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ding的成語 (277個)

    141

    力能扛鼎

    成語拼音:
    lì néng gāng dǐng
    成語解釋:
    扛:用雙手舉起沉重的東西。鼎:三足兩耳的青銅器。形容氣力特別大。亦比喻筆力雄健。
    成語出處:
    《史記·項羽本紀》:“籍(項羽)長八尺余,力能扛鼎,才氣過人。”
    142

    老僧入定

    成語拼音:
    lǎo sēng rù dìng
    成語解釋:
    和尚靜坐,使心定于一處,不起雜念,叫入定。形容人靜靜地端坐著。
    成語出處:
    曾樸《孽海花》第20回:“卻是個黑瘦老者,危然端坐,仿佛老僧入定一樣。”
    143

    祿無常家,福無定門

    成語拼音:
    lù wú cháng jiā,fú wú dìng mén
    成語解釋:
    祿:福。指福祿沒有不變的定數
    成語出處:
    晉·摯虞《門銘》:“祿無常家,福無定門,人謀鬼謀,道在則尊。”
    144

    論心定罪

    成語拼音:
    lùn xīn dìng zuì
    成語解釋:
    根據犯罪人的動機和情節來判定其罪行。
    成語出處:
    漢·桓寬《鹽鐵論·刑德》:“故《春秋》之治獄,論心定罪。”
    145

    煉之未定

    成語拼音:
    liàn zhī wèi dìng
    成語解釋:
    用心琢磨,反復錘煉,決定不下來
    成語出處:
    146

    目不識丁

    成語拼音:
    mù bù shí dīng
    成語解釋:
    丁:表示最簡單的字。形容連一個字也不認識。
    成語出處:
    《舊唐書 張弘靖傳》:“今天下無事,汝輩挽得兩石力弓,不如識一丁字。”
    147

    酩酊大醉

    成語拼音:
    mǐng dǐng dà zuì
    成語解釋:
    酩酊:醉得迷迷糊糊的。喝酒后醉得一踏糊涂。
    成語出處:
    明 施耐庵《水滸傳》第43回:“不兩個時辰,把李逵灌得酩酊大醉。”
    148

    摩頂放踵

    成語拼音:
    mó dǐng fàng zhǒng
    成語解釋:
    從頭頂到腳跟都擦傷了。形容不辭勞苦,不顧身體。
    成語出處:
    先秦 孟軻《孟子 盡心上》:“墨子兼愛,摩頂放踵利天下,為之。”
    149

    目定口呆

    成語拼音:
    mù dìng kǒu dāi
    成語解釋:
    同“目瞪口呆”。
    成語出處:
    《說唐》第二一回:“驚得王小二目定口呆,眼巴巴看他把三十枝毛竹拖去了。”
    150

    酩酊爛醉

    成語拼音:
    mǐng dǐng làn zuì
    成語解釋:
    形容醉得厲害
    成語出處:
    明 凌濛初《二刻拍案驚奇》第20卷:“從下午吃起,直吃到黃昏時候,一個個酩酊爛醉。”
    151

    滅頂之災

    成語拼音:
    miè dǐng zhī zāi
    成語解釋:
    滅:淹滅;頂:頭頂。像大水淹沒了頭頂一樣的災難。比喻致命的、毀滅性的災難。
    成語出處:
    《周易 大過》:“過渉滅頂,兇,無咎。”
    152

    摩頂至踵

    成語拼音:
    mó dǐng zhì zhǒng
    成語解釋:
    猶摩頂放踵。
    成語出處:
    南朝·陳·沈炯《為陳武帝與王僧辯盟文》:“僧辯等荷相國湘東王泣血銜冤之寄,摩頂至踵之恩,能不瀝肝抽腸,共誅奸逆。”
    153

    摩頂至足

    成語拼音:
    mó dǐng zhì zú
    成語解釋:
    猶摩頂放踵。
    成語出處:
    南朝·梁·吳均《行路難》:“摩頂至足買片言,開胸瀝膽取一顧。”
    154

    命里注定

    成語拼音:
    mìng lǐ zhù dìng
    成語解釋:
    舊時迷信說法,命運早已決定安排好了。亦作“命中注定”。
    成語出處:
    清·李寶嘉《官場現形記》第八回:“這都是命里注定的,你說靈不靈!”
    155

    冒名頂替

    成語拼音:
    mào míng dǐng tì
    成語解釋:
    冒:冒充。冒用別人的名義去做某事或竊取他人的權利。
    成語出處:
    明 吳承恩《西游記》第25回:“你走了便也罷,卻怎么綁些柳樹在此,冒名頂替?”
    156

    幕燕鼎魚

    成語拼音:
    mù yàn dǐng yú
    成語解釋:
    南朝梁丘遲《與陳伯之書》:“將軍魚游于沸鼎之中,燕巢于飛幕之上,不亦惑乎?”后遂以“幕燕鼎魚”比喻處境極危,即將覆滅。
    成語出處:
    南朝·梁·丘遲《與陳伯之書》:“將軍魚游于沸鼎之中,燕巢于飛幕之上,不亦惑乎?”
    157

    鳴鐘列鼎

    成語拼音:
    míng zhōng liè dǐng
    成語解釋:
    漢張衡《西京賦》:“擊鐘鼎食,連騎相過。”鐘,打擊樂器,泛指一般樂器;鼎,盛物食器。謂用食時身邊響著樂器,眼前列著鼎器,后因用“鳴鐘列鼎”或“鳴鐘食鼎”形容古代貴族高官生活的豪奢。
    成語出處:
    漢·張衡《西京賦》:“擊鐘鼎食,連騎相過。”
    158

    鳴鐘食鼎

    成語拼音:
    míng zhōng shí dǐng
    成語解釋:
    見“鳴鐘列鼎”。
    成語出處:
    漢·張衡《西京賦》:“擊鐘鼎食,連騎相過。”
    159

    命中注定

    成語拼音:
    mìng zhōng zhù dìng
    成語解釋:
    命:命運;人一生的遭遇;注定:預先決定。舊時迷信說法;指命運早已決定了。
    成語出處:
    明 馮夢龍《醒世恒言》:“這是我命中注定,該做他家的女婿。”
    160

    牛鼎烹雞

    成語拼音:
    niú dǐng pēng jī
    成語解釋:
    用煮一頭牛的大鍋煮一只雞。比喻大材小用。
    成語出處:
    《后漢書·邊讓傳》:“函牛之鼎以烹雞,多汁則淡而不可食,少汁則熬而不可熟。”
    * ding成語,ding的成語,帶ding的成語。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