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eng的成語 (185個)
-
161
爺飯娘羹
- 成語拼音:
- yé fàn niáng gēng
- 成語解釋:
- 謂在父母的庇蔭下生活。
- 成語出處:
- 元·關漢卿《蝴蝶夢》第二折:“打的來傷觔動骨,更疼似懸頭刺股。他每爺飯娘羹何曾受這般苦!”
-
162
爺羹娘飯
- 成語拼音:
- yé gēng niáng fàn
- 成語解釋:
- 見“爺飯娘羹”。
- 成語出處:
- 元·宮天挺《范張雞黍》第一折:“生下來便落在那爺羹娘飯長生運。”
-
163
夜靜更長
- 成語拼音:
- yè jìng gēng cháng
- 成語解釋:
- 更:古代計時單位,1夜=5更,1更=2小時。無聲無息的深夜
- 成語出處:
- 元·吳昌齡《東坡夢》第四折:“你從來有些技癢,正夜靜更長,對月貌花龐,飲玉液瓊漿,一個個逞歌喉婉轉,一個個垂舞袖郎當。”
-
164
夜靜更闌
- 成語拼音:
- yè jìng gēng lán
- 成語解釋:
- 闌:盡。無聲無息的深夜。
- 成語出處:
- 元·無名氏《連環計》第四折:“現如今是阿誰,忙出去問真實,則見他氣丕丕的斜倚著門兒立。”
-
165
夜靜更深
- 成語拼音:
- yè jìng gēng shēn
- 成語解釋:
- 無聲無息的深夜。
- 成語出處:
- 元·無名氏《連環計》第四折:“現如今是阿誰,忙出去問真實,則見他氣丕丕的斜倚著門兒立。”
-
166
與民更始
- 成語拼音:
- yǔ mín gēng shǐ
- 成語解釋:
- 跟人民一起又有新的開端。指除舊布新。
- 成語出處:
- 東漢 班固《漢書 武帝紀》:“朕嘉唐虞而樂殷周,據舊以鑒新。其赦天下,與民更始。”
-
167
銀瓶素綆
- 成語拼音:
- yín píng sù gěng
- 成語解釋:
- 銀瓶:裝水用具;素綆:系在吊桶上的繩索。指井上汲水用具
- 成語出處:
- 唐·陸龜蒙《野井》:“寒泉未必能如此,奈有銀瓶素綆何。”
-
168
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
- 成語拼音:
- yù qióng qiān lǐ mù,gèng shàng yī céng lóu
- 成語解釋:
- 要遠望千里就要登更高的一層樓。比喻站得越高,看得越遠
- 成語出處:
- 唐·王之渙《登鸛雀樓》詩:“白日依山盡,黃河入海流。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
-
169
忠臣不事二君,烈女不更二夫
- 成語拼音:
- zhōng chén bù shì èr jūn,liè nǚ bù gēng èr fū
- 成語解釋:
- 事:侍奉,服侍。忠義之臣,不奉事兩個朝代的君主;貞節的婦女,不再嫁第二個丈夫。指忠誠不二
- 成語出處:
- 清·褚人獲《隋唐演義》第49回:“忠臣不事二君,烈女不更二夫。我為隋臣,不能匡救君惡,致被逆賊所弒,不能報仇,而事別主,何面目立于世乎?”
