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fa的成語 (547個)

    121

    奮發有為

    成語拼音:
    fèn fā yǒu wéi
    成語解釋:
    精神振作,有所作為。
    成語出處:
    《元史 陳祖仁傳》:“孰不欲奮發有為,成不世之功。”
    122

    憤發有為

    成語拼音:
    fèn fā yǒu wéi
    成語解釋:
    憤發:振作,興起。精神振作,有所作為
    成語出處:
    艾蕪《云南在我的心地上播下了美好的種子》:“它教人關心國家和世界的大事;鼓舞年青人憤發有為,產生遠大的志向。”
    123

    發奮有為

    成語拼音:
    fā fèn yǒu wéi
    成語解釋:
    精神振作,有所作為
    成語出處:
    清·吳敬梓《儒林外史》第39回:“你也可以借此報效朝廷,正是男子漢發奮有為之時。”
    124

    發憤展布

    成語拼音:
    fā fèn zhǎn bù
    成語解釋:
    發憤:下決心,立志;展:伸展;布:展開;展布:施展才能、抱負。發奮振作,施展才能
    成語出處:
    康有為《大同書》戍部第一章:“則一現女身,縱天地予以奇才,無復有發憤展布之日,僅為一家一姓育子女。”
    125

    發憤自厲

    成語拼音:
    fā fèn zì lì
    成語解釋:
    發憤:下決心,立志;厲:磨礪。立志磨煉自己
    成語出處:
    章炳麟《與劉揆一書》:“夫處陰極玄黃之世,材者宜發憤自厲,復我種族。”
    126

    發憤自雄

    成語拼音:
    fā fèn zì xióng
    成語解釋:
    決心奮斗使自己成為杰出人才
    成語出處:
    清·鄭燮《濰縣署中與舍弟第五書》:“愿吾弟發憤自雄,勿蹈乃兄故轍也。”
    127

    法貴必行

    成語拼音:
    fǎ guì bì xíng
    成語解釋:
    貴:崇高,可貴。法令貴在切實執行
    成語出處:
    宋·司馬光《資治通鑒·唐紀·德宗貞元十年》:“法貴必行,慎在深刻,裕其制以便俗,嚴其令以懲違微損有余,稍憂不足。”
    128

    伐功矜能

    成語拼音:
    fá gōng jīn néng
    成語解釋:
    伐、矜:夸耀。指吹噓自己的功勞和才能。形容居高自大,恃才傲物。
    成語出處:
    《史記·太史公自序》:“奉法循理之吏,不伐功矜能,百姓無稱,亦無過行。”
    129

    奉公如法

    成語拼音:
    fèng gōng rú fǎ
    成語解釋:
    奉行公事,遵守法令。
    成語出處:
    《史記·廉頗藺相如列傳》:“以君之貴,奉公如法則上下平。”
    130

    奉公守法

    成語拼音:
    fèng gōng shǒu fǎ
    成語解釋:
    奉:奉行;遵守;公:公務。奉行公事;遵守國家規定的法令制度;不違法徇私。形容行為端莊、規矩。
    成語出處:
    西漢 司馬遷《史記 廉頗藺相如列傳》:“以君之貴,奉公如法則上下平。”
    131

    發瞽振聾

    成語拼音:
    fā gǔ zhèn lóng
    成語解釋:
    發:開啟;瞽:盲人;振:振動;聾:耳聾。使盲人也能看見,使聾人也聽得見。比喻言論文章使人清醒感奮
    成語出處:
    漢·枚乘《七發》:“當時之是,雖有淹病滯疾,猶將伸佉起蹙,發瞽振聾而觀望之也。”
    132

    發號布令

    成語拼音:
    fā hào bù lìng
    成語解釋:
    發:發布;號:號令;布:發布;令:命令。發布命令,下指示進行指揮
    成語出處:
    戰國·衛·吳起《吳子·勵士》:“夫發號布令而人樂聞,興師動眾而人樂戰,交兵接刃而人樂死。”
    133

    發號出令

    成語拼音:
    fā hào chū lìng
    成語解釋:
    發:發布;號:號令;令:命令。發布命令,下指示進行指揮
    成語出處:
    西漢·戴圣《禮記·經解》:“發號出令而民說謂之和,上下相親謂之仁。”
    134

    發喊連天

    成語拼音:
    fā hǎn lián tiān
    成語解釋:
    連天:與天相連。叫喊的聲音直達天上。形容喊聲宏大
    成語出處:
    明·無名氏《四馬投唐》第一折:“憑著俺猛將千員,士卒勇健,相征戰,則聽的發喊連天,將武藝可便從施展。”
    135

    發號施令

    成語拼音:
    fā hào shī lìng
    成語解釋:
    發、施:發布;下達;號:號令、命令。發布命令;下達指示;進行指揮。
    成語出處:
    《尚書 冏命》:“發號施令,罔有不臧。”
    136

    發號吐令

    成語拼音:
    fā hào tǔ lìng
    成語解釋:
    發:發布;號:號令;令:命令。發布命令,下指示進行指揮
    成語出處:
    晉·葛洪《抱樸子·君道》:“發號吐令,則訇若雷霆之激響,而不為邪辨改其正。”
    137

    發皇張大

    成語拼音:
    fā huáng zhāng dà
    成語解釋:
    發皇:顯豁,開朗。發展擴大
    成語出處:
    《新華文摘》1981年第11期:“我取為書名,無非暗示蔣政權壓迫左翼文藝,雖甚殘酷,然而左翼文藝必將發皇張大,有如宿莽之冬生不死或遇冬不枯也。”
    138

    發昏章第十一

    成語拼音:
    fā hūn zhāng dì shí yī
    成語解釋:
    昏頭昏腦的風趣話。仿《孝經》“某某章第幾”的說法。
    成語出處:
    明 施耐庵《水滸傳》第二十六回:“只見頭在下,腳在上,倒撞落在當街心里去了,跌得個‘發昏章第十一’!”
    139

    法家拂士

    成語拼音:
    fǎ jiā bì shì
    成語解釋:
    拂:通“弼”。法家:明法度的大臣;拂士:輔弼之士。指忠臣賢士。
    成語出處:
    《孟子·告子下》:“入則無法家拂士,出則無敵國外患者,國恒亡。”
    140

    發跡變泰

    成語拼音:
    fā jì biàn tài
    成語解釋:
    發跡:由隱微而得志顯達;泰:通暢,得意。指由卑微而得志顯達,命運變壞為好
    成語出處:
    宋·灌圃耐得翁《都城紀勝·瓦舍眾伎》:“說公案,皆是搏刀趕棒,乃發跡變泰之事。”
    * fa成語,fa的成語,帶fa的成語。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