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的成語 (442個)
-
241
積訛成蠹
- 成語拼音:
- jī é chéng dù
- 成語解釋:
- 指謬誤積久,敗壞人心。
- 成語出處:
- 唐 沈亞之《賢良方正能直言極諫策》:“京師,諸夏之本也,將以觀理,而豪猾時逾檢;太學,明教之源也,期于變風,而生徒多墮業;列郡在乎頒條,而干禁或未絕;又在乎按度,而淫巧或未格。俗恬風靡,積訛成蠹。”
-
242
剪惡除奸
- 成語拼音:
- jiǎn è chú jiān
- 成語解釋:
- 剪、除:掃除。掃除惡人與奸人。
- 成語出處:
- 清·石玉昆《三俠五義》第60回:“似你我行俠尚義,理應濟困扶危,剪惡除奸。”
-
243
蹇諤匪躬
- 成語拼音:
- jiǎn è fěi gōng
- 成語解釋:
- 見“蹇蹇匪躬”。
- 成語出處:
- 唐·鄭處誨《明皇雜錄》:“張九齡在相位,有蹇諤匪躬之誠,元宗既在位年深,稍怠庶政,每見帝無不極言得失。”
-
244
疾惡好善
- 成語拼音:
- jí è hào shàn
- 成語解釋:
- 憎恨丑惡,喜好善美。形容事非界線清楚
- 成語出處:
- 《新唐書·王珪傳》:“至激濁揚清,疾惡好善,臣于數子有一日之長。”
-
245
嫉惡好善
- 成語拼音:
- jí è hào shàn
- 成語解釋:
- 嫉:憎恨;好:喜歡。憎恨壞人壞事,鼓勵好人好事
- 成語出處:
- 《舊唐書·王珪傳》:“至如激濁揚清,嫉惡好善,臣于數子,亦有一日之長。”
-
246
堅額健舌
- 成語拼音:
- jiān é jiàn shé
- 成語解釋:
- 厚顏利口。
- 成語出處:
- 漢·桓寬《鹽鐵論·散不足》:“世俗飾偽詐行,為民巫祝,以取厘謝,堅額健舌,或以成業致富。”
-
247
極惡窮兇
- 成語拼音:
- jí è qióng xiōng
- 成語解釋:
- 指極端兇惡
- 成語出處:
- 《陳書 廢帝紀》:“逆賊華皎,極惡窮兇,遂樹立蕭巋,謀危社稷。”
-
248
疾惡如仇
- 成語拼音:
- jí è rú chóu
- 成語解釋:
- 疾:厭惡;憎恨;惡:指壞人壞事。痛恨壞人壞事像痛恨仇敵一樣。
- 成語出處:
- 漢 孔融《薦禰衡表》:“忠果正直,志懷霜月,見善若驚,疾惡如仇。”
-
249
嫉惡如仇
- 成語拼音:
- jí è rú chóu
- 成語解釋:
- 指對壞人壞事如同對仇敵一樣憎恨
- 成語出處:
- 清 梁紹壬《兩般秋雨庵隨筆 蔡木龕》:“嫉惡如仇,有所白眼者,出一語必刺入骨。”
-
250
嫉惡若仇
- 成語拼音:
- jí è ruò chóu
- 成語解釋:
- 見“嫉惡如仇”。
- 成語出處:
- 清·陳康祺《郎潛紀聞》第六卷:“公一時忠憤激發,嫉惡若仇,容或偶為此語,揆其心術,仍不失為磊落光明。”
-
251
疾惡如讎
- 成語拼音:
- jí è rú chóu
- 成語解釋:
- 憎恨壞人壞事就象憎恨仇人一樣。同“疾惡如仇”。
- 成語出處:
- 《明史 周順昌傳》:“順昌為人剛方貞介,疾惡如讎。”
-
252
疾惡若仇
- 成語拼音:
- jí è ruò chóu
- 成語解釋:
- 疾:憎恨;惡:壞人壞事。憎恨壞人壞事就像憎恨仇人一樣
- 成語出處:
- 漢·孔融《薦禰衡表》:“忠果正直,志懷霜月,見善若驚,疾惡若仇。”
-
253
疾惡若讎
- 成語拼音:
- jí è ruò chóu
- 成語解釋:
- 憎恨壞人壞事就象憎恨仇人一樣。同“疾惡如仇”。
- 成語出處:
- 漢 孔融《薦禰衡表》:“見善若驚,疾惡若讎。”
-
254
疾惡如風
- 成語拼音:
- jí è rú fēng
- 成語解釋:
- 痛恨壞人壞事就像狂風猛掃一樣。
- 成語出處:
- 《后漢書 陳蕃傳》:“震(朱震)字伯厚,初為州從事,奏濟陰太守單匡臧罪,并連匡兄中常侍車騎將軍超。桓帝收匡下廷尉,以譴超,超詣獄謝。三府諺曰:‘車如雞棲馬如狗,疾惡如風朱伯厚。’”
-
255
驚愕失色
- 成語拼音:
- jīng è shī sè
- 成語解釋:
- 失色:由于受驚或害怕而面色蒼白。驚恐得改變了神色。形容十分吃驚。
- 成語出處:
- 《新編五代史平話·唐史·上卷》:“契丹以馬軍萬人拒之于前,將士皆驚愕失色。”
-
256
積惡余殃
- 成語拼音:
- jī è yú yāng
- 成語解釋:
- 多行不善,則會遭受惡報。勸人不要行惡,以免禍延子孫。
- 成語出處:
- 《易經 坤卦 文言曰》:“積善之家,必有余慶;積不善之家,必有余殃。”南朝宋 釋法明《答李交州難佛不見形》:“積善余慶,積惡余殃,雖新新生滅,交臂代謝,善惡之業,不得不受。”
-
257
謇諤之風
- 成語拼音:
- jiǎn è zhī fēng
- 成語解釋:
- 謇諤:正直敢言。正直敢言的作風
- 成語出處:
- 《晉書·裴秀傳》:“騫素無謇諤之風,然與帝語傲。”
-
258
蹇諤之風
- 成語拼音:
- jiǎn è zhī fēng
- 成語解釋:
- 蹇諤:正直敢言。正直敢言的作風
- 成語出處:
- 晉·陳壽《三國志·蜀志·龐統傳》裴松之注引《習鑿齒》:“矯然太當,盡其蹇諤之風。”
-
259
謇諤自負
- 成語拼音:
- jiǎn è zì fù
- 成語解釋:
- 謇諤:正直敢言;自負:自恃。正直敢言而自許很高
- 成語出處:
- 《明史·夏言傳》:“性警敏,善屬文。及居言路,謇諤自負。”
-
260
簡明扼要
- 成語拼音:
- jiǎn míng è yào
- 成語解釋:
- 扼要:抓住要點。簡單明了;抓住要點。
- 成語出處:
- 毛澤東《黨委會的工作方法》:“講話、演說、寫文章和寫決議案,都應當簡明扼要。”
* e成語,e的成語,帶e的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