-
170
忠臣不事二君,貞女不更二夫
- 成語拼音:
- zhōng chén bù shì èr jūn,zhēn nǚ bù gēng èr fū
- 成語解釋:
- 事:侍奉,服侍。忠義之臣,不奉事兩個朝代的君主;貞節的婦女,不再嫁第二個丈夫。指忠誠不二
- 成語出處:
- 西漢·司馬遷《史記·田單列傳》:“忠臣不事二君,貞女不更二夫。齊王不聽吾諫,故退而耕子野。”
-
171
芝草無根
- 成語拼音:
- zhi cao wu geng
- 成語解釋:
- 比喻人的成就,沒有任何幫助,出于自己的努力。
- 成語出處:
- 三國·吳·虞翻《與弟書》:“揚雄之才,非出孔氏之門,芝草無根,醴泉無源。”
-
172
忠鯁不撓
- 成語拼音:
- zhōng gěng bù náo
- 成語解釋:
- 鯁:魚刺,引申為直。指忠誠正直,不肯屈服
- 成語出處:
- 《晉書·劉頌傳論》:“逮元康之間,賊臣專命,舉朝戰栗,茍避俎醯,頌以此時,忠鯁不撓。”
-
173
朝耕暮耘
- 成語拼音:
- zhāo gēng mù yún
- 成語解釋:
- 耘:鋤草。早上耕種晚上鋤草。形容非常勤勞
- 成語出處:
- 明·陶宗儀《輟耕錄·檢田吏》:“初賣衣買得犁與鋤,朝耕暮耘受辛苦,還要私債輸官租。”
-
174
朝更夕改
- 成語拼音:
- zhāo gēng xī gǎi
- 成語解釋:
- 朝:早上。早晨剛變過,晚上又改變。形容施政或言行經常變動不定
- 成語出處:
- 清·褚人獲《隋唐演義》第九回:“適來又在王伯當面前,說他做人好,怎么朝更夕改,又說他不好?”
-
175
晝耕夜誦
- 成語拼音:
- zhòu gēng yè sòng
- 成語解釋:
- 白天耕種;夜晚讀書。形容在艱苦的環境中抓緊時間學習。誦:讀書。
- 成語出處:
- 北齊 魏收《魏書 崔光傳》:“家貧好學,晝耕夜誦,傭書以養父母。”
-
176
祝哽在前,祝噎在后
- 成語拼音:
- zhù gěng zài qián,zhù yē zài hòu
- 成語解釋:
- 祝:祝禱;哽、噎:食物塞住喉嚨。古代帝王接養三老、五更,以示仁惠。當三老、五更進餐時,派人在前后祝禱他們不要哽噎
- 成語出處:
- 東漢·班固《漢書·賈山傳》:“然而養三老于太學,親執醬而傀,執爵而酳,祝噎在前,祝鯁在后,公卿奉杖,大夫進履,舉賢以自輔弼,求修正之士使直諫。”
-
177
祝哽祝噎
- 成語拼音:
- zhù gěng zhù yē
- 成語解釋:
- 祝:禱祝;哽、噎:食物堵住食道。古代帝王敬老、養老的表示:請年老致仕者飲酒吃飯,設置專人禱祝他們不哽不噎。
- 成語出處:
- 漢 賈山《至言》:“然而養三老于太學,親執醬而饋,執爵而酳,祝噎在前,祝哽在后。”
-
178
自力更生
- 成語拼音:
- zì lì gēng shēng
- 成語解釋:
- 依靠自己的力量;重新獲得生命。比喻依靠自己的力量使事業發展興旺。更生:重新獲得生命。
- 成語出處:
- 孫中山《中國問題的真解決》:“中國不但會自力更生,而且也就能解除其他國家維護中國的獨立與完整的麻煩。”
-
179
朝令夕更
- 成語拼音:
- zhāo lìng xī gēng
- 成語解釋:
- 朝:早上;夕:黃昏。早晨下命令,晚上就改變。形容政令多變,讓人無所適從
- 成語出處:
- 陶菊隱《北洋軍閥統治時期史話》第23章:“后來他只能置北京政府的威信于不顧,隨著局勢的變化而‘朝令夕更’。”
-
180
筑室反耕
- 成語拼音:
- zhù shì fǎn gēng
- 成語解釋:
- 筑:建造;反:通“返”,歸返。指部隊做長久駐扎的打算。
- 成語出處:
- 先秦 左丘明《左傳 宣公十五年》:“筑室反耕者,宋必聽命。”
* geng成語,geng的成語,帶geng的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