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du的成語 (518個)

    341

    連章累牘

    成語拼音:
    lián zhāng lèi dú
    成語解釋:
    同“連篇累牘”。
    成語出處:
    唐·劉知畿《史通·核才》:“遂使握管懷鉛,多無銓綜之識;連章累牘,罕逢委婉之言。”
    342

    連帙累牘

    成語拼音:
    lián zhì lèi dú
    成語解釋:
    同“連篇累牘”。
    成語出處:
    宋·文天祥《金匱歌》序:“因自撰為方劑,括為歌詩,草紙蠅字,連帙累牘,以遺其后人。”
    343

    目不忍睹

    成語拼音:
    mù bù rěn dǔ
    成語解釋:
    睹:看。眼睛不忍看。形容景象很凄慘。
    成語出處:
    清 薛福成《觀巴黎油畫記》:“而軍士之折臂斷足,血流殷地,偃仰僵仆者,令人目不忍睹。”
    344

    目大不睹

    成語拼音:
    mù dà bù dǔ
    成語解釋:
    睹:看。眼睛很大卻看不見東西。形容徒具形式
    成語出處:
    戰國·宋·莊周《莊子·山木》:“此何鳥哉?翼殷不逝,目大不睹,蹇裳躩步,執彈而留之。”
    345

    目睹耳聞

    成語拼音:
    mù dǔ ěr wén
    成語解釋:
    睹:看見;聞:聽見。親耳聽到,親眼看見。
    成語出處:
    《資治通鑒 唐紀睿宗景云二年》:“口說不如身逢,耳聞不如目睹。”
    346

    買櫝還珠

    成語拼音:
    mǎi dú huán zhū
    成語解釋:
    櫝:木匣;珠:珍珠。買下了盛珍珠的盒子;卻退還了匣子里的珍珠。比喻沒有眼光;取舍不當。
    成語出處:
    戰國 韓 韓非《韓非子 外儲說左上》:“楚人有賣其珠于鄭者,為木蘭之柜,薰以桂椒,綴以珠玉,飾以玫瑰,輯以羽翠,鄭人買其櫝而還其珠。”
    347

    賣刀買犢

    成語拼音:
    mài dāo mǎi dú
    成語解釋:
    刀:武器;犢:牛犢。指賣掉武器,從事農業生產
    成語出處:
    唐 武元衡《兵行褒斜谷作》詩:“三川頓使氣象清,賣刀買犢消憂患。”
    348

    賣犢買刀

    成語拼音:
    mài dú mǎi dāo
    成語解釋:
    謂出賣耕牛,購買武器去從軍。
    成語出處:
    宋·邵伯溫《聞見前錄》第六卷:“又何必勞民動眾,賣犢買刀?”
    349

    買犢賣刀

    成語拼音:
    mǎi dú mài dāo
    成語解釋:
    猶言賣劍買牛。
    成語出處:
    明·張居正《答廣中督撫》:“不用斗粟片甲,而使積年逋寇,皆束手歸降,買犢賣刀之化,不足以媲美矣。”
    350

    滿肚疑團

    成語拼音:
    mǎn dù yí tuán
    成語解釋:
    疑團:弄不清的問題。形容心里充滿了疑問
    成語出處:
    清·曹雪芹《紅樓夢》第87回:“弄得寶玉滿肚疑團,沒精打采,歸至怡紅院中。”
    351

    盲風妒雨

    成語拼音:
    máng fēng dù yǔ
    成語解釋:
    同“盲風怪雨”。
    成語出處:
    明·魏大中《答方孩未》:“而盲風妒雨,夜半陡作,瓣瓣沾泥矣。”
    352

    賣劍買犢

    成語拼音:
    mài jiàn mǎi dú
    成語解釋:
    同“賣劍買牛”。
    成語出處:
    明·張居正《答殷石汀言宜終功名答知遇書》:“撫民愿焚械歸籍,此即古人賣劍買犢之化也。”
    353

    面面相睹

    成語拼音:
    miàn miàn xiāng dǔ
    成語解釋:
    同“面面相覷”。
    成語出處:
    《清平山堂語本·快嘴李翠蓮記》:“諸親九眷面面相睹,無不失驚。”
    354

    冥室櫝棺

    成語拼音:
    míng shì dú guān
    成語解釋:
    冥:昏暗;櫝:匣子。房間昏暗,如同棺材一樣
    成語出處:
    《古文苑·秦詛楚文》:“拘圉其叔父,寊者冥室櫝棺之中。”
    355

    目所未睹

    成語拼音:
    mù suǒ wèi dǔ
    成語解釋:
    睹:看。從來沒有看見過
    成語出處:
    宋·洪邁《夷堅乙志·楊戩二怪》:“小童入報有女子往來室中,妻遽出視之,韶顏麗態,目所未睹。”
    356

    明修暗度

    成語拼音:
    míng xiū àn dù
    成語解釋:
    比喻用明顯的假象迷惑對方,而暗中卻采取出人意料的行動打擊對方
    成語出處:
    清·趙翼《行圍即景·相撲》:“伺隙忽為疊陳沖,搗虛又遏夾寨固。明修暗度詭道攻,聲東擊西多方誤。”
    357

    明修棧道,暗度陳倉

    成語拼音:
    míng xiū zhàn dào,àn dù chén cāng
    成語解釋:
    棧道,是指在懸崖峭壁的險要地方鑿孔支架,鋪上木板而建成的通道,可以行軍、運輸糧草輜重,也可供馬幫商旅通行。陳倉,是古代縣名(今陜西省寶雞市東),是漢中通向關中的咽喉要道。本義是指劉邦將從漢中出兵攻項羽時,故意明修棧道,迷惑對方,暗中繞道奔襲陳倉,取得勝利。比喻用一種假象迷惑對方,實際上卻另有打算。
    成語出處:
    元 無名氏《暗度陳倉》第二折:“著樊噲明修棧道,俺可暗度陳倉古道。這楚兵不知是智,必然排兵在棧道守把。俺往陳倉古道抄截,殺他個措手不及也。”
    358

    明修棧道,暗渡陳倉

    成語拼音:
    míng xiū zhàn dào,àn dù chén cāng
    成語解釋:
    比喻用一種假象迷惑對方,實際上卻另有打算。
    成語出處:
    元 尚仲賢《氣英布》第一折:“孤家用韓信之計,明修棧道,暗渡陳倉,攻完三秦,劫取五國。”
    359

    莫予毒也

    成語拼音:
    mò yú dú yě
    成語解釋:
    莫:沒有誰;予:我;毒:危害;也:語助詞。沒有人能危害我了。表示可以為所欲為了。
    成語出處:
    先秦 左丘明《左傳 僖公二十八年》:“晉侯聞之而后喜可知也,曰:‘莫余毒也已。’”
    360

    民賊獨夫

    成語拼音:
    mín zéi dú fū
    成語解釋:
    指殘害人民眾叛親離的反動統治者
    成語出處:
    范文瀾《中國通史》第二編第一章第一節:“這種險慘刻毒的民賊獨夫思想,與孔孟正統派的仁義學說恰恰處于對立的地位。”
    * du成語,du的成語,帶du的成語。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