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dan的成語 (546個)

    401

    攄肝瀝膽

    成語拼音:
    shū gān lì dǎn
    成語解釋:
    同“披肝瀝膽”。
    成語出處:
    元·揭傒斯《與蕭維斗書》:“竊為公計,莫若攄肝瀝膽,激昂慷慨,極論天下之賢士,求當今政令之得失。”
    402

    輸肝剖膽

    成語拼音:
    shū gān pōu dǎn
    成語解釋:
    比喻對人極為忠誠。
    成語出處:
    唐·李白《行路難》:“君不見昔時燕家重郭隗,擁篲折腰無嫌猜,劇辛,樂毅感恩分,輸肝剖膽效英才。”
    403

    輸肝寫膽

    成語拼音:
    shū gān xiě dǎn
    成語解釋:
    見“輸肝剖膽”。
    成語出處:
    唐·白居易《杭州刺史謝上表》:“當陛下旰食宵衣之日,是微臣輸肝寫膽之時。”
    404

    失魂喪膽

    成語拼音:
    shī hún sàng dǎn
    成語解釋:
    形容極度恐慌。
    成語出處:
    巴金《生活在英雄們的中間》:“他那四方臉、紫紅臉膛、寬肩膀、魁梧身材的雄姿和他那吞日月、貫長虹的英雄氣概,使得那一群脫離了大隊的英國皇家軍失魂喪膽。”
    405

    殺雞取蛋

    成語拼音:
    shā jī qǔ dàn
    成語解釋:
    比喻貪圖眼前微小的好處而損害長久的利益。亦作“殺雞取卵”。
    成語出處:
    李云德《沸騰的群山》:“日本人為了掠奪富礦,采用殺雞取蛋的辦法,到處亂采亂掘。”
    406

    色厲膽薄

    成語拼音:
    sè lì dǎn bó
    成語解釋:
    色:神色。厲:嚴厲、兇猛。薄:脆弱。外表強硬而內心怯懦。
    成語出處:
    明 羅貫中《三國演義》第二十一回:“袁紹色厲膽薄,好謀無斷;干大事而惜身,見小利而忘命:非英雄也。”
    407

    受怕擔驚

    成語拼音:
    shòu pà dān jīng
    成語解釋:
    驚:驚恐。擔受驚恐害怕。形容十分擔心或害怕
    成語出處:
    元·王實甫《西廂記》第三本第三折:“恁的般受怕擔驚,又不圖甚浪酒閑茶。”
    408

    十世單傳

    成語拼音:
    shí shì dān chuán
    成語解釋:
    連續十代獨子相傳。形容極其寶貴。
    成語出處:
    魯迅《吶喊·藥》:“他的精神,現在只在一個包上,仿佛抱著一個十世單傳的嬰兒,別的事情,都已置之度外了。”
    409

    神喪膽落

    成語拼音:
    shén sàng dǎn luò
    成語解釋:
    形容心神極為驚恐不安。
    成語出處:
    清·譚嗣同《思緯氤氳臺短書——報貝元徽》:“向之主戰者,乃始目瞪舌撟,神喪膽落,不敢出一語。”
    410

    疏水簞瓢

    成語拼音:
    shū shuǐ dān piáo
    成語解釋:
    疏水:粗糙的飲食;簞瓢:簡陋的食具。指生活清貧。比喻安貧樂道
    成語出處:
    春秋·魯·孔丘《論語·述而》:“飯疏食飲水,曲肱而枕之,樂亦在其中矣。”春秋·魯·孔丘《論語·雍也》:“一簞食,一瓢飲,在陋巷。”
    411

    肆無忌憚

    成語拼音:
    sì wú jì dàn
    成語解釋:
    肆:放肆;任意而行;忌憚:懼怕;畏懼。任意妄為;一點顧忌、畏懼也沒有。
    成語出處:
    西漢 戴圣《禮記 中庸》:“小人之中庸也;小人而無忌憚也。” 宋 朱熹注:“小人不知有此,則肆欲妄行,而無所忌憚矣。”
    412

    說咸道淡

    成語拼音:
    shuō xián dào dàn
    成語解釋:
    成語出處:
    413

    碎心裂膽

    成語拼音:
    suì xīn liè dǎn
    成語解釋:
    形容異常恐懼。
    成語出處:
    《四游記·蕭后呂客談兵》:“仗臣平生所學,排上南天七十二陣,宋之君臣,必茫然莫知,將碎心裂膽,無計所出矣。”
    414

    夙興昧旦

    成語拼音:
    sù xīng mèi dàn
    成語解釋:
    黎明即起。形容勤奮。
    成語出處:
    《魏書·高祖紀》:“朕永鑒四方,求民不瘼,夙興昧旦,至于憂勤。”
    415

    聲希味淡

    成語拼音:
    shēng xī wèi dàn
    成語解釋:
    指平淡無奇,沒有什么名聲。有曲高和寡,不為人知之意。
    成語出處:
    清 蔣士銓《空谷香 哄箋》:“人間聲希味淡半世間,分明喚我返白雪。”
    416

    肆言無憚

    成語拼音:
    sì yán wú dàn
    成語解釋:
    憚:怕,畏懼。毫無顧忌地胡說
    成語出處:
    宋·周密《齊東野語》:“子仁蓋女真之能文者,故敢肆言無憚如此。”
    417

    偷安旦夕

    成語拼音:
    tōu ān dàn xī
    成語解釋:
    偷安:茍且求安;旦夕:早晚,形容時間短。只圖眼前的一時安逸。
    成語出處:
    三國魏·鐘會《移蜀將吏士檄》:“若偷安旦夕,迷而不反,大兵一發,玉石俱碎。”
    418

    恬淡寡欲

    成語拼音:
    tian dan gua yu
    成語解釋:
    清靜淡泊,很少欲望。指不追名遂利。
    成語出處:
    三國·魏·曹丕《與吳質書》:“而偉長獨懷文抱質,恬然寡欲,有箕山之志,可謂彬彬君子者矣。”
    419

    吐膽傾心

    成語拼音:
    tǔ dǎn qīng xīn
    成語解釋:
    比喻痛快地說出了心里話。
    成語出處:
    《京本通俗小說 馮玉梅團圓》:“承信方敢吐膽傾心,告訴道:‘小將建州人,實姓范。’”
    420

    恬淡無為

    成語拼音:
    tián dàn wú wéi
    成語解釋:
    心境清靜自適而無所營求。
    成語出處:
    先秦 莊周《莊子 刻意》:“夫恬淡寂漠,虛無無為,此天地之平,而道德之質也。”
    * dan成語,dan的成語,帶dan的成語。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