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eng的成語 (975個)
-
481
積羞成怒
- 成語拼音:
- jī xiū chéng nù
- 成語解釋:
- 猶惱羞成怒。指羞愧至極,轉生憤怒。
- 成語出處:
- 梁啟超《清議報一百冊祝辭并論報館之責任及本館之經歷》:“既而臣民犯顏,友邦側目,志不得逞,遂乃積羞成怒,大興黨獄。”
-
482
積習成俗
- 成語拼音:
- jī xí chéng sú
- 成語解釋:
- 一種做法反復多次實施就成了習俗。
- 成語出處:
- 晉 申紹《上疏陳時務》:“宰相侯王,迭以侈麗相尚,風靡之化,積習成俗,臥薪之諭,未足甚焉。”
-
483
盡心竭誠
- 成語拼音:
- jìn xīn jié chéng
- 成語解釋:
- 盡心:竭盡心力;竭誠:竭盡忠誠。比喻竭盡心力和誠意
- 成語出處:
- 漢·張禹《奏事》:“以臣下各得盡心竭誠,而事公明。”
-
484
錦繡前程
- 成語拼音:
- jǐn xiù qián chéng
- 成語解釋:
- 錦繡:精美鮮艷的絲織品;前程:前途。形容美好的前途。
- 成語出處:
- 元 賈仲名《對玉梳》第四折:“想著咱錦繡前程,十分恩愛。”
-
485
積憂成疾
- 成語拼音:
- jī yōu chéng jí
- 成語解釋:
- 憂:憂慮。長久憂慮就會得病。
- 成語出處:
- 宋·吳曾《能改齋漫錄·李逢吉裴度諫穆宗》:“崔發驅曳中人,誠大不恭,然其母年八十,自發下獄,積憂成疾,陛下方以孝理天下,所宜矜念。”
-
486
集腋成裘
- 成語拼音:
- jí yè chéng qiú
- 成語解釋:
- 集:聚集;腋:狐腋下的皮毛。狐貍腋下的皮毛雖小;但聚集起來就能制成皮衣。比喻積少成多。
- 成語出處:
- 《慎子 知忠》:“故廊廟之材,蓋非一木之枝也;粹白之裘,蓋非一狐之皮也。”
-
487
急于求成
- 成語拼音:
- jí yú qiú chéng
- 成語解釋:
- 急:急切地。急著要取得成功。
- 成語出處:
- 明 羅貫中《三國演義》第45回:“二都督道:‘急切不得下手!’”
-
488
狡焉思逞
- 成語拼音:
- jiǎo yān sī chěng
- 成語解釋:
- 見“狡焉思啟”。
- 成語出處:
- 康有為《上清帝第二書》:“諸夷以中國之易欺也,法人將問滇桂,英人將問藏粵,俄人將問新疆,德、奧、意、日、葡、荷皆狡焉思逞。”
-
489
期月有成
- 成語拼音:
- jī yuè yǒu chéng
- 成語解釋:
- 期:一整個周期;期月:一整月。一整月就會有成就。形容治理國家或辦某項事情見效迅速
- 成語出處:
- 春秋·魯·孔丘《論語·子路》:“茍有用我者,期月而已可也,三年有成。”
-
490
君子成人之美
- 成語拼音:
- jūn zǐ chéng rén zhī měi
- 成語解釋:
- 君子:指品格高尚的人;成:成全,幫助;美:好事。道德高尚的人成全別人的好事
- 成語出處:
- 春秋·魯·孔丘《論語·顏淵》:“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惡。”
-
491
九轉功成
- 成語拼音:
- jiǔ zhuàn gōng chéng
- 成語解釋:
- 轉:循環變華。原為道家語,指煉得九轉金丹。后常比喻經過長期不懈的艱苦努力而終于獲得成功。
- 成語出處:
- 《抱樸子·金丹》:“其一轉至九轉,遲速各有日數多少,以此知之耳。其轉數少,其藥力不足,故服之用日多得仙遲也;其轉數多藥力成,故服之用日少而提仙速也。”
-
492
價值連城
- 成語拼音:
- jià zhí lián chéng
- 成語解釋:
- 價:價格;連城:連成一片的好多城池。形容物品很珍貴;價值很高。
- 成語出處:
- 西漢 司馬遷《史記 廉頗藺相如列傳》:“趙惠文王時,得楚和氏璧。秦昭王聞之,使人遺趙王書,愿以十五城請易璧。”
-
493
價重連城
- 成語拼音:
- jià zhòng lián chéng
- 成語解釋:
- 價:價格;連城:連成一片的城池。形容物品極為珍貴,價值極高
- 成語出處:
- 唐·韋莊《乞彩箋歌》:“也知價重連城璧,一紙萬金猶不惜。”
-
494
九轉丸成
- 成語拼音:
- jiǔ zhuàn wán chéng
- 成語解釋:
- 轉:循環變化;丸:指金丹。道家語,指煉得九轉金丹。后常比喻經過長期不懈的艱苦努力而終于獲得成功
- 成語出處:
- 晉·葛洪《抱樸子·金丹》:“其一轉至九轉,遲速各有日數多少,以此知之耳。其轉數少,其藥力不足,故服之用日多得仙遲也;其轉數多藥力成,故服之用日少而提仙速也。”
-
495
潰不成軍
- 成語拼音:
- kuì bù chéng jūn
- 成語解釋:
- 潰:散亂。軍隊被打得七零八落;敗得不成樣子。形容軍隊慘敗。
- 成語出處:
- 姚雪垠《李自成》第一卷第八章:“等待著敵人的銳氣開始衰落時,抓住要害猛力擊,就可以把敵人殺得潰不成軍。”
-
496
刻薄成家
- 成語拼音:
- kè bó chéng jiā
- 成語解釋:
- 刻薄:冷酷無情。用殘忍刻薄的手段發家致富
- 成語出處:
- 清·朱柏廬《治家格言》:“刻薄成家,理無久享。”
-
497
看碧成朱
- 成語拼音:
- kàn bì chéng zhū
- 成語解釋:
- 碧:青綠色;朱:大紅色。把綠的看成紅的。形容眼花不辨五色
- 成語出處:
- 宋·辛棄疾《水龍吟·寄題京口范南伯知縣文官花》詞:“倚闌看碧成朱,等閑褪了香袍粉。”
-
498
開誠布公
- 成語拼音:
- kāi chéng bù gōng
- 成語解釋:
- 開誠:敞開胸懷;表示誠意;布公:公正無私地發表自己的見解。指坦白無私、誠懇公正地亮出自己的見解。
- 成語出處:
- 晉 陳壽《三國志 蜀志 諸葛亮評論》:“諸葛亮之為相國也……開誠心,布公道。”
-
499
空城計
- 成語拼音:
- kōng chéng jì
- 成語解釋:
- 指在危急處境下,掩飾空虛,騙過對方的策略。
- 成語出處:
- 明·羅貫中《三國演義》中故事:蜀將馬謖失守街心亭,魏將司馬懿率兵直逼西城,諸葛亮無兵迎敵,但沉著鎮定,大開城門,自大在城樓上彈琴。司馬懿懷疑設有埋伏,引兵退去。
-
500
開誠相見
- 成語拼音:
- kāi chéng xiāng jiàn
- 成語解釋:
- 開誠:敞開胸懷;顯示誠意。對人坦白直率;真誠相見。
- 成語出處:
- 南朝 宋 范曄《后漢書 馬援傳》:“且開心見誠,無所隱伏,闊達多大節,略與高帝同。”
* cheng成語,cheng的成語,帶cheng的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