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ng的成語 (277個)
-
21
抽丁拔楔
- 成語拼音:
- chōu dīng bá xiē
- 成語解釋:
- 比喻解決疑難。丁,“釘”的古字。
- 成語出處:
- 元·李壽卿《度柳翠》第四折:“大眾恐有不能了達,心生疑惑者,請垂下問,我與他抽丁拔楔。”一本作“抽丁抽楔”。
-
22
嘗鼎一臠
- 成語拼音:
- cháng dǐng yī luán
- 成語解釋:
- 鼎:古代炊具,三足兩耳;臠:切成塊的肉。嘗鼎里一片肉,就可以知道整個鼎里的肉味。
- 成語出處:
- 戰國 呂不韋《呂氏春秋 察今》:“嘗一脟肉而知一鑊之味、一鼎之調。”
-
23
從規矩定方圓
- 成語拼音:
- cóng guī jǔ dìng fāng yuán
- 成語解釋:
- 從:聽從;規矩:圓規和曲尺。根據圓規和曲尺來確定方圓的大小形狀。比喻凡事都得遵循一定的法則
- 成語出處:
- 元·無名氏《冤家債主》楔子:“天地神鬼人五仙,盡從規矩定方圓,逆則路路生顛倒,順則頭頭身外玄。”
-
24
晨昏定省
- 成語拼音:
- chén hūn dìng xǐng
- 成語解釋:
- 晚間服侍就寢,早上省視問安。舊時侍奉父母的日常禮節。
- 成語出處:
- 宋 陸游《上殿札子》:“所謂悅親之道,非薦旨甘,奉輕暖也;非晨昏定省,冬夏溫凊也。”
-
25
春秋鼎盛
- 成語拼音:
- chūn qiū dǐng shèng
- 成語解釋:
- 春秋:年齡。人年齡正處在旺盛、強壯之際。舊時比喻人正當壯年;精力充沛。
- 成語出處:
- 漢 賈誼《新書 宗首》:“天子春秋鼎盛,行儀未過,德澤有加焉,猶尚若比,況莫大諸侯權勢十此者乎?”
-
26
出神入定
- 成語拼音:
- chū shén rù dìng
- 成語解釋:
- 形容聚精會神。
- 成語出處:
- 康濯《東方紅》第十章:“楊殿山和劉成旺都對這件事十分注意,一定要大家詳細介紹那每一戶、每個人的種種緣由,并且出神入定一般默默地聽得十分嚴肅。”
-
27
傳檄而定
- 成語拼音:
- chuán xí ér dìng
- 成語解釋:
- 檄:討敵文書;定:平定。比喻不待出兵,只要用一紙文書,就可以降服敵方,安定局勢。
- 成語出處:
- 《史記·淮陰侯列傳》:“今大王舉而東,三秦可傳檄而定也。”
-
28
傳檄可定
- 成語拼音:
- chuán xí kě dìng
- 成語解釋:
- 傳:傳送,傳遞;檄:討敵文書;定:平定。比喻不待出兵,只要用一紙文書,就可以降服敵方。指不戰而使對方歸順
- 成語出處:
- 明·程登吉《幼學瓊林》第三卷:“傳檄可定,極言敵之易破;迎刃而解,甚言事之易為。”
-
29
喘息未定
- 成語拼音:
- chuǎn xī wèi dìng
- 成語解釋:
- 急促的呼吸還沒有平穩下來。指還沒有休息、恢復的時間。喘息:呼吸急
- 成語出處:
- 明 施耐庵《水滸傳》七十七回:“方才進步,喘息未定,只見前面塵起,叫殺連天。”
-
30
持疑不定
- 成語拼音:
- chí yí bù dìng
- 成語解釋:
- 疑:疑慮。心懷疑慮,遲遲不能決定
- 成語出處:
- 明·無名氏《楊家將演義》第二卷:“眾人持疑不定,六郎亦悶悶不樂。”
