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cheng的成語 (975個)

    421

    精誠貫日

    成語拼音:
    jīng chéng guàn rì
    成語解釋:
    精:精神,精力;精誠:至誠;貫:用繩子穿起來,引申為貫通。形容極端忠誠
    成語出處:
    元·白樸《沁園春·十二月十四日為平章呂公壽》:“把金湯固守,精誠貫日,衣冠不改,意氣橫秋。”
    422

    盡誠竭節

    成語拼音:
    jìn chéng jié jié
    成語解釋:
    誠:忠誠。節:氣節,義節。竭盡自己全部的忠誠和義節。亦作“盡節竭誠”、“盡心竭誠”、“盡忠竭力”、“盡忠竭誠”、“盡忠竭節”、“竭忠盡節”。
    成語出處:
    《魏書》:“尚自少侍從,盡誠竭節,雖云異姓,其猶骨肉,是以入為腹心,出當爪牙。”
    423

    竭誠盡節

    成語拼音:
    jié chéng jìn jié
    成語解釋:
    竭:盡。誠:忠誠。節:節操。表現出最大限度的忠誠與節操。
    成語出處:
    漢·劉向《極諫用外戚封事》:“賴忠正大臣絳侯、朱虛侯等竭誠盡節以誅滅之,然后劉氏復安。”
    424

    兼程前進

    成語拼音:
    jiān chéng qián jìn
    成語解釋:
    加快步伐,一天走兩天的路程。
    成語出處:
    《三國志·賈逵傳》:“乃兼道進軍,多設旗鼓為疑兵。”
    425

    金城千里

    成語拼音:
    jīn chéng qiān lǐ
    成語解釋:
    謂遼闊的國土堅城環繞,險固可靠。
    成語出處:
    《史記·留侯世家》:“夫關中左肴函,右隴蜀,沃野千里……此所謂金城千里,天府之國也。”唐·王勃《上劉右相書》:“雖復舳艫沸海,旌旗觸天,鐵山四面,金城千里,亦不能為敵人計矣。”
    426

    精誠所加,金石為開

    成語拼音:
    jīng chéng suǒ jiā,jīn shí wéi kāi
    成語解釋:
    精誠:至誠,真心誠意;加:施及。人的誠心所到,能感動天地,使金屬和石頭毀壞
    成語出處:
    南朝·宋·范曄《后漢書·廣陵思王荊傳》:“精誠所加,金石為開。”
    427

    精誠所加,金石為虧

    成語拼音:
    jīng chéng suǒ jiā,jīn shí wéi kuī
    成語解釋:
    精誠:至誠,真心誠意;加:施及;虧:毀壞。人的誠心所到,能感動天地,使金屬和石頭毀壞
    成語出處:
    漢·王充《論衡·感虛》:“精誠所加,金石為虧。”
    428

    既成事實

    成語拼音:
    jì chéng shì shí
    成語解釋:
    既:已經;已然。已經形成事實。
    成語出處:
    唐 杜甫《雨不絕》詩:“鳴雨既過漸細微,映空搖揚如絲飛。”
    429

    金城石室

    成語拼音:
    jīn chéng shí shì
    成語解釋:
    比喻險固的城池。
    成語出處:
    《三國志·吳志·賀邵傳》:“近劉氏據三關之險,守重山之固,可謂金城石室,萬世之業。”
    430

    精誠所至

    成語拼音:
    jīng chéng suǒ zhì
    成語解釋:
    人的真誠的意志所到。
    成語出處:
    明·凌濛初《初刻拍案驚奇》第九卷:“精誠所至,金石為開,貞心不寐,死后重諧。”
    431

    精誠所至,金石為開

    成語拼音:
    jīng chéng suǒ zhì,jīn shí wéi kāi
    成語解釋:
    人的誠心所到,能感動天地,使金石為之開裂。比喻只要專心誠意去做,什么疑難問題都能解決
    成語出處:
    戰國·宋·莊周《莊子·漁父》:“真者,精誠之至也,不精不誠,不能動人。”
    432

    金城湯池

    成語拼音:
    jīn chéng tāng chí
    成語解釋:
    城:城墻;池:護城河;湯:熱水。金屬鑄造的城墻;沸騰的護城河水。形容城池防守非常堅固。
    成語出處:
    東漢 班固《漢書 蒯通傳》:“邊地之城,必將嬰城固守,皆為金城湯池,不可攻也。”
    433

    精誠團結

    成語拼音:
    jīng chéng tuán jié
    成語解釋:
    精誠:真誠。真心誠意;團結一致。
    成語出處:
    《茅盾選集 雜感二題之二》:“唯有盟國的精誠團結,才能贏得和平。”
    434

    竭誠相待

    成語拼音:
    jié chéng xiāng dài
    成語解釋:
    竭誠:竭盡誠意。待:對待。竭盡誠意地對待別人。
    成語出處:
    唐·魏徵《諫太宗十思疏》:“蓋在殷憂,必竭誠以待下,既得志,則縱情以傲物。”
    435

    家成業就

    成語拼音:
    jiā chéng yè jiù
    成語解釋:
    謂有了家產。
    成語出處:
    《紅樓夢》第十九回:“如今爹雖沒了,你們卻又整理的家成業就,復了元氣。”
    436

    涓滴成河

    成語拼音:
    juān dī chéng hé
    成語解釋:
    涓滴:小水珠。一點一滴的水珠匯集起來就可以成為河流。形容積少成多。
    成語出處:
    唐·杜甫《倦夜》:“重露成涓滴,稀量乍有無。”
    437

    及第成名

    成語拼音:
    jí dì chéng míng
    成語解釋:
    及第:科舉時代考試中選。通過考試并得到功名。
    成語出處:
    元·戴善夫《風光好》第三折:“學士怎肯似那等窮酸惡醋,得一個及第成名,卻又早負德辜恩。”
    438

    價等連城

    成語拼音:
    jià děng lián chéng
    成語解釋:
    謂價值等于連成一片的許多城池。
    成語出處:
    《北史·彭城王勰傳》:“今陛下賜刊一字,足以價等連城。”
    439

    積訛成蠹

    成語拼音:
    jī é chéng dù
    成語解釋:
    指謬誤積久,敗壞人心。
    成語出處:
    唐 沈亞之《賢良方正能直言極諫策》:“京師,諸夏之本也,將以觀理,而豪猾時逾檢;太學,明教之源也,期于變風,而生徒多墮業;列郡在乎頒條,而干禁或未絕;又在乎按度,而淫巧或未格。俗恬風靡,積訛成蠹。”
    440

    積非成是

    成語拼音:
    jī fēi chéng shì
    成語解釋:
    非:謬誤;是:正確的東西。長期形成的謬誤;久而久之被當作正確的。
    成語出處:
    清 戴震《孟子字義疏證 原善序》:“治經之士,莫能綜貫,習所見聞,積非成是,余言恐未足以振茲墜緒也。”
    * cheng成語,cheng的成語,帶cheng的成語。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