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ng的成語 (429個)
-
161
方外之士
- 成語拼音:
- fāng wài zhī shì
- 成語解釋:
- 方外:世外。指言行超脫于世俗禮教之外的人。后指僧道等出家人
- 成語出處:
- 《晉書·阮籍傳》:“阮籍既方外之士,故不崇禮典。”
-
162
放下包袱
- 成語拼音:
- fàng xià bāo fú
- 成語解釋:
- 放:安放,擱置。丟開思想包袱,消除精神上的負擔
- 成語出處:
- 毛澤東《學習和時局》:“為了爭取新的勝利,要在黨的干部中間提倡放下包袱和開動機器。”
-
163
放心解體
- 成語拼音:
- fàng xīn jiě tǐ
- 成語解釋:
- 指人心離散、瓦解。
- 成語出處:
- 《墨子·尚賢下》:“是故以賞不當賢,罰不當暴,其所賞者已無故矣,其所罰者亦無罪,是以使百姓皆放心解體。”“放”,一本作“攸”。
-
164
放下屠刀
- 成語拼音:
- fàng xià tú dāo
- 成語解釋:
- 放:安放,擱置;屠刀:宰殺牲畜的刀。佛教語,勸人改惡從善。比喻作惡的人決心改過
- 成語出處:
- 宋·朱熹《朱子語類》第30卷:“只不遷不貳,是甚力量,便見工夫,佛家所謂放下屠刀,立地成佛。”
-
165
放心托膽
- 成語拼音:
- fàng xīn tuō dǎn
- 成語解釋:
- 形容毫無顧慮。
- 成語出處:
- 《何典》第七回:“趕茶娘只道師姑為女子所做,既然修行念佛,自當謹守清規;故放心托膽,打發女兒去。”
-
166
放下屠刀,立便成佛
- 成語拼音:
- fàng xià tú dāo,lì biàn chéng fó
- 成語解釋:
- 放:安放,擱置;屠刀:宰殺牲畜的刀。佛教語,勸人改惡從善。比喻作惡的人決心改過,就能變成好人
- 成語出處:
- 明·彭大翼《山堂肆考·微集》第一卷:“屠兒在涅槃會上,放下屠刀,立便成佛。”
-
167
放下屠刀,立地成佛
- 成語拼音:
- fàng xià tú dāo,lì dì chéng fó
- 成語解釋:
- 佛家勸人改惡從善的話。比喻作惡的人一旦認識了自己的罪行,決心改過,仍可以很快變成好人。
- 成語出處:
- 宋 朱熹《朱子語類》第30卷:“只不遷不貳,是甚力量,便見工夫,佛家所謂放下屠刀,立地成佛。”
-
168
方興未艾
- 成語拼音:
- fāng xīng wèi ài
- 成語解釋:
- 方:正在;興:興起;艾:停止;完結。剛興起還沒有停止。現多用來形容事物正處于興旺階段或形容正在蓬勃發展。
- 成語出處:
- 宋 周煇《清波雜志》第一卷:“鴻恩錫類,方興未艾,在位者其思有以革之。”
-
169
方興未已
- 成語拼音:
- fāng xīng wèi yǐ
- 成語解釋:
- 見“方興未艾”。
- 成語出處:
- 鐵郎《二十世紀之湖南》:“世變茫茫,方興未已。”
-
170
防芽遏萌
- 成語拼音:
- fáng yá è méng
- 成語解釋:
- 錯誤或惡事在未顯露時,即加以阻止、防范。
- 成語出處:
- 《三國志 卷五十九 吳書 吳主五子傳 孫奮傳》:“大行皇帝覽古戒今,防芽遏萌,慮于千載。”
-
171
放言高論
- 成語拼音:
- fàng yán gāo lùn
- 成語解釋:
- 謂毫無顧忌地大發議論。
- 成語出處:
- 宋·蘇軾《荀卿論》:“嘗讀《孔子世家》,觀其言語文章,循循莫不有規矩,不敢放言高論。”
-
172
方言矩行
- 成語拼音:
- fāng yán jǔ xíng
- 成語解釋:
- 謂言行方正,合乎規范。
- 成語出處:
- 清·錢泳《履園叢話·科第·孝感》:“彭一庵,名瓏,字云客,長洲人,方言矩行,士林推重。”
-
173
方圓可施
- 成語拼音:
- fāng yuán kě shī
- 成語解釋:
- 施:施行,實施。方圓都能適應。比喻具有多方面的才能
- 成語出處:
- 《南齊書·沈憲傳》:“補烏程令,甚著政績。太守褚淵嘆之,曰:‘此人方圓可施。’”
-
174
方以類聚
- 成語拼音:
- fāng yǐ lèi jù
- 成語解釋:
- 謂同類事物相聚一處。
- 成語出處:
- 《易·系辭上》:“方以類聚,物以群分,吉兇生矣。”
-
175
方以類聚,物以群分
- 成語拼音:
- fāng yǐ lèi jù,wù yǐ qún fēn
- 成語解釋:
- 方:方術,治道的方法;物:事物。原指各種方術因種類相同聚在一起,各種事物因種類不同而區分開。后指人或事物按其性質分門別類
- 成語出處:
- 《周易·系辭上》:“方以類聚,物以群分,吉兇生矣。”
-
176
放煙幕彈
- 成語拼音:
- fàng yān mù dàn
- 成語解釋:
- 比喻制造假象,掩蓋真相
- 成語出處:
-
177
放言遣辭
- 成語拼音:
- fàng yán qiǎn cí
- 成語解釋:
- 放言:敞開說;遣辭:用詞造句。指無拘無束地說話或寫文章。
- 成語出處:
- 晉·陸機《文賦》:“放言遣辭,良多變矣。”
-
178
防意如城
- 成語拼音:
- fáng yì rú chéng
- 成語解釋:
- 意:心思,指私欲。指嚴格遏止私心雜念,象守城防敵一樣。
- 成語出處:
- 宋 周密《癸辛雜識別集下 守口如瓶》:“富鄭公有‘守口如瓶、防意如城’之語。”
-
179
放魚入海
- 成語拼音:
- fàng yú rù hǎi
- 成語解釋:
- 比喻放走敵人,留下禍根。
- 成語出處:
- 《三國演義》第四二回:“今劉備釜中之魚,阱中之虎,若不就此時擒捉,如放魚入海,縱虎歸山矣。”
-
180
放羊拾柴
- 成語拼音:
- fàng yáng shí chái
- 成語解釋:
- 指老人娶妻,有意不加管束,希望能懷孕,從而得到名份上的兒子
- 成語出處:
* fang成語,fang的成語,帶fang的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