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da的成語 (1077個)

    141

    大打出手

    成語拼音:
    dà dǎ chū shǒu
    成語解釋:
    “大打出手”原是戲劇表演的術語;指以一個主要人物為中心;同時與幾個人對打;互相投擲、接踢武器的武打場面。現多形容野蠻地逞兇打人或互相爭斗毆打(大:表示程度、規模之甚)。
    成語出處:
    許滌新《周總理戰斗在重慶》:“國民黨反動派發現了這一情況,氣急敗壞地大打出手,警察、憲兵、便衣、特務,紛紛出動。”
    142

    滴滴答答

    成語拼音:
    dī dī dā dā
    成語解釋:
    重復的滴滴聲或一連串輕快的聲音或拍打
    成語出處:
    張恨水《夜深沉》第19回:“由早上到下午三四點鐘,兀自滴滴答答的在檐瓦上流著下來。”
    143

    大開大合

    成語拼音:
    dà dāi dà hé
    成語解釋:
    形容文思跌蕩,放得開,收得攏。
    成語出處:
    清·趙翼《憂旱》:“今年天作奇文章,大開大合為弛張。”
    144

    鼎鼎大名

    成語拼音:
    dǐng dǐng dà míng
    成語解釋:
    鼎鼎:名聲盛大的樣子。很大的名氣。
    成語出處:
    郭沫若《反正前后》第一篇八:“為我們講經學的一位鼎鼎大名的成都名士,只拿著一本《左傳事緯》照本宣科。”
    145

    大敵當前

    成語拼音:
    dà dí dāng qián
    成語解釋:
    當:面對、正在。強大的敵人就在前面。表示面對危難;處于嚴重的關頭。常用以形容局勢嚴重;不容忽視。
    成語出處:
    南朝 宋 范曄《后漢書 吳漢傳》:“大敵在前,而公傷臥、眾心懼矣。”
    146

    大大方方

    成語拼音:
    dà dà fāng fāng
    成語解釋:
    指人的行為舉止自然不俗氣
    成語出處:
    清·李汝珍《鏡花緣》第14回:“所以他們但凡吃物,不肯大大方方,總是賊頭賊腦,躲躲藏藏,背人而食。”
    147

    大動干戈

    成語拼音:
    dà dòng gān gē
    成語解釋:
    干、戈:古代兩種兵器。原指進行戰爭。現多比喻大張聲勢地行事。
    成語出處:
    先秦 孔子《論語 季氏》:“邦分崩離析,而不能守也;而謀動干戈于邦內。”
    148

    大動肝火

    成語拼音:
    dà dòng gān huǒ
    成語解釋:
    大怒。
    成語出處:
    清·無垢道人《八仙全傳》第一回:“毛虎聽了,不覺大動肝火。”
    149

    大地回春

    成語拼音:
    dà dì huí chūn
    成語解釋:
    指冬去春來,草木萌生,大地上出現一片生機景象。有時亦用比喻形勢好轉。
    成語出處:
    蔡東藩《民國通俗演義》第62回:“陰歷初三立春,當時有大地回春,萬象更新之義。”
    150

    大度豁達

    成語拼音:
    dà dù huò dá
    成語解釋:
    大度:氣量大;豁達:開朗。形容人寬宏開通,有度量,能容人
    成語出處:
    清·許奉恩《里乘》第五卷:“公大度豁達,殊不介意。”
    151

    打道回府

    成語拼音:
    dǎ dào huí fǔ
    成語解釋:
    指回家
    成語出處:
    徐貴祥《歷史的天空》第12章:“將大卸幾塊的槍炮埋在筐下,上面蓋上蓑衣,興高采烈地打道回府。”
    152

    大膽海口

    成語拼音:
    dà dǎn hǎi kǒu
    成語解釋:
    膽:膽量;海口:說大話。大著膽子夸海口
    成語出處:
    明·吳承恩《西游記》第89回:“況孤在此城,今已五代,不是大膽海口,孤也頗有個賢名在外。”
    153

    打得火熱

    成語拼音:
    dǎ dé huǒ rè
    成語解釋:
    形容十分親密。
    成語出處:
    明·施耐庵《水滸傳》第64回:“原來安道全新和建康府一個煙花娼妓,喚做李巧奴,時常往來,正是打得火熱。”
    154

    大刀闊斧

    成語拼音:
    dà dāo kuò fǔ
    成語解釋:
    大刀和闊斧都是古代的武器。原來形容軍隊聲勢浩大;殺氣騰騰;充滿戰斗氣氛。現比喻辦事果斷而有魄力。
    成語出處:
    明 施耐庵《水滸傳》第47回:“搖旗吶喊,擂鼓鳴鑼,大刀闊斧,殺奔祝家莊來。”
    155

    大大咧咧

    成語拼音:
    dà dà liē liē
    成語解釋:
    形容待人處事隨隨便便,滿不在乎。
    成語出處:
    清·石玉昆《小五義》第103回:“忽見由南往北來了數十頭牛,大大咧咧地趕著牛,牛上騎著三個小孩子。”
    156

    大大落落

    成語拼音:
    dà dà luò luò
    成語解釋:
    形容態度大方。亦形容隨隨便便,滿不在乎。
    成語出處:
    李準《兩代人》:“不能大大落落的,一定得認真負責,多向支部匯報,爭取幫助。”
    157

    打當面鼓

    成語拼音:
    dǎ dāng miàn gǔ
    成語解釋:
    比喻有話當面說,不背后議論
    成語出處:
    羅旋《南國峰煙》:“你怎么想就怎么說,噼哩啪拉,把什么都擺出來,打當面鼓,不敲背后鑼,我就是喜歡這樣的同志。”
    158

    道大莫容

    成語拼音:
    dào dà mò róng
    成語解釋:
    原指孔子之道精深博大,所以天下容納不了他。后用以正確的道理不為世間所接受。
    成語出處:
    《史記·孔子世家》:“夫子之道,至大也,故天下莫能容夫子。”
    159

    戴大帽子

    成語拼音:
    dài dà mào zǐ
    成語解釋:
    比喻給人加上夸大了的罪名
    成語出處:
    清·李寶嘉《官場現形記》第18回:“中丞穿的是件接衫,也沒有戴大帽子。”
    160

    打打鬧鬧

    成語拼音:
    dǎ dǎ nào nào
    成語解釋:
    指喧嚷地爭吵和打架或用語言和行動來開玩笑
    成語出處:
    路遙《平凡的世界》第一卷第九章:“另外人家的婦女就不受這種約束了,說說笑笑,打打鬧鬧,跟趕集上會一般。”
    * da成語,da的成語,帶da的成語。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