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fa的成語 (547個)

    141

    發奸露覆

    成語拼音:
    fā jiān lù fù
    成語解釋:
    揭發隱秘的壞人壞事。形容治理政事精明
    成語出處:
    康有為《序》:“竊怪二千年來,通人大儒,肩背相望,而咸為瞀惑,無一人焉發奸露覆,雪先圣之沉冤。”
    142

    法灸神針

    成語拼音:
    fǎ jiǔ shén zhēn
    成語解釋:
    神奇的針灸技術。
    成語出處:
    元·王實甫《本廂記》第三本第四折:“雖不會法灸神針,更勝似救苦難觀世音。”
    143

    發奸擿伏

    成語拼音:
    fā jiān tì fú
    成語解釋:
    發、擿:揭發;奸:奸臣,壞人;伏:指隱瞞壞事。揭發隱秘的壞人壞事。
    成語出處:
    東漢 班固《漢書 趙廣漢傳》:“其發奸擿伏如神。”
    144

    發家致富

    成語拼音:
    fā jiā zhì fù
    成語解釋:
    發展家業,使家庭變得富裕起來
    成語出處:
    魏巍《東方》第三部第一章:“這個村子里的‘大能人’,更關心的卻是個人的發家致富。”
    145

    發奸摘覆

    成語拼音:
    fā jiān zhāi fù
    成語解釋:
    發:揭發。揭發隱秘的壞人壞事。形容治理政事精明
    成語出處:
    清·魏源《默觚下·治篇》:“彼鋪張于條教號令之末,矜詡于發奸摘覆之神,曷足語知道?”
    146

    發奸摘隱

    成語拼音:
    fā jiān zhāi yǐn
    成語解釋:
    發:揭發。揭發隱秘的壞人壞事。形容治理政事精明
    成語出處:
    明·馮夢龍《醒世恒言》第29卷:“再說陸公在任,公文不要,愛民如子,況又發奸摘隱,剔清利弊。”
    147

    發科打諢

    成語拼音:
    fā kē dǎ hùn
    成語解釋:
    以滑稽的動作和語言引人發笑。
    成語出處:
    明 陶宗儀《南村輟耕錄 連枝秀》:“錦心繡腹,宣揚《老子》經文,發科打諢,不離機鋒;課嘴撩牙,長存道眼。”
    148

    發科打趣

    成語拼音:
    fā kē dǎ qù
    成語解釋:
    科:古戲曲用語;打趣:用詼諧的言語湊趣助興。以滑稽的動作和詼諧的語言逗人發笑或拿人開玩笑
    成語出處:
    清·頤瑣《黃繡球》第15回:“那稿子是同黃通理大家參酌,中間也有發科打趣的處在。”
    149

    法輪常轉

    成語拼音:
    fǎ lún cháng zhuàn
    成語解釋:
    法輪:佛家語,輪有二義,一為運轉,一為摧碾,佛運轉心中清凈妙法以度人,且摧毀世俗一切邪惑之見。指佛法無邊,普濟眾生。
    成語出處:
    《維摩詰所說經·佛國品》:“三轉法輪于大千,其輪本來常清凈。”
    150

    法力無邊

    成語拼音:
    fǎ lì wú biān
    成語解釋:
    法力:佛教中指佛法的力量;后泛指神奇超人的力量。佛法的力量沒有邊際。比喻力量極大而不可估量。
    成語出處:
    明·無名氏《八仙過海》第三折:“小圣我法力無邊,通天達地,指山山崩,指水水跑。”
    151

    發聾振聵

    成語拼音:
    fā lóng zhèn kuì
    成語解釋:
    聲音很大;使耳聾的也能聽到。發:開啟;振:振動;聵:耳聾。比喻言論文章等喚醒麻木糊涂的;給人以極大的震動和啟發。
    成語出處:
    清 蕊珠舊史《京塵雜錄 廠年玉筍志》:“如洛鐘之應銅山,蒲牢夜半鳴,足以~。”
    152

    發名成業

    成語拼音:
    fā míng chéng yè
    成語解釋:
    發:顯現。發揚名聲,成就事業
    成語出處:
    唐·韓愈《司徒兼侍中中書令贈太尉許國公神道碑銘》:“一抵京師就明經試,退曰:‘此不足發名成業。’”
    153

    伐毛換髓

    成語拼音:
    fá máo huàn suǐ
    成語解釋:
    削去舊的毛發,換去舊的骨髓。比喻徹底改變原來的面貌。
    成語出處:
    明·梅鼎祚《昆侖奴》第四折:“你此去伐毛換髓,變姓逃形,我何處會得你著。”
    154

    發蒙解縛

    成語拼音:
    fā méng jiě fu
    成語解釋:
    發蒙:啟發蒙昧;解縛:解除束縛。指啟發蒙昧,解除束縛。
    成語出處:
    明 唐順之《與顧箸溪書》:“其齷齪處,又恨不得就明公而為發蒙解縛也。”
    155

    發蒙解惑

    成語拼音:
    fā méng jiě huò
    成語解釋:
    發蒙:啟發蒙昧;解惑:解除疑惑。指啟發開導,脫離蒙昧,解除疑惑。
    成語出處:
    漢·枚乘《七發》:“故曰發蒙解惑,不足以言也。”
    156

    發蒙啟蔽

    成語拼音:
    fā méng qǐ bì
    成語解釋:
    發蒙:啟發蒙昧;蔽:蒙蔽。啟發蒙昧
    成語出處:
    明·李贄《答李見羅先生書》:“發蒙啟蔽,時或未省,而退實沉思。”
    157

    發蒙啟滯

    成語拼音:
    fā méng qǐ zhì
    成語解釋:
    發蒙:啟發蒙昧;滯:不流通。啟發蒙昧,打通阻塞
    成語出處:
    《宋書·武帝紀下》:“古之建國,教學為先,弘風訓世,莫當于此,發蒙啟滯,咸必之。”
    158

    伐毛洗髓

    成語拼音:
    fá máo xǐ suǐ
    成語解釋:
    刮去毛發,洗清骨髓。比喻徹底清除自身的污穢。
    成語出處:
    清 黃景仁《浴湯泉》詩:“伐毛洗髓欠福命,塵土腸胃聊湔除。”
    159

    發蒙振槁

    成語拼音:
    fā méng zhèn gǎo
    成語解釋:
    發:揭開;蒙:蒙蓋物;振:抖動。揭開蒙蓋物,搖掉將落的枯葉。比喻輕而易舉
    成語出處:
    《明史·楊乃郭詹等傳論》:“蓋天速其禍,如發蒙振槁,無煩驅除矣。”
    160

    發蒙振聵

    成語拼音:
    fā méng zhèn kuì
    成語解釋:
    聲音很大,連耳聾的人也聽得見。比喻用語言文字喚醒麻木的人。
    成語出處:
    清 吳敬梓《儒林外史》第44回:“先生,你這一番議論,真可謂之~。”
    * fa成語,fa的成語,帶fa的成語。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