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睹耳聞的意思 目睹耳聞的讀音和出處
- 目
- 睹
- 耳
- 聞
- 成語名稱:
- 目睹耳聞
- 成語拼音:
- [mù dǔ ěr wén]
- 成語解釋:
- 睹:看見;聞:聽見。親耳聽到,親眼看見。
- 成語出處:
- 《資治通鑒 唐紀睿宗景云二年》:“口說不如身逢,耳聞不如目睹。”
- 成語例句:
- 〖示例〗仆遭遇明時,寓游京國,目睹耳聞,殆非一日,不得不為集錄。 ★宋 耐得翁《都城紀勝》序
- 是否常用:
- 一般成語
- 感情褒貶:
- 中性成語
- 成語詞性:
- 作謂語、定語、賓語;用于親眼所見
- 結構類型:
- 聯合式成語
- 形成年代:
- 古代成語
- 標準拼音:
- 繁體字形:
- 目覩耳聞
- 英文翻譯:
- from this green earth
- 成語故事:
- 成語接龍:
- “目睹耳聞”成語接龍
- 成語分類:
- 四字成語 聯合式成語 M開頭的成語
- 成語關注:
- 看見 聽見 聽到
“目睹耳聞”的單字解釋
【目】:1.眼睛:有目共睹。歷歷在目。2.網眼;孔:八十目篩。一方寸的網上,竟有百目之多。3.看:目為奇跡。4.大項中再分的小項:項目。細目。5.生物學中把同一綱的生物按照彼此相似的特征分為若干群,每一群叫一目,如鳥綱分為雁形目、雞形目、鶴形目等,松柏綱分為銀杏目、松柏目等。目以下為科。6.目錄:書目。藥目。劇目。7.名稱:題目。名目。8.下圍棋時所圍的空白交叉點,一個點為一目:中方棋手僅以一目半之優獲勝。9.姓。
【睹】:看見:耳聞目睹。有目共睹。熟視無睹。睹物思人。
【耳】:1.耳朵:耳聾眼花。耳聞目睹。2.形狀像耳朵的東西:木耳。銀耳。3.位置在兩旁的:耳房。耳門。4.姓。5.而已;罷了:想當然耳。技止此耳。
【聞】:1.聽見:聽而不聞。耳聞不如目見。2.聽見的事情;消息:見聞。新聞。奇聞。3.有名望的:聞人。4.名聲:令聞。穢聞。5.用鼻子嗅:你聞聞這是什么味兒?6.姓。
“目睹耳聞”的反義詞
“目睹耳聞”的近義詞
“目睹耳聞”的相關成語
“目睹耳聞”的關聯成語
目字的成語
睹字的成語
耳字的成語
聞字的成語
目開頭的成語
睹開頭的成語
耳開頭的成語
聞開頭的成語
mu的成語
du的成語
er的成語
wen的成語
mdew的成語
目睹什么什么的成語
目什么耳什么的成語
目什么什么聞的成語
什么睹耳什么的成語
什么睹什么聞的成語
什么什么耳聞的成語
“目睹耳聞”造句
“今春以來,目睹耳聞,飽受刺激”,致使“衰老被憊,思想柘澀鈍滯”,他表示自盡之舉實出于心理狂憂之萬不得已。
已經說不出話,但還看得見影像、聽得見聲音的他,目睹耳聞東方不敗抱著自己如喪考妣般大呼小叫:“教主啊,你怎么了?莫不是運功時走火入魔了吧!”。
周邦彥是文人性情,可能性格也有幾分輕佻,再加上目睹徽宗與李師師的親密舉動,有點吃醋,于是他就填了一首詞,把剛才在床底下的目睹耳聞寫了進去。
藥師提及休戰之約,當初神佛匯點一戰,菩提祖師臨終前和如來定下戰約,群魔群佛都在場目睹耳聞,他們怎會不知。
這些大概的內容,我們從小學常拿來墊屁股的‘美術欣賞’課本上,到現在大學專修課堂中都有所目睹耳聞,每個藝術角落都不乏其身。
* 目睹耳聞的意思 目睹耳聞的成語解釋 目睹耳聞的拼音、詞性、造句、出處、近義詞、反義詞以及成語故事典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