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di的成語 (1070個)

    681

    三皇五帝

    成語拼音:
    sān huáng wǔ dì
    成語解釋:
    我們古代傳說中的遠古帝王。三皇指燧人、伏羲、神農;五帝指黃帝、顓頊、帝嚳、唐堯、虞舜。
    成語出處:
    先秦 莊周《莊子 天運》:“故夫三皇五帝之禮法度,不矜于同而預于治。”
    682

    四海之內皆兄弟

    成語拼音:
    sì hǎi zhī nèi jiē xiōng dì
    成語解釋:
    世界各國的人民都象兄弟一樣。“四海”指天下,全國。表示天下的人都像兄弟一樣。
    成語出處:
    先秦 孔子《論語 顏淵》:“君子敬而無失,與人恭而有禮,四海之內皆兄弟也!君子何患乎無兄弟也。”
    683

    勢均力敵

    成語拼音:
    shì jūn lì dí
    成語解釋:
    敵:相當。雙方力量相等。
    成語出處:
    晉 袁宏《后漢紀 獻帝紀》:“無他遠略,又勢均力敵,內難必作,吾乘其弊,事可圖也。”
    684

    勢鈞力敵

    成語拼音:
    shì jūn lì dí
    成語解釋:
    見“勢均力敵”。
    成語出處:
    《宋史·蘇轍傳》:“及勢鈞力敵,則傾陷安石,甚于仇讎,世尤惡之。”
    685

    矢口抵賴

    成語拼音:
    shǐ kǒu dǐ lài
    成語解釋:
    一口咬定,死不承認。
    成語出處:
    葉兆言《花煞》第一卷第一章:“裕順嚇了一跳,連忙矢口抵賴,咬定絕無此事。”
    686

    生靈涂地

    成語拼音:
    shēng líng tú dì
    成語解釋:
    生靈:百姓;涂:泥沼。人民陷在泥塘和火坑里。形容人民處于極端困苦的境地。
    成語出處:
    宋 邵伯溫《聞見前錄》:“自唐季以來數十年間,帝王凡易十姓,兵革不息,生靈涂地。”
    687

    四面受敵

    成語拼音:
    sì miàn shòu dí
    成語解釋:
    各個方面受到敵對勢力的威脅或攻擊。
    成語出處:
    春秋·齊·管仲《管子·國蓄》:“四面受敵,謂之衢處之國。”
    688

    書囊無底

    成語拼音:
    shū náng wú dǐ
    成語解釋:
    謂古今書籍不可勝數。
    成語出處:
    宋·黃庭堅《送王郎》詩:“連床夜語雞戒曉,書囊無底談未了。”
    689

    三拳不敵四手

    成語拼音:
    sān quán bù dí sì shǒu
    成語解釋:
    比喻人少的敵不過人多的。
    成語出處:
    馬烽《呂梁英雄傳》第29回:“人家人多勢眾,有洋槍洋炮,就憑你們這幾個民兵還能頂住?三拳敵不過四手呀!”
    690

    雙拳不敵四手

    成語拼音:
    shuāng quán bù dí sì shǒu
    成語解釋:
    一個人打不過眾人。指寡不敵眾
    成語出處:
    明·馮夢龍《醒世恒言》第29卷:“常言道,雙拳不敵四手。”
    691

    深情底理

    成語拼音:
    shēn qíng dǐ lǐ
    成語解釋:
    事情的內里真情與根由。
    成語出處:
    清·曹雪芹《紅樓夢》第67回:“內中深情底理,奴才不知道,不敢妄回。”
    692

    設身處地

    成語拼音:
    shè shēn chǔ dì
    成語解釋:
    設:假設;處:設想自己處在別人的那種境地。指替別人的處境著想。
    成語出處:
    宋 朱熹《禮記 中庸》注:“體謂設以身處其地而察其心也。”
    693

    私淑弟子

    成語拼音:
    sī shū dì zǐ
    成語解釋:
    私:私下;淑:善。對自己所敬仰而不能從學的前輩的自稱。
    成語出處:
    《孟子·離婁下》:“予未得為孔子徒也,予私淑諸人也。”
    694

    隨時隨地

    成語拼音:
    suí shí suí dì
    成語解釋:
    ①謂依照當時當地情形;在不同的時間、地點。②任何時間、地點;時時處處。
    成語出處:
    清·周中孚《鄭堂札記》卷一:“游山詩有時地之異宜,隨時隨地,設色布景,否者皆陳言也。”
    695

    身首異地

    成語拼音:
    shēn shǒu yì dì
    成語解釋:
    見“身首異處”。
    成語出處:
    《天安門詩抄·警告丑類》:“丑類敢越雷池,小心身首異地。”
    696

    首善之地

    成語拼音:
    shǒu shàn zhī dì
    成語解釋:
    ①指首都。②最好的地方。
    成語出處:
    《漢書·儒林傳序》:“故教化之行也,建首善,自京師始。”
    697

    掃田刮地

    成語拼音:
    sǎo tián guā dì
    成語解釋:
    掃:清除;刮:用鋒刃手削。指干零雜農活
    成語出處:
    元·秦簡夫《東堂老》第三折:“我寧可與你家擔水運漿,掃田刮地,做個傭工。”
    698

    梭天摸地

    成語拼音:
    suō tiān mō dì
    成語解釋:
    指上竄下跳。比喻到處逃竄。
    成語出處:
    《醒世姻緣傳》第七六回:“素姐忘記了是猴,只道當真成了自己的老公,朝鞭暮撲,打得個猴精梭天摸地的著極。”
    699

    上天入地

    成語拼音:
    shàng tiān rù dì
    成語解釋:
    ①升上天空,鉆入地下。形容神通廣大。②比喻為實現某種目的而四處奔走。
    成語出處:
    唐·李復言《續玄怪錄·盧仆射從史》:“吾已得煉形之術也,其術自無形成而煉成三尺之形,則上天入地,乘云駕鶴,千變萬化,無不可也。”
    700

    升天入地

    成語拼音:
    shēng tiān rù dì
    成語解釋:
    升:上升。上到天上,鉆入地下
    成語出處:
    唐·白居易《長恨歌》:“排空馭氣奔如電,升天入地求之遍。”
    * di成語,di的成語,帶di的成語。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