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u的成語 (345個)
-
301
行同狗彘
- 成語拼音:
- xíng tóng gǒu zhì
- 成語解釋:
- 舊時指人無恥,行為和豬狗一樣。
- 成語出處:
- 漢·賈誼《治安策》:“故此一豫讓也,反君事仇,行若狗彘,已而抗節致忠,行出乎列士,人主使然也。”
-
302
纖悉不茍
- 成語拼音:
- xiān xī bù gǒu
- 成語解釋:
- 纖悉:細微詳盡;茍:隨便。絲毫不馬虎。形容對事情十分認真
- 成語出處:
- 唐·李宗閔《馬公家廟碑》:“公至則布以誠信,示之法式,纖悉而不茍,寬柔而有威。”
-
303
懸羊頭,賣狗肉
- 成語拼音:
- xuán yáng tóu,mài gǒu ròu
- 成語解釋:
- 懸:吊掛。掛的是羊頭,賣的是狗肉。比喻以次充好,以假充真,名不副實
- 成語出處:
- 宋·釋普濟《五燈會元·天缽元禪師法嗣》:“有般名利之徒,為人天師,懸羊頭,賣狗肉。”
-
304
一筆不茍
- 成語拼音:
- yī bǐ bù gǒu
- 成語解釋:
- 不茍:不茍且。一筆一畫都很認真;毫不馬虎。
- 成語出處:
- 清 沈初《西清筆記 紀名跡》:“前后一筆不茍,功力如此,洵神技也。”
-
305
一筆勾斷
- 成語拼音:
- yī bǐ gōu duàn
- 成語解釋:
- 同“一筆勾消”。
- 成語出處:
- 宋·陳亮《與吳益恭書》:“此事今已一筆勾斷云云。”
-
306
一筆勾銷
- 成語拼音:
- yī bǐ gōu xiāo
- 成語解釋:
- 勾銷:取消;抹掉。用筆在書面材料上勾畫一下;表示事情已經了結或取消。比喻把一切完全取消;一概不計較。
- 成語出處:
- 宋 朱熹《五朝名臣言行錄》第七卷:“公取班簿,視不才監司,每見一人姓名,一筆勾之。”
-
307
一筆勾消
- 成語拼音:
- yī bǐ gōu xiāo
- 成語解釋:
- 亦作“一筆勾銷”。全部取消之意。
- 成語出處:
- 明·凌濛初《初刻拍案驚奇》卷十:“我們不少的是銀子,匡得將來買上買下。再央一個鄉官在太守處說了人情,婚約一紙,只須一筆勾消。”
-
308
魚帛狐篝
- 成語拼音:
- yú bó hú gōu
- 成語解釋:
- 典出《史記·陳涉世家》:“陳勝吳廣喜,念鬼,曰:‘此教我先威眾耳。’乃丹書帛曰‘陳勝王’,置人所罾魚腹中。卒買魚烹食,得魚腹中書,固以怪之矣。又閑令吳廣之次所旁叢祠中,夜篝火,狐鳴呼曰:‘大楚興,陳勝王’。卒皆夜驚恐。旦日,卒中往往語,皆指目陳勝。”后以
- 成語出處:
- 《史記·陳涉世家》:“陳勝吳廣喜,念鬼,曰:‘此教我先威眾耳。’乃丹書帛曰‘陳勝王’,置人所罾魚腹中。卒買魚烹食,得魚腹中書,固以怪之矣。又閒令吳廣之次所旁叢祠中,夜篝火,狐鳴呼曰:‘大楚興,陳勝王’。卒皆夜驚恐……”
-
309
銀鉤蠆尾
- 成語拼音:
- yín gōu chài wěi
- 成語解釋:
- 比喻書法的鉤、挑等筆畫遒勁有力,有如銀鉤和蝎尾。一說蠆尾指指蝎子的尾巴,能揵然上卷,寫“乙”、“丁”、“亭”等字之末趯,須駐鋒而后趯出,故遒勁有力。
- 成語出處:
- 南朝·齊·王僧虔《論書》:“(索靖)散騎常侍張芝姊之孫也,傳芝草而形異,甚矜其書,名其字勢曰‘銀鉤蠆尾’。”
