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di的成語 (1070個)

    881

    兄弟手足

    成語拼音:
    xiōng dì shǒu zú
    成語解釋:
    手足:比喻親密。親如兄弟,情同手足。形容彼此間關系親密無間
    成語出處:
    宋·蘇轍《為兄軾下獄上書》:“臣竊哀其志,不勝手足之情。”
    882

    兄弟鬩墻

    成語拼音:
    xiōng dì xì qiáng
    成語解釋:
    指兄弟之間發生糾紛;也比喻內部爭斗。鬩:爭吵;爭斗。
    成語出處:
    《詩經 小雅 常棣》:“兄弟鬩于墻,外御其侮。”
    883

    兄弟鬩墻,外御其侮

    成語拼音:
    xiōng dì xì qiáng,wài yù qí wǔ
    成語解釋:
    鬩:爭吵;墻:門屏;御:抵御。兄弟們雖然在家里爭吵,但一致抵御外人的欺侮。比喻內部雖有分歧,但能一致對外
    成語出處:
    蔡東藩《民國通俗演義》第130回:“兄弟鬩墻,外御其侮。蝸角紛爭,惟利是務。”
    884

    兄弟鬩于墻

    成語拼音:
    xiōng dì xì yú qiáng
    成語解釋:
    鬩:爭吵;墻:門屏。兄弟們雖然在家里爭吵,但一致抵御外人的欺侮。比喻內部雖有分歧,但能一致對外
    成語出處:
    《詩經·小雅·常棣》:“兄弟鬩于墻,外御其務(侮)。”
    885

    兄弟鬩于墻,外御其侮

    成語拼音:
    xiōng dì xì yú qiáng,wài yù qí wǔ
    成語解釋:
    鬩:爭吵;墻:門屏。兄弟們雖然在家里爭吵,但能一致抵御外人的欺侮。比喻內部雖有分歧,但能團結起來對付外來的侵略。
    成語出處:
    《詩經·小雅·常棣》:“兄弟鬩于墻,外御其侮。”
    886

    心地狹窄

    成語拼音:
    xīn dì xiá zhǎi
    成語解釋:
    形容人氣量小
    成語出處:
    明·施耐庵《水滸傳》第15回:“聽得那白衣秀士王倫的手下人都說道他心地狹窄,安不得人。”
    887

    心低意沮

    成語拼音:
    xīn dī yì jǔ
    成語解釋:
    情緒消極低沉。
    成語出處:
    漢·申屠蟠《為侯氏女玉奏記外黃令》:“今聞玉幽執牢檻,罪名已定,皆心低意沮,悵恨長嘆。”
    888

    兄弟怡怡

    成語拼音:
    xiōng dì yí yí
    成語解釋:
    兄弟和悅相親貌。
    成語出處:
    春秋·魯·孔丘《論語·子路》:“切切偲偲,怡怡如也,可謂士矣。朋友切切偲偲,兄弟怡怡。”
    889

    心地正直

    成語拼音:
    xīn dì zhèng zhí
    成語解釋:
    成語出處:
    890

    兄死弟及

    成語拼音:
    xiōng féi dì jí
    成語解釋:
    原指哥哥死了,弟弟即位做君主。后也指弟弟接替哥哥的職位和事業。
    成語出處:
    《公羊傳·昭公二十二年》:“不與當,父死子繼,兄死弟及之辭也。”
    891

    兄肥弟瘦

    成語拼音:
    xiōng féi dì shòu
    成語解釋:
    舊喻兄弟相愛,臨難爭死。
    成語出處:
    《后漢書·趙孝傳》:“及天下亂,人相食。孝弟禮為餓賊所得,孝聞之,即自縛詣賊,曰:‘禮久餓羸瘦,不如孝肥飽。’賊大驚,并放之。”
    892

    尋根究底

    成語拼音:
    xún gēn jiū dǐ
    成語解釋:
    尋找根源;追究底細;弄清來龍去脈。尋:尋求;尋找;根:根源;根由;究:探究;追究;底:底細。
    成語出處:
    清 曹雪芹《紅樓夢》第39回:“劉姥姥是信口開河,情哥哥偏要尋根究底。”
    893

    詢根問底

    成語拼音:
    xún gēn wèn dǐ
    成語解釋:
    謂詢問事情的詳細原委,問個水落石出。
    成語出處:
    楊朔《雪花飄飄》:“你問我,叫我問誰呢?別總是那個老毛病,詢根問底的,追的人心慌。”
    894

    尋根問底

    成語拼音:
    xún gēn wèn dǐ
    成語解釋:
    見“尋根究底”。
    成語出處:
    清·吳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第四回:“至于內中曖昧情節,誰曾親眼見來,何必去尋根問底!”
    895

    香火兄弟

    成語拼音:
    xiāng huǒ xiōng dì
    成語解釋:
    香火:香燭,香和燈火。焚香結拜的異姓兄弟
    成語出處:
    唐·崔令欽《教坊記》:“坊中諸女以氣類相似,約為香火兄弟,每多至十四五人,少不下八九輩。”
    896

    脅肩低眉

    成語拼音:
    xié jiān dī méi
    成語解釋:
    縮著肩膀,低著眉頭。形容在人面前卑下的神情。
    成語出處:
    晉 葛洪《抱樸子 逸民》:“雖器不益于旦夕之用,才不周于立朝之俊,不亦愈于脅肩低眉,諂媚權右。”
    897

    脅肩低首

    成語拼音:
    xié jiān dī shǒu
    成語解釋:
    見“脅肩低眉”。
    成語出處:
    宋·司馬光《資治通鑒·漢景帝前三年》:“功義如此,尚見疑于上,脅肩低首,累足撫衿。”
    898

    梟俊禽敵

    成語拼音:
    xiāo jùn qín dí
    成語解釋:
    猶言殺敵致勝。禽,同“擒”。
    成語出處:
    東漢·班固《漢書·陳湯傳》:“今國家素無文帝累年節儉富饒之畜,又無武帝薦延梟俊禽敵之臣,獨有一陳湯耳!”
    899

    下臨無地

    成語拼音:
    xià lín wú dì
    成語解釋:
    臨:居高處朝向低處。從高往下看,望不見底。形容地勢極其陡峭
    成語出處:
    唐·王勃《滕王閣序》:“飛閣流丹,下臨無地。”
    900

    心里有底

    成語拼音:
    xīn lǐ yǒu dǐ
    成語解釋:
    心中知道底細或內情而有把握
    成語出處:
    徐光耀《平原烈火》:“我們一見副政委精神就來了,跟著他,就覺著心里有底,腰里也硬。”
    * di成語,di的成語,帶di的成語。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