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eng的成語 (1531個)
-
1221
猬鋒螗斧
- 成語拼音:
- wèi fēng táng fǔ
- 成語解釋:
- 猬鋒:刺猬的毛;螗斧:螳螂的前腿。比喻微弱的力量
- 成語出處:
- 清·紀昀《閱微草堂筆記·灤陽續錄》:“猬鋒螗斧,潢池盜弄,何以哉!”
-
1222
無縫天衣
- 成語拼音:
- wú féng tiān yī
- 成語解釋:
- 神話謂仙女穿的天衣,不用針線縫合,沒有縫兒。常以比喻詩文等事物沒有一點瑕疵。
- 成語出處:
- 清·梁章鉅《歸田瑣記·南萬柳堂》:“次韻之作,能如無縫天衣,自非老手莫辦。”
-
1223
望風瓦解
- 成語拼音:
- wàng fēng wǎ jiě
- 成語解釋:
- 剛看到敵方的影子就潰不成軍。形容軍旅不堪一擊
- 成語出處:
- 《周書·辛昂傳》:“賊既不以為虞,謂有大軍赴救,于是望風瓦解,郡境獲寧。”
-
1224
威鳳祥麟
- 成語拼音:
- wēi fèng xiáng lín
- 成語解釋:
- 麒麟和鳳凰,古代傳說是吉祥的象征,只有在太平盛世才能見到。后比喻非常難得的人才。
- 成語出處:
- 《宋書 符瑞志中》:“元康四年,南郡獲威風。”《宋史 樂志一》:“九年,嵐州獻祥麟。”
-
1225
歪風邪氣
- 成語拼音:
- wāi fēng xié qì
- 成語解釋:
- 指各種不良的作風和風氣。邪:不正派;不正當。
- 成語出處:
- 柳青《狠透鐵》:“只有王以信裝得鎮靜,面不改色,還對高書記說:早應當整整社員里頭的歪風邪氣了。”
-
1226
望峰息心
- 成語拼音:
- wàng fēng xī xīn
- 成語解釋:
- 遙望山巒巍峨而塵念隨之平息。多指遁世隱居。亦喻知難而止息。
- 成語出處:
- 南朝·梁·吳均《與朱元思書》:“鳶飛戾天者,望峰息心;經綸世務者,窺谷忘反。”
-
1227
望風響應
- 成語拼音:
- wàng fēng xiǎng yīng
- 成語解釋:
- 望:看。風:風聲。看到對方有什么舉動,就積極響應。
- 成語出處:
- 三國·魏·陳琳《檄吳將校部曲文》:“是以立功之士,莫不翹足引領,望風響應。”
-
1228
聞風響應
- 成語拼音:
- wén fēng xiǎng yīng
- 成語解釋:
- 聽到風聲就起而贊同支持。
- 成語出處:
- 清·葉廷琯《鷗陂漁話·鄒廣文效忠圖》:“隨有鄉勇章雙桂等三千余人,聞風響應。”
-
1229
未風先雨
- 成語拼音:
- wèi fēng xiān yǔ
- 成語解釋:
- 比喻未見事實先下結論。
- 成語出處:
- 明·馮夢龍《醒世恒言》第35卷:“婆子家曉道什么?只管胡言亂語!那見得我不會做生意,弄壞了事,要你未風先雨。”
-
1230
望風希旨
- 成語拼音:
- wàng fēng xī zhǐ
- 成語解釋:
- 指說話行事迎合上面和意旨。
- 成語出處:
- 《三國志·魏書·杜畿傳》:“近司隸校尉孔羨辟大將軍狂悖之弟,而有司嘿爾,望風希旨,甚于受屬。”
-
1231
望風希指
- 成語拼音:
- wàng fēng xī zhǐ
- 成語解釋:
- 指說話行事見機迎合他人意旨。
