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u的成語 (860個)
-
141
觸景傷情
- 成語拼音:
- chù jǐng shāng qíng
- 成語解釋:
- 看到眼前景象而引起傷感之情
- 成語出處:
- 明 凌濛初《初刻拍案驚奇》第25卷:“司戶自此赴任襄陽,一路上鳥啼花落,觸景傷情,只是想著盼奴。”
-
142
觸景生情
- 成語拼音:
- chù jǐng shēng qíng
- 成語解釋:
- 觸:接觸;情:感情。接觸眼前景物而激起情緒波動。也作“見景生情”。
- 成語出處:
- 清 趙翼《毆北詩話 白香山詩》:“坦易者多觸景生情,因事起意,眼前景、口頭語,自能沁人心脾,耐人咀嚼。”
-
143
觸景傷心
- 成語拼音:
- chù jǐng shāng xīn
- 成語解釋:
- 見“觸景傷情”。
- 成語出處:
- 《吳歌甲集·茅舍蕭蕭傍竹籬》:“茅舍蕭蕭傍竹籬,西風慘淡雨霏霏,其時黃菊花初放,觸景傷心最慘凄。”
-
144
巢居穴處
- 成語拼音:
- cháo jū xué chǔ
- 成語解釋:
- 棲身于樹上或巖洞里。指人類未有房屋前的生活狀況。
- 成語出處:
- 北魏 盧元明《劇鼠賦》:“跖實排虛,巢居穴處,惟飲噬于山澤。”
-
145
處靜息跡
- 成語拼音:
- chǔ jìng xī jì
- 成語解釋:
- 息:停止;跡:足跡。靜處不動就不會留下痕跡。引申為要想人不知,除非己莫為
- 成語出處:
- 戰國·宋·莊周《莊子·漁父》:“不知處陰以休影,處靜以息跡,愚亦甚矣。”
-
146
杵臼之交
- 成語拼音:
- chǔ jiù zhī jiāo
- 成語解釋:
- 杵:舂米的木棒;臼:石臼。比喻交朋友不計較貧富和身分。
- 成語出處:
- 南朝 宋 范曄《后漢書 吳祐傳》:“公沙穆來游太學,無資糧,乃變服客傭,為祐賃舂。祐與語大驚,遂共定交于杵臼之間。”
-
147
出疆載質
- 成語拼音:
- chū jiāng zài zhì
- 成語解釋:
- 疆:邊疆;質:同“贄”,古代初次見面的禮物。指帶著見面禮到國外去。比喻出賣民族利益,投靠外國
- 成語出處:
- 戰國·鄒·孟軻《孟子·滕文公》:“孔子三月無君,則皇皇如也,出疆必載質。”
-
148
出口成章
- 成語拼音:
- chū kǒu chéng zhāng
- 成語解釋:
- 章:篇章。話出口就能成文章。形容口才好或文思敏捷。也作“出言有章”、“脫口成章”、“出言成章”。
- 成語出處:
- 西漢 司馬遷《史記 滑稽列傳褚少孫論》引北魏 崔浩曰:“言出口成章,詞不窮竭,若滑稽之吐酒。”
-
149
沖口而出
- 成語拼音:
- chōng kǒu ér chū
- 成語解釋:
- 不加思索;隨口說出。多指說話失于檢點。
- 成語出處:
- 宋 蘇軾《跋歐陽公書》:“此數十紙,皆文忠公沖口而出,縱手而成,初不加意者也。”
-
150
財匱力絀
- 成語拼音:
- cái kuì lì chù
- 成語解釋:
- 指錢財缺乏,力量不足。
- 成語出處:
- 《明史 趙炳然傳》:“浙罹兵燹久,又當宗憲汰侈后,財匱力絀。”
-
151
出口入耳
- 成語拼音:
- chū kǒu rù ěr
- 成語解釋:
- 指品德、才能超出同類之上。
- 成語出處:
- 左丘明《左傳 昭公二十年》:“王曰:‘言出于余口,入于爾耳,誰告建也?’”
-
152
出口傷人
- 成語拼音:
- chū kǒu shāng rén
- 成語解釋:
- 指用惡言惡語辱罵別人。
- 成語出處:
- 明 許仲琳《封神演義》:“趙公明大怒:‘好妖道!焉敢如此出口傷人,欺吾太甚!”
-
153
出類拔萃
- 成語拼音:
- chū lèi bá cuì
- 成語解釋:
- 出:超過;類:同類;拔:超出;萃:草叢生的樣子;比喻聚集在一起的人或物。超出那一類;高出那一群。形容人的品德、才能超出同類之上。
- 成語出處:
- 先秦 孟軻《孟子 公孫丑上》:“圣人之于民,亦類也。出于其類,拔乎其萃,自生民以來,未有盛于孔子也。”
-
154
出類拔群
- 成語拼音:
- chū lèi bá qún
- 成語解釋:
- 出:超過;類:同類;拔:超出。指人的品德才能超出同類之上
- 成語出處:
- 《梁書·劉顯傳》:“竊痛友人沛國劉顯,韞櫝藝文,研精覃奧,聰明特達,出類拔群。”
-
155
出力不討好
- 成語拼音:
- chū lì bù tǎo hǎo
- 成語解釋:
- 指白費功夫,沒有取得成效,相反帶來壞的影響
- 成語出處:
- 清·唐蕓洲《七劍十三俠》第161回:“不但出力不討好,而且有性命之憂。”
-
156
出類超群
- 成語拼音:
- chū lèi chāo qún
- 成語解釋:
- 出:超過;類:同類。指人的品德才能超出同類之上
- 成語出處:
- 明·無名氏《誤失金環》第四折:“兩個夫榮妻貴,一雙出類超群。”
-
157
除狼得虎
- 成語拼音:
- chú láng dé hǔ
- 成語解釋:
- 比喻除去一害又來一害。
- 成語出處:
- 《金史·陳規傳》:“近雖遺官謙察,治其奸濫,易其疲軟,然代者亦非選擇,所謂除狼得虎也。”
-
158
觸類而長
- 成語拼音:
- chù lèi ér cháng
- 成語解釋:
- 語本《易·系辭上》:“引而伸之,觸類而長之,天下之能事畢矣。”孔穎達疏:“謂觸逢事類而增長之。”意謂掌握一類事物知識或規律,就能據此而增長同類事物知識。
- 成語出處:
- 語出《易·系辭上》:“引而伸之,觸類而長之,天下之能事畢矣。”孔穎達疏:“謂觸逢事類而增長之。”
-
159
觸類而通
- 成語拼音:
- chù lèi ér tōng
- 成語解釋:
- 見“觸類旁通”。
- 成語出處:
- 《說郛》卷七七引宋·李之彥《東谷所見·壽福德》:“人之念慮一正,則萬善可觸類而通;行一善,則萬善皆萌蘗于此。”
-
160
初露鋒芒
- 成語拼音:
- chū lù fēng máng
- 成語解釋:
- 鋒芒:刀劍的刃口和尖端;多比喻事物的尖利部分;引申為人的棱角和銳氣。比喻剛開始顯露出自己的力量或才能。
- 成語出處:
- 《人民日報》1984.2.25:“舒同的墨海生涯從他十四歲在鄉間初露鋒芒時算起,已有六十五個年頭了。”
* chu成語,chu的成語,帶chu的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