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dan的成語 (546個)

    421

    恬淡無欲

    成語拼音:
    tián dàn wú yù
    成語解釋:
    心境清靜淡泊,沒有世俗的欲望。
    成語出處:
    漢 王充《論衡 道虛》:“世或以老子之道為可以度世,恬淡無欲,養精愛氣。”
    422

    吐肝露膽

    成語拼音:
    tǔ gān lù dǎn
    成語解釋:
    喻赤誠相待,說出心里話。
    成語出處:
    明·李贄《復京中友朋》:“我既真切向道,彼決無有厭惡之理……決無不吐肝露膽與我共證明之意。”
    423

    替古人耽憂

    成語拼音:
    tì gǔ rén dān yōu
    成語解釋:
    指不必要的憂慮。
    成語出處:
    明·吳承恩《西游記》第78回:“他傷的是他的子民,與你何干!且來寬衣服睡覺,莫替古人耽憂。”
    424

    替古人擔憂

    成語拼音:
    tì gǔ rén dān yōu
    成語解釋:
    為古人所遇到的困難、危險擔憂、發愁。比喻不必要的擔心和憂愁。
    成語出處:
    明 蘭陵笑笑生《金瓶梅詞話》第二十回:“我不信,打談的吊眼淚,替古人耽憂,這些都是虛,他若唱的我眼淚出來,我才算他好戲子。”
    425

    脫手彈丸

    成語拼音:
    tuō shǒu dàn wán
    成語解釋:
    南朝梁沈約曾用謝朓“好詩圓美流轉如彈丸”的話,來評王筠的詩,見《南史·王筠傳》。后因以“脫手彈丸”形容詩作圓轉流暢。
    成語出處:
    南朝梁沈約曾用謝朓“好詩圓美流轉如彈丸”的話,來評王筠的詩,見《南史·王筠傳》。
    426

    通宵徹旦

    成語拼音:
    tōng xiāo chè dàn
    成語解釋:
    見“通宵徹晝”。
    成語出處:
    《九尾魚》第169回:“秋谷知道自己寒熱來得厲害的時候,他們兩人都是通宵徹旦的伏侍,心上十分感激。”
    427

    提心吊膽

    成語拼音:
    tí xīn diào dǎn
    成語解釋:
    吊:懸著;不塌實。心和膽好像懸起來;不塌實。形容十分擔心或害怕。
    成語出處:
    明 吳承恩《西游記》第17回:“眾僧聞得此言,一個個提心吊膽,告天許愿。”
    428

    通宵達旦

    成語拼音:
    tōng xiāo dá dàn
    成語解釋:
    整整一夜到天亮。通宵:整夜;達:到;旦:天亮。
    成語出處:
    明 馮夢龍《醒世恒言 獨孤生歸途鬧夢》:“獅蠻社火,鼓樂笙簫,通宵達旦。”
    429

    同心共膽

    成語拼音:
    tóng xīn gòng dǎn
    成語解釋:
    亦作“同心合膽”。心志一致。
    成語出處:
    南朝·宋·范曄《后漢書·鄭太傳》:“不肯同心共膽,與齊進退。”
    430

    同心合膽

    成語拼音:
    tóng xīn hé dǎn
    成語解釋:
    見“同心共膽”。
    成語出處:
    明·羅貫中《三國演義》第八十八回:“若丞相肯放回去,就當招安本部人馬,同心合膽,方可歸順。’”
    431

    銅心鐵膽

    成語拼音:
    tóng xīn tiě dǎn
    成語解釋:
    形容人的意志堅定。
    成語出處:
    明·賈仲名《蕭淑蘭》第二折:“秀才每自古眼睛饞,不似這里忒銅心鐵膽。”
    432

    吐心吐膽

    成語拼音:
    tǔ xīn tǔ dǎn
    成語解釋:
    同“吐肝露膽”。
    成語出處:
    宋·朱熹《答劉季章書》:“日用之間,應事接物,直是判斷得直截分明,而推以及人,吐心吐膽,亦只如此,更無回互。”
    433

    天有不測風云,人有旦夕禍福

    成語拼音:
    tiān yǒu bù cè fēng yún,dì yǒu dàn xī huò fú
    成語解釋:
    不測:料想不到。比喻有些災禍的發生,事先是無法預料的。
    成語出處:
    元·無名氏《合同文字》第四折:“天有不測風云,人有旦夕禍福,那廝恰才無病。怎生下在牢里便有病?張千,你再去看來。”
    434

    糖衣炮彈

    成語拼音:
    táng yī pào dàn
    成語解釋:
    用糖衣裹著的炮彈。比喻反動派用腐蝕、拉攏、誘惑等手段向無產階級進攻或進行顛覆活動。
    成語出處:
    陳登科《風雷》第一部第49章:“不要中了敵人的糖衣炮彈,被人家拉過去。”
    435

    枉擔虛名

    成語拼音:
    wǎng dān xū míng
    成語解釋:
    枉:徒然。白白占有名位,形同虛設;空有其名并無實際內容
    成語出處:
    清·夏敬渠《野叟曝言》:“現在這兩位姨娘,也是枉擔虛名的。”
    436

    聞風破膽

    成語拼音:
    wén fēng pò dǎn
    成語解釋:
    聽到一點風聲就嚇破了膽。形容對某種力量的極度惶恐。
    成語出處:
    唐·李德裕《授張仲武東面招撫回鶻使制》:“故能望影揣情,已深致虜之術;豈止聞風破膽,益堅慕義之心。”
    437

    聞風喪膽

    成語拼音:
    wén fēng sàng dǎn
    成語解釋:
    聽到一些風聲就嚇破了膽。形容極度恐懼。喪膽:嚇破膽。
    成語出處:
    唐 李德裕《授張仲武東面招撫回鶻使制》:“故能望影揣情,已探致虜之術;豈止聞風破膽,益堅慕義之心。”
    438

    王貢彈冠

    成語拼音:
    wáng gòng dàn guàn
    成語解釋:
    王:漢代王吉字子陽。貢:即貢禹。彈冠:拂去冠上的塵埃,喻將出來作官。比喻好朋友進退相隨,取舍一致。也指一人得官,同類相慶。亦作“王陽在位,貢公彈冠”。
    成語出處:
    東漢·班固《漢書·蕭育傳》:“少與陣咸,朱博為友,著聞當世,往者有王陽、貢公,故長安語曰‘蕭、朱結綬,王、貢彈冠’,言其相薦達也。”
    439

    亡魂喪膽

    成語拼音:
    wáng hún sàng dǎn
    成語解釋:
    形容驚慌恐懼到極點。
    成語出處:
    明 無名氏《破天陣》:“殺匈奴亡魂喪膽,保家邦萬載咸寧。”
    440

    聞名喪膽

    成語拼音:
    wén míng sàng dǎn
    成語解釋:
    聽見名字就嚇破了膽。形容威名很大,使人聽到即甚為恐懼。
    成語出處:
    清·姜振名《永慶升平前傳》第八回:“遂在陜西地面三載,綠林賊人聞名喪膽,江湖盜寇望影皆驚。”
    * dan成語,dan的成語,帶dan的成語。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