- 成語出處:
- 晉 陳壽《三國志 魏志 杜恕傳》:“近司隸校尉孔羨辟大將軍狂悖之弟,而有司默爾,望風希指,甚于受屬。”
-
1232
無風揚波
- 成語拼音:
- wú fēng yáng bō
- 成語解釋:
- 猶言無風起浪。喻無端生事。
- 成語出處:
- 明·李贄《讀》:“無風揚波,無事生事,一人好名,毒流萬世,卒使管叔流言,新莽藉口。”
-
1233
聞風遠遁
- 成語拼音:
- wén fēng yuǎn dùn
- 成語解釋:
- 聽到風聲就逃之夭夭。
- 成語出處:
- 明·馮夢龍《古今小說·木綿庵鄭虎臣報冤》:“賈似道打聽得蒙古有事北歸,鄂州圍解,遂將議和稱臣納幣之事瞞過不提,上表夸張己功。只說蒙古俱己威名,聞風遠遁。”
-
1234
威鳳一羽
- 成語拼音:
- wēi fèng yī yǔ
- 成語解釋:
- 謂略見善政一斑之意。
- 成語出處:
- 《梁書·劉遵傳》:“及弘道下邑,未申善政,而能使民結去思,野多馴雉,此亦威鳳一羽,足以驗其五德。”
-
1235
聞風遠揚
- 成語拼音:
- wén fēng yuǎn yáng
- 成語解釋:
- 一聽到風聲,就逃到遠方去
- 成語出處:
- 明·馮夢龍《古今小說·木綿庵鄭虎臣報冤》:“賈似道打聽得蒙古有事北歸,鄂州圍解,遂將議和稱臣納幣之事瞞過不提,上表夸張己功。只說蒙古俱己威名,聞風遠遁。”
-
1236
無風作浪
- 成語拼音:
- wú fēng zuò làng
- 成語解釋:
- 沒有風卻掀起了波浪。比喻平白無故地生出事來。有故意制造事端的意思。
- 成語出處:
- 魯迅《集外集·咬嚼未始“乏味”》:“原文云:卻于‘她’字沒有諷過。答曰:那是譯 She 的,并非無風作浪。”
-
1237
梧鳳之鳴
- 成語拼音:
- wú fèng zhī míng
- 成語解釋:
- 《詩·大雅·卷阿》:“鳳皇鳴矣,于彼高岡。梧桐生矣,于彼朝陽。”毛傳:“梧桐盛也,鳳凰鳴也,臣竭其力,則地極其化;天下和洽,則鳳凰樂德。”后因以“梧鳳之鳴”比喻政教和協、天下太平。
- 成語出處:
- 《詩·大雅·卷阿》:“鳳皇鳴矣,于彼高岡。梧桐生矣,于彼朝陽。”毛傳:“梧桐盛也,鳳凰鳴也,臣竭其力,則地極其化;天下和洽,則鳳凰樂德。”
-
1238
五谷豐登
- 成語拼音:
- wǔ gǔ fēng dēng
- 成語解釋:
- 五谷:指稻、黍(小米)、稷(高梁)、麥、菽(豆)泛指糧食作物;豐登:豐收上場打曬。形容農業豐收年景。
- 成語出處:
- 《六韜 龍韜 立將》:“是故風雨時節,五谷豐熟,社稷安寧。”
-
1239
五谷豐稔
- 成語拼音:
- wǔ gǔ fēng rěn
- 成語解釋:
- 五谷:稻、黍、稷、麥、菽的總稱,泛指各種谷物;稔:莊稼成熟。指年成好,農作物豐收
- 成語出處:
- 唐·韋嗣立《論刑法多濫疏》:“風雨以時,則五谷豐稔。”
-
1240
五谷豐熟
- 成語拼音:
- wǔ gǔ fēng shú
- 成語解釋:
- 見“五谷豐登”。
- 成語出處:
- 《六韜·龍韜·立將》:“是故風雨時節,五谷豐熟,社稷安寧。”
* feng成語,feng的成語,帶feng的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