    zhū péng gǒu yǒu
    成語解釋:
    比喻好吃懶做、不務正業的壞朋友。
    成語出處:
    歐陽山《苦斗》四十四:“擔心的是咱爺兒倆辛辛苦苦積攢下來的一份家業,將來不夠他跟那些豬朋狗友天天去吃醋溜紋銀子!
    * gou成語,gou的成語,帶gou的成語。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