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cheng的成語 (975個)

    801

    胸有成略

    成語拼音:
    xiōng yǒu chéng lüè
    成語解釋:
    指胸有已成的策略。
    成語出處:
    清·周亮工《黃母周宜人七軼序》:“江都天人之學,長沙治安之書,摩切已深,胸有成略,足以應當世之所求。”
    802

    相映成趣

    成語拼音:
    xiāng yìng chéng qù
    成語解釋:
    相映:對照;趣:興味。相互襯托著;顯得很有趣味;很有意思。
    成語出處:
    朱自清《“子夜”》:“寫馮云卿等三人作公債而失敗,那不過點綴點綴,取其與吳趙兩巨頭相映成趣,覺得熱鬧些。”
    803

    胸有成算

    成語拼音:
    xiōng yǒu chéng suàn
    成語解釋:
    猶言胸有成竹。比喻在做事之前已經拿定主意。
    成語出處:
    鄭觀應《盛世危言·商務》:“各口進出貨物盈虛,以及市價漲跌,庶胸有成算,不為租客所欺。”
    804

    襲以成俗

    成語拼音:
    xí yǐ chéng sú
    成語解釋:
    襲:因襲。因襲舊的東西已成習俗
    成語出處:
    清·朱彝尊《曝書亭記·朱右傳》:“世代沿革,襲以成俗,無復古意。”
    805

    相沿成俗

    成語拼音:
    xiāng yán chéng sú
    成語解釋:
    因襲某種做法傳下來,形成風俗習慣。
    成語出處:
    明·馮夢龍《東周列國志》第93回:“又龍舟競渡之戲,亦因拯救屈原而起,至今自楚至吳,相沿成俗。”
    806

    習以成俗

    成語拼音:
    xí yǐ chéng sú
    成語解釋:
    俗:習慣。長期以來就是這樣做,成了習俗。
    成語出處:
    《魏書 高允傳》:“雖條旨久頒,而俗不革變。將由居上者未能悛改,為下者習以成俗,教化陵遲,一至于斯。”
    807

    相沿成習

    成語拼音:
    xiāng yán chéng xí
    成語解釋:
    依照相傳下來的一套慢慢地成了習慣。
    成語出處:
    李國文《冬天里的春天》第一章:“在石湖,若干年來相沿成習,所有的紅白喜事,大小壽慶,逢年過節,請客送禮,少不了一條紅荷包鯉。”
    808

    習以成性

    成語拼音:
    xí yǐ chéng xìng
    成語解釋:
    習:習慣。習慣了就養成了性格
    成語出處:
    《晉書·王導傳》:“習以成性,遷善遠罪而不自知,行成德立。”
    809

    先意承顏

    成語拼音:
    xiān yì chéng yán
    成語解釋:
    同“先意承志”。
    成語出處:
    北齊·顏之推《顏氏家訓·勉學》:“未知養親者,欲其觀古人之先意承顏,怡聲下氣。”
    810

    胸有成竹

    成語拼音:
    xiōng yǒu chéng zhú
    成語解釋:
    原指畫竹子在動筆之前腦子里先有竹子的完整形象。現比喻做事情動手之前心里已有主意;有打算或有把握。成:完全的。
    成語出處:
    宋 蘇軾《文與可畫筼筜谷偃竹記》:“故畫竹,必先得成竹于胸中。”
    811

    先意承指

    成語拼音:
    xiān yì chéng zhǐ
    成語解釋:
    見“先意承志”。
    成語出處:
    晉·葛洪《抱樸子·臣節》:“先意承指者,佞諂之徒也。”
    812

    先意承志

    成語拼音:
    xiān yì chéng zhì
    成語解釋:
    指孝子不等父母開口就能順父母的心意去做。后指揣摸人意,諂媚逢迎。
    成語出處:
    西漢 戴圣《禮記 祭義》:“君子之所為孝者,先意承志,諭父母于道。”
    813

    先意承旨

    成語拼音:
    xiān yì chéng zhǐ
    成語解釋:
    先意:超先想到;承旨:遵從意旨。原指不等父母開口就能迎合父母的心意去做。后指揣摸上級意圖,極力奉承。
    成語出處:
    《韓非子·八奸》:“此人主未命而唯唯,未使而諾諾,先意承旨,觀貌察色,以先主心者也。”《禮記·祭義》:“君子之所為孝者,先意承志,諭父母于道。”
    814

    習與體成

    成語拼音:
    xí yǔ tǐ chéng
    成語解釋:
    習:習慣。長期的習慣將會形成一定的性格
    成語出處:
    《孔叢子·執節》:“作之不變,習與體成,則自然矣。”
    815

    習與性成

    成語拼音:
    xí yǔ xìng chéng
    成語解釋:
    性:性格。長期習慣于怎樣,就會形成怎樣的性格。有習慣成自然的意思。
    成語出處:
    《尚書 太甲上》:“茲乃不義,習與性成。”
    816

    學業有成

    成語拼音:
    xué yè yǒu chéng
    成語解釋:
    學業:學問。學問有所成就
    成語出處:
    明·陶宗儀《輟耕錄·孝感》:“雖夫人喜溢于中,不自知其然而然,亦先生學業有成所致與?”
    817

    希旨承顏

    成語拼音:
    xī zhǐ chéng yán
    成語解釋:
    指言語行動迎合上級的意圖。
    成語出處:
    《孔叢子·抗志》:“希旨容媚,則君親之。”《漢書· 不疑傳》:“聞暴公子威名久矣,今乃承顏接辭。”
    818

    學者如牛毛,成者如麟角

    成語拼音:
    xué zhě rú niú máo,chéng zhě rú lín jiǎo
    成語解釋:
    牛毛:比喻多;麟角:麒麟的角,比喻少。學的人很多,學成的人極少。形容要學業有成極不容易
    成語出處:
    三國·魏·蔣濟《蔣子萬機論》:“學者如牛毛,成者如麟角。”
    819

    夜不成寐

    成語拼音:
    yè bù chéng mèi
    成語解釋:
    寐:睡著。形容因心中有事,晚上怎么也睡不著覺。
    成語出處:
    宋 洪邁《夷堅志 乙志卷八 虔州城樓》:“明日而先公言:‘汝夜何所往?吾聞抱關老卒云,樓故多怪,每夕必出。’予因道昨見者。是日徒于孤獨,竟夜不能寐。”
    820

    援筆成章

    成語拼音:
    yuán bǐ chéng zhāng
    成語解釋:
    援筆:拿起筆來。拿起筆來就寫文章。形容文思敏捷。
    成語出處:
    唐 蔣防《霍小玉傳》:“生素多才思,援筆成章。”
    * cheng成語,cheng的成語,帶cheng的成語。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