-
31
遲疑不定
- 成語拼音:
- chí yí bù dìng
- 成語解釋:
- 猶言遲疑不決。
- 成語出處:
- 《易·蒙》“初筮告,再三瀆,瀆則不告”唐·孔穎達疏:“師若遲疑不定,或再或三,是褻瀆,瀆則不告。”
-
32
鼎成龍去
- 成語拼音:
- dǐng chéng lóng qù
- 成語解釋:
- 《史記·封禪書》:“黃帝采首山銅,鑄鼎于荊山下。鼎既成,有龍垂胡曈下迎黃帝。黃帝上騎,群臣后宮從上者七十馀人,龍乃上去。”后以“鼎成龍去”指帝王去世。
- 成語出處:
- 《史記·封禪書》:“黃帝采首山銅,鑄鼎於荊山下。鼎既成,有龍垂胡曈下迎黃帝。黃帝上騎,群臣后宮從上者七十馀人,龍乃上去。”
-
33
鼎成龍升
- 成語拼音:
- dǐng chéng lóng shēng
- 成語解釋:
- 見“鼎成龍去”。
- 成語出處:
- 明·郎瑛《七修類稿·國事一·象簡龍衣聯》:“高廟鼎成龍升之日,建文即位,成祖以燕王來,奔而不朝,蓋以叔不拜侄也。”
-
34
鼎鐺有耳
- 成語拼音:
- dǐng chēng yǒu ěr
- 成語解釋:
- 鼎、鐺:均為兩耳三足的金屬炊具。電鼎和鐺都有耳朵。指某人或某事影響大,凡是長耳朵的都應該聽說、知道。
- 成語出處:
- 宋·司馬光《涑水記聞》:“太祖寵待趙韓王(普)如左右手。御史中丞雷德驤劾奏趙普擅市人第宅,聚斂財賄。上怒叱曰:‘鼎鐺尚有耳,汝不聞趙普吾之社稷臣乎?’”
-
35
鼎鐺玉石
- 成語拼音:
- dǐng chēng yù shí
- 成語解釋:
- 視鼎如鐺,視玉如石。形容生活極端奢侈。
- 成語出處:
- 唐 杜牧《阿房宮賦》:“鼎鐺玉石,金塊珠礫,棄擲邐迤,秦人視之,亦不甚惜。”
-
36
動蕩不定
- 成語拼音:
- dòng dàng bù dìng
- 成語解釋:
- 蕩:搖動。動蕩搖擺,不安定。形容局勢不穩定,不平靜。
- 成語出處:
- 陶菊隱《北洋軍閥統治時期史話》第77章:“粵系軍隊又侵入湘南,兩湖局勢也在動蕩不定中。”
-
37
叮叮當當
- 成語拼音:
- dīng dīng dāng dāng
- 成語解釋:
- 形容金屬、瓷器等撞擊的聲音
- 成語出處:
- 明·施耐庵《水滸傳》第四回:“猛聽得山下叮叮當當的響聲,順風吹上山來。”
-
38
鼎鼎大名
- 成語拼音:
- dǐng dǐng dà míng
- 成語解釋:
- 鼎鼎:名聲盛大的樣子。很大的名氣。
- 成語出處:
- 郭沫若《反正前后》第一篇八:“為我們講經學的一位鼎鼎大名的成都名士,只拿著一本《左傳事緯》照本宣科。”
-
39
饾饤堆砌
- 成語拼音:
- dòu dìng duī qì
- 成語解釋:
- 饾饤:供陳設的食品;堆砌:堆疊。比喻文辭典故羅列堆砌
- 成語出處:
- 清·孔尚任《凡例》:“詞中所用典故,信手拈來,不露饾饤堆砌之痕。”
-
40
篤定泰山
- 成語拼音:
- dǔ dìng tài shān
- 成語解釋:
- 像泰山那樣穩定。比喻有絕對把握,無須憂慮
- 成語出處:
- 周而復《上海的早晨》第一部:“那沒問題,包在我身上,篤定泰山。”
* ding成語,ding的成語,帶ding的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