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feng的成語 (1531個)

    1181

    天有不測風云,人有旦夕禍福

    成語拼音:
    tiān yǒu bù cè fēng yún,dì yǒu dàn xī huò fú
    成語解釋:
    不測:料想不到。比喻有些災禍的發生,事先是無法預料的。
    成語出處:
    元·無名氏《合同文字》第四折:“天有不測風云,人有旦夕禍福,那廝恰才無病。怎生下在牢里便有病?張千,你再去看來。”
    1182

    天有不測風云,人有暫時禍福

    成語拼音:
    tiān yǒu bù cè fēng yún,rén yǒu zàn shí huò fú
    成語解釋:
    不測:料想不到。比喻有些災禍的發生,事先是無法預料的
    成語出處:
    明·吳承恩《西游記》第十回:“李足道‘天有不測風云,人有暫時禍福’,你怎么就保得無事?”
    1183

    談議風生

    成語拼音:
    tán yì fēng shēng
    成語解釋:
    見“談論風生”。
    成語出處:
    清·蒲松齡《聊齋志異·青鳳》:“生素豪,談議風生,孝兒亦倜儻。”
    1184

    天衣無縫

    成語拼音:
    tiān yī wú fèng
    成語解釋:
    天上神仙的衣服沒有縫兒。比喻事物完善周密;找不出什么毛病。
    成語出處:
    五代 前蜀 牛嶠《靈怪錄 郭翰》:“天衣本非針線為也。”
    1185

    同舟遇風

    成語拼音:
    tóng zhōu yù fēng
    成語解釋:
    比喻同遭逆境。
    成語出處:
    宋·蘇軾《鐘子翼哀辭》引:“同舟遇風,胡越可使為左右手,況吾民乎!”
    1186

    霧鬢風鬟

    成語拼音:
    wù bìn fēng huán
    成語解釋:
    鬢:臉旁靠近耳朵的頭發;鬟:環形發髻。形容女子頭發的美。也形容女子頭發蓬松散亂。
    成語出處:
    宋 范成大《新作景亭程詠之提刑賦詩次其韻》:“花邊霧鬢風鬟滿,酒畔云衣月扇香。”
    1187

    無邊風月

    成語拼音:
    wú biān fēng yuè
    成語解釋:
    無邊:無限;歲月:風和月亮,泛指景色。原指北宋哲學家周敦頤死后影響深廣。后形容無限的美好風景。
    成語出處:
    元 方回《送周府尹》:“幾許煙云藜杖外,無邊風月錦囊中。”
    1188

    文采風流

    成語拼音:
    wén cǎi fēng liú
    成語解釋:
    ①橫溢的才華與瀟灑的風度。②指才華橫溢與風度瀟灑的人物。
    成語出處:
    唐·杜甫《丹青引贈曹將軍霸》詩:“英雄割據雖已矣,文采風流今尚存。”清·惲敬《同游海幢寺記》:“夫士大夫登朝之后,大都為世事牽挽,一二有性情者,方能以文采風流、友朋意氣相尚。”
    1189

    蔚成風氣

    成語拼音:
    wèi chéng fēng qì
    成語解釋:
    指一件事情逐漸發展盛行,形成一種良好風氣。
    成語出處:
    蕭乾《一本褪色的相冊·在康奈爾校園里》:“可惜這種個人捐獻在我們國家里還只是麟角鳳毛,還沒蔚成風氣。”
    1190

    吳帶當風

    成語拼音:
    wú dài dāng fēng
    成語解釋:
    唐畫家吳道子善畫佛像,筆勢圓轉,所畫衣帶如被風吹拂。后人因以“吳帶當風”稱美其高超畫技與飄逸的風格。
    成語出處:
    宋·郭若虛《圖畫見聞志·論曹吳體法》:“吳帶當風,曹衣出水。”
    1191

    紋風不動

    成語拼音:
    wén fēng bù dòng
    成語解釋:
    形容一點兒也不動,非常穩固
    成語出處:
    清·無名氏《劉公案》第四回:“瞧了瞧,街門關緊,推了推,紋風不動。”
    1192

    文風不動

    成語拼音:
    wén fēng bù dòng
    成語解釋:
    一點兒也不動。形容沒有絲毫損壞或改變。
    成語出處:
    清 曹雪芹《紅樓夢》第29回:“偏生那玉堅硬非常,摔了一下,竟文風不動。”
    1193

    威風八面

    成語拼音:
    wēi fēng bā miàn
    成語解釋:
    形容神氣十足,聲勢懾人。
    成語出處:
    郭沫若《洪波曲》第七章:“鄙人面奉御旨,辦理‘七七’周年紀念——有人早就這樣替我宣傳出去了——應該是威風八面的事。”
    1194

    無風不起浪

    成語拼音:
    wú fēng bù qǐ làng
    成語解釋:
    比喻事情發生,總有個原因。
    成語出處:
    高玉寶《高玉寶》第十章:“無風不起浪,咱能聽說,想必不會在天外頭,只要下狠心,不愁找不著。”
    1195

    望風捕影

    成語拼音:
    wàng fēng bǔ yǐng
    成語解釋:
    比喻說話做事以不可靠的傳聞或跡象為依據。
    成語出處:
    清 石玉昆《三俠五義》第110回:“怎幺能夠身臨其境,將水寨內探訪明白,方好行事;似這等望風捕影,實在難以預料。”
    1196

    握風捕影

    成語拼音:
    wò fēng bǔ yǐng
    成語解釋:
    猶言捕風捉影。
    成語出處:
    漢·牟融《理惑論》第一卷:“神仙之書,聽之則洋洋盈耳,求其效,猶握風而捕影,是以大道之所不取。”
    1197

    望風承旨

    成語拼音:
    wàng fēng chéng zhǐ
    成語解釋:
    見“望風希指”。
    成語出處:
    《晉書·石崇傳》:“駿戚屬尊重,權勢赫奕。內外有司,望風承旨。”
    1198

    聞風而動

    成語拼音:
    wén fēng ér dòng
    成語解釋:
    一聽到消息就立即行動起來。風:消息。
    成語出處:
    宋 陳亮《祭趙尉母夫人文》:“登堂莫及,聞風而起。”
    1199

    望風而遁

    成語拼音:
    wàng fēng ér dùn
    成語解釋:
    遠遠望見敵人的蹤影或強大氣勢,即行遁逃。
    成語出處:
    宋·孫光憲《北夢瑣言》:“蠻酋懲交趾之敗,望風而遁。”
    1200

    望風而降

    成語拼音:
    wàng fēng ér jiàng
    成語解釋:
    風:蹤影。降:投降。看見敵人的影子便繳械投降。形容軍隊毫無士氣。
    成語出處:
    元·關漢卿《五侯宴》第三折:“自起兵之后,所過城池望風而降。”
    * feng成語,feng的成語,帶feng的成語。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