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di的成語 (1070個)

    701

    上天無路,入地無門

    成語拼音:
    shàng tiān wú lù,rù dì wú mén
    成語解釋:
    形容無路可走的窘迫處境。
    成語出處:
    宋 釋普濟《五燈會元 法眼宗 西余體柔禪師》:“進前即觸途成滯,退后即噎氣填胸,直得上天無路,入地無門。”
    702

    上無片瓦,下無插針之地

    成語拼音:
    shàng wú piàn wǎ,xià wú chā zhēn zhī dì
    成語解釋:
    頭頂上沒有一片瓦,肢底下沒有插針的地方。形容一無所有,貧困到了極點。
    成語出處:
    宋·釋道原《景德傳燈錄》卷二十:“上無片瓦,下無卓錐,學人向什么處立?”
    703

    上無片瓦,下無立錐之地

    成語拼音:
    shàng wú piàn wǎ,xià wú lì zhuī zhī dì
    成語解釋:
    形容一無所有,貧困到了極點。
    成語出處:
    宋 釋道原《景德傳燈錄》卷二十:“上無片瓦,下無卓錐,學人向什么處立?”
    704

    上無片瓦,下無卓錐之地

    成語拼音:
    shàng wú piàn wǎ,xià wú zhuó zhuī zhī dì
    成語解釋:
    卓:直立。形容一無所有,貧困到了極點
    成語出處:
    宋·釋普濟《五燈會元·云居膺禪師法嗣》:“問:‘上無片瓦,下無卓錐時如何?’師曰:‘莫飄露么。’”
    705

    上無片瓦遮身,下無立錐之地

    成語拼音:
    shàng wú piàn wǎ zhē shēn,xià wú lì zhuī zhī dì
    成語解釋:
    形容一無所有,貧困到了極點
    成語出處:
    清·張南莊《何典》第九回:“原來劉打鬼收成結果了雌鬼,把活鬼的古老宅基也賣來喂了指頭,弄得上無片瓦遮身,下無立錐之地,只得仍縮在娘身邊。”
    706

    深文巧詆

    成語拼音:
    shēn wén qiǎo dǐ
    成語解釋:
    羅織罪名,蓄意毀謗。
    成語出處:
    《史記·汲鄭列傳》:“而刀筆吏專深文巧詆,陷人于罪。”
    707

    斯文掃地

    成語拼音:
    sī wén sǎo dì
    成語解釋:
    斯文:指文化或文人;掃地:完全喪失;比喻破壞無余。指文化或文人不受尊重或文人自甘墮落。
    成語出處:
    清 文康《兒女英雄傳》:“那位少爺話也收了;接過卷子來,倒給人家斯文掃地的請了個安。”
    708

    首尾受敵

    成語拼音:
    shǒu wěi shòu dí
    成語解釋:
    首尾:前后。前后受到敵人的夾攻
    成語出處:
    《周書·文帝紀》:“今逼以上命,悉令赴關,悅躡其后,歡邀其前,首尾受敵,其勢危矣。”
    709

    深惡痛詆

    成語拼音:
    shēn wù tòng dǐ
    成語解釋:
    深:很,十分;惡:厭惡;詆:詆毀。指對某人或某事物極端厭惡痛恨
    成語出處:
    郭沫若《沸羹集·今日新文字運動所應取的路向》:“我們對于舊文字,應該不要那么時髦地一概的深惡痛詆。”
    710

    斯文委地

    成語拼音:
    sī wén wěi dì
    成語解釋:
    斯文:指文人或儒者。指文化或文人不受尊重或文人自甘墮落
    成語出處:
    宋·胡仔《苕溪漁隱叢話前集·杜少陵》:“由杜子美以來,四百余年,斯文委地,文章之士,隨世所能,杰出時輩,未有升子美之堂者。”
    711

    死無葬身之地

    成語拼音:
    sǐ wú zàng shēn zhī dì
    成語解釋:
    死了沒有地方埋葬。形容死的結局很悲慘。
    成語出處:
    元 紀君祥《趙氏孤兒》楔子:“天那,可憐害俺一家,死無葬身之地也。”
    712

    死心搭地

    成語拼音:
    sǐ xīn dā dì
    成語解釋:
    見“死心塌地”。
    成語出處:
    元·馬致遠《青衫淚》第三折:“是他拂茶青山沽酒旗,伴著我死心搭地。”
    713

    伺瑕抵隙

    成語拼音:
    sì xiá dǐ xì
    成語解釋:
    指尋釁生事。同“伺瑕導蠙”。
    成語出處:
    孫中山《自傳》:“習于舊污者,視民主政治為仇讎,伺瑕抵隙,思中傷之為快。”
    714

    死心落地

    成語拼音:
    sǐ xīn luò dì
    成語解釋:
    猶死心塌地。
    成語出處:
    清·文康《兒女英雄傳》第十回:“安公子這幾個頭,真是磕了個死心落地的。”
    715

    書香門第

    成語拼音:
    shū xiāng mén dì
    成語解釋:
    書香:指上輩有讀書人的家庭。指世代都是讀書人的家庭。
    成語出處:
    清 文康《兒女英雄傳》第40回:“如今眼看書香門第是接下去了,衣飯生涯是靠得住了,他那個兒子只按部就班的也就作到公卿。”
    716

    死心塌地

    成語拼音:
    sǐ xīn tā dì
    成語解釋:
    死心:不變心;塌地:指心里塌實。原指心里塌實;不再做別的打算。現形容主意已定;決不改變或心甘情愿。
    成語出處:
    元 喬孟符《鴛鴦被》第四折:“這洛陽城劉員外,他是個有錢賊,只要你還了時,方才死心塌地。”
    717

    死心踏地

    成語拼音:
    sǐ xīn tà dì
    成語解釋:
    見“死心塌地”。
    成語出處:
    老舍《駱駝祥子》:“要不這么冤你一下,你怎么會死心踏地的點頭呢?”
    718

    所向無敵

    成語拼音:
    suǒ xiàng wú dí
    成語解釋:
    沒有能敵得住的對手。指誰也抵擋不住。多形容軍威極壯;銳不可當。
    成語出處:
    三國 蜀 諸葛亮《心書》:“善將者,因天之時,就地之勢,依人之利,則所向無敵,所擊者萬全矣。”
    719

    山搖地動

    成語拼音:
    shān yáo dì dòng
    成語解釋:
    山和地都在動搖。形容聲勢或力量的巨大。
    成語出處:
    《宋書 五行志五》:“大明六年七月甲申,地震,有聲自河北來,魯郡山搖地動。”
    720

    樹元立嫡

    成語拼音:
    shù yuán lì dí
    成語解釋:
    謂立嫡長子為儲君。
    成語出處:
    南朝·梁·沈約《立太子恩詔》:“王公卿士,咸以為樹元立嫡,有邦所先,守器傳統,于斯為重。”
    * di成語,di的成語,帶di的成語。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