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cuo的成語 (157個)

    121

    他山攻錯

    成語拼音:
    tā shān gōng cuò
    成語解釋:
    比喻拿別人的長處,補救自己的短處。
    成語出處:
    《詩經·小雅·鶴鳴》:“他山之石,可以為錯。”
    122

    無地自厝

    成語拼音:
    wú dì zì cuò
    成語解釋:
    猶無地自容。
    成語出處:
    晉·陳壽《三國志·魏志·管寧傳》:“夙宵戰怖,無地自厝。”
    123

    五方雜厝

    成語拼音:
    wǔ fāng zá cuò
    成語解釋:
    謂各地方的人雜居一處。形容居民復雜。
    成語出處:
    東漢·班固《漢書·地理志》:“是故五方雜厝,風俗不純。”
    124

    無所措手

    成語拼音:
    wú suǒ cuò shǒu
    成語解釋:
    見“無所錯手足”。
    成語出處:
    《宋史·韓琦傳》:“迨置市易務,而小商細民,無所措手。”
    125

    無所措手足

    成語拼音:
    wú suǒ cuò shǒu zú
    成語解釋:
    手腳沒有地方放。形容沒有辦法,不知如何是好。
    成語出處:
    先秦 孔子《論語 子路》:“刑罰不中,則民無所錯手足矣。”
    126

    無所錯手足

    成語拼音:
    wú suǒ cuò shǒu zú
    成語解釋:
    不知如何安放手足。形容沒有辦法,不知如何是好。
    成語出處:
    春秋·魯·孔丘《論語·子路》:“刑罰不中,則民無所錯手足矣。”
    127

    未知所措

    成語拼音:
    wèi zhī suǒ cuò
    成語解釋:
    措:安置,處理。不知道怎么辦才好。形容處境為難或心神慌亂
    成語出處:
    春秋·魯·孔丘《論語·子路》:“刑罰不中,則民無所措手足。”
    128

    罔知所措

    成語拼音:
    wǎng zhī suǒ cuò
    成語解釋:
    罔:不。知:知道。措:安置、處置。不知道怎幺處理好。多指對突然發生的情況無法應付。亦作“罔知所厝”。
    成語出處:
    唐·白行簡《李娃傳》:“生惶惑發狂,罔知所措。”
    129

    刑措不用

    成語拼音:
    xíng cuò bù yòng
    成語解釋:
    措:設置,設施。刑法放置起來而不用。形容政治清平。
    成語出處:
    戰國·趙·荀況《荀子·議兵》:“威厲而不試,刑錯而不用。”
    130

    獻酬交錯

    成語拼音:
    xiàn chóu jiāo cuò
    成語解釋:
    獻:敬酒;酬:勸酒。主客敬酒交互錯雜。形容歡聚暢飲的情景
    成語出處:
    《詩經·小雅·楚茨》:“為豆孔庶,為賓為客。獻酬交錯,禮儀卒度,笑語卒獲。”
    131

    陷堅挫銳

    成語拼音:
    xiàn jiān cuò ruì
    成語解釋:
    陷堅:攻破敵陣;挫銳:挫敗敵人銳氣。攻陷敵陣,挫敵銳氣
    成語出處:
    西漢·司馬遷《史記·魏其武安侯列傳》:“灌孟年老,潁陰侯強請之,郁郁不得意,故常陷堅,遂死吳軍中。”
    132

    相切相磋

    成語拼音:
    xiāng qiē xiāng cuō
    成語解釋:
    相互研討。
    成語出處:
    春秋·齊·管仲《管子·弟子職》:“先生既息,各就其友,相切相磋,各長其儀。”
    133

    心如刀銼

    成語拼音:
    xīn rú dāo cuò
    成語解釋:
    猶心如刀割。內心痛苦得象刀割一樣。
    成語出處:
    元 周文質《蝶戀花 悟迷》曲:“病魔,心如刀銼,對青銅知鬢皤。”
    134

    薰蕕錯雜

    成語拼音:
    xūn yóu cuò zá
    成語解釋:
    薰:香草,比喻善類;蕕:臭草,比喻惡類;錯:雜錯。把香草和臭草夾雜在一起。比喻善惡好壞混雜不分
    成語出處:
    五代·王定保《唐摭言》第一卷:“玉石不分,薰蕕錯雜。”
    135

    一差半錯

    成語拼音:
    yī chà bàn cuò
    成語解釋:
    變故,差錯。
    成語出處:
    明·蘭陵笑笑生《金瓶梅詞話》第七十二回:“就是桂姐有些一差半錯,不干小的事。”
    136

    一差二錯

    成語拼音:
    yī chà èr cuò
    成語解釋:
    可能發生的意外或差錯。
    成語出處:
    清 曹雪芹《紅樓夢》第117回:“孩子也大了,倘或你父親有個一差二錯,又耽擱住了,或者有個門當戶對的來說親。”
    137

    陰差陽錯

    成語拼音:
    yīn chā yáng cuò
    成語解釋:
    比喻由于偶然的因素而造成了差錯。
    成語出處:
    清 曾樸《孽海花》第34回:“真是談督的官運亨通,陰差陽錯里倒被他糊里糊涂的撲滅了。”
    138

    陰錯陽差

    成語拼音:
    yīn cuò yáng chā
    成語解釋:
    原為陰陽家術語;指把陰和陽搞錯了。現比喻各種偶然的因素湊在一起而造成差錯。
    成語出處:
    明 阮大鋮《燕子箋 轟報》:“攤開紙條,把解狀元怎陰錯陽差報。”
    139

    言差語錯

    成語拼音:
    yán chā yǔ cuò
    成語解釋:
    言語沖撞或口舌之爭
    成語出處:
    清·西周生《醒世姻緣傳》第91回:“二則與狄希陳朝夕坐在船上,相廝相守,易于言差語錯,動輒將狄希陳打罵。”
    140

    冤假錯案

    成語拼音:
    yuān jiǎ cuò àn
    成語解釋:
    冤案、假案、錯案的合稱
    成語出處:
    冰心《痛悼胡耀邦同志》:“他狠抓落實知識分子的冤假錯案的政策。”
    * cuo成語,cuo的成語,帶cuo的成語。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