-
310
御溝紅葉
- 成語拼音:
- yù gōu hóng yè
- 成語解釋:
- 御溝:流經宮苑的河道。指紅葉題詩的故事,后用以比喻男女奇緣。亦作“御溝流葉”、“紅葉之題”。
- 成語出處:
- 唐·孟棨《本事詩》記載,顧況在洛陽游苑中,流水上得大梧葉,上有宮女題詩,顧況次日也于上游題詩葉上,泛于波中,以此傳情。又一說,題詩宮女名韓翠蘋,詩為于祐所得,于又題詩為韓所得,韓、于最終成為夫妻。
-
311
御溝流葉
- 成語拼音:
- yù gōu liú yè
- 成語解釋:
- 御溝:皇城外的護城河。皇城外的護城河水中漂流的紅葉。指皇宮中盼望外嫁的宮女
- 成語出處:
- 元·無名氏《四喜記·瓊英閨悶》:“黃花初綻,碧梧漸凋,御溝流葉空來到,最難熬。”
-
312
引狗入寨
- 成語拼音:
- yǐn gǒu rù zhai
- 成語解釋:
- 猶言引狼入室。
- 成語出處:
- 明·東魯古狂生《醉醒石》:“抑且那家沒胡姬妾,肯引狗入寨,都拒絕不留。”
-
313
銀鉤鐵畫
- 成語拼音:
- yín gōu tiě huà
- 成語解釋:
- 同“鐵畫銀鉤”。
- 成語出處:
- 唐·歐陽洵《用筆論》:“徘徊俯仰,容與風流,剛則鐵畫,媚若銀鉤。”
-
314
銀鉤玉唾
- 成語拼音:
- yín gōu yù tuò
- 成語解釋:
- 比喻他人的書法筆畫有如銀鉤,遒勁有力;言談有如吐玉,彌足珍貴。
- 成語出處:
- 宋·黃庭堅《次韻錢穆父贈松扇》:“銀鉤玉唾明繭紙,松蓮輕涼并送似。”
-
315
一毫不茍
- 成語拼音:
- yī háo bù gǒu
- 成語解釋:
- 猶一絲不茍。
- 成語出處:
- 清·冒襄《影梅庵憶語》:“斷斷是再來人,一毫不茍,一絲不掛,誠然而來,誠然而往。”
-
316
一介不茍
- 成語拼音:
- yī jiè bù gǒu
- 成語解釋:
- 見“一介不取”。
- 成語出處:
- 清·文康《兒女英雄傳》第十二回:“我平生于銀錢一道,一介不茍。”
-
317
研精鉤深
- 成語拼音:
- yán jīng gōu shēn
- 成語解釋:
- 鉤深:探取深沉的東西。研究探索精微的道理,探求深奧的學問。
- 成語出處:
- 唐·白居易《禮部試策·第三道》:“雖言微旨遠,而學者茍能研精鉤深,優柔而求之,則壼奧指趣,將焉廋哉!”
-
318
咬人狗兒不露齒
- 成語拼音:
- yǎo rén gǒu ér bù lòu chǐ
- 成語解釋:
- 比喻真正厲害的人在外表是不顯露出來的。
- 成語出處:
- 元 張國賓《羅李郎》第三折:“那廝正是咬人狗兒不露齒。”
-
319
一絲不茍
- 成語拼音:
- yī sī bù gǒu
- 成語解釋:
- 茍:茍且。絲毫也不馬虎。形容辦事極為認真。
- 成語出處:
- 清 吳敬梓《儒林外史》第四回:“上司訪知,見世叔一絲不茍,升遷就在指日。”
-
320
羊頭狗肉
- 成語拼音:
- yáng tóu gǒu ròu
- 成語解釋:
- 掛羊頭,賣狗肉。比喻表里不一
- 成語出處:
- 清·錢大昕《恒言錄》第六卷:“世祖賜丁邯詔曰:‘懸牛頭,賣馬脯;盜跖行,孔子語。’”
* gou成語,gou的成語,帶gou的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