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cai的成語 (547個)

    341

    女子無才便是福

    成語拼音:
    nǚ zǐ wú cái biàn shì fú
    成語解釋:
    舊道德規范認為婦女無須有才能,只需順從丈夫就行
    成語出處:
    清·梁紹壬《兩般秋雨庵隨筆》第三卷:“昔人云:‘女子無才便是福。’然今之閨秀,比比是矣!”
    342

    耦俱無猜

    成語拼音:
    ǒu jù wú cāi
    成語解釋:
    耦:兩者;猜:猜忌。兩方面都不至于猜忌
    成語出處:
    春秋 魯 左丘明《左傳 僖公九年》:“公家之利,知無不為,忠也。送往事居,耦俱無猜,貞也。”
    343

    耦居無猜

    成語拼音:
    ǒu jū wú cāi
    成語解釋:
    耦:通“偶”。住在一起,關系融洽,沒有猜忌
    成語出處:
    清 袁枚《小倉山房尺牘》第46首:“得與云、山、書、史,耦居無猜,不可謂非人生之幸。”
    344

    鋪采摛文

    成語拼音:
    pù cǎi xū wén
    成語解釋:
    “摛”念chī。鋪陳文采。
    成語出處:
    南朝·梁·劉勰《文心雕龍·詮賦》:“《詩》有六義,其二曰賦。賦者,鋪也。鋪采摛文,體物寫志也。”
    345

    披紅掛彩

    成語拼音:
    pī hóng guà cǎi
    成語解釋:
    披紅綢和彩帛,以示榮寵、慰勞或喜慶
    成語出處:
    明·羅貫中《三國演義》第54回:“隨行五百軍士,俱披紅掛彩,入南郡買辦物件。”
    346

    旁搜博采

    成語拼音:
    páng sōu bó cǎi
    成語解釋:
    廣泛搜集采取。
    成語出處:
    明·李贄《續焚書·序匯·史閣敘述》:“君知其難,則自能旁搜博采,若我太祖高皇帝然,唯務得人而后已。”
    347

    旁收博采

    成語拼音:
    páng shōu bó cǎi
    成語解釋:
    廣泛收集采納。
    成語出處:
    明·胡應麟《少室山房筆叢·史書怗畢》:“裴松之之注《三國》也,劉孝標之注《世說》也,偏記雜談,旁收博采。”
    348

    片善小才

    成語拼音:
    piàn shàn xiǎo cái
    成語解釋:
    片善:微小的優點。指小有才能的人
    成語出處:
    《陳書·陸瑜傳》:“吾識覽雖局,未曾以言議假人,至于片善小才,特用嗟賞。”
    349

    披榛采蘭

    成語拼音:
    pī zhēn cǎi lán
    成語解釋:
    披:拔開;榛:叢生的荊棘。撥開荊棘,采摘蘭草。比喻選拔人才。
    成語出處:
    《晉書 皇甫謐傳》:“陛下披榛采蘭,并收蒿艾,是以皋陶振褐,不仁者遠。”
    350

    樸斫之材

    成語拼音:
    pǔ zhuó zhī cái
    成語解釋:
    加工治理而尚未成器之材。
    成語出處:
    晉·葛洪《抱樸子·博喻》:“膚表或不可以論中,望貌或不可以核能,仲尼似喪家之狗,公旦類樸斫之材。”
    351

    七步奇才

    成語拼音:
    qī bù qí cái
    成語解釋:
    有七步成詩的才能。比喻人有才氣,文思敏捷
    成語出處:
    清·程允升《幼學故事瓊林·文事》:“七步奇才,羨天才之敏捷。”
    352

    七步之才

    成語拼音:
    qī bù zhī cái
    成語解釋:
    形容人有才氣;文思敏捷。
    成語出處:
    南朝 宋 劉義慶《世說新語 文學》:“文帝嘗令東阿王七步中作詩,不成者行大法;應聲便為詩曰:‘煮豆持作羹,漉菽以為汁;萁在釜下燃,豆在釜中泣;本自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353

    輕財貴義

    成語拼音:
    qīng cái guì yì
    成語解釋:
    猶言輕財重義。
    成語出處:
    晉·陳壽《三國志·吳志·朱恒傳》:“然輕財貴義,兼以強識,與人一面,數十年不忘。”
    354

    輕財好施

    成語拼音:
    qīng cái hǎo shī
    成語解釋:
    指不吝惜錢財,喜好施舍。
    成語出處:
    晉·陳壽《三國志·吳志·朱據傳》:“謙虛接士,輕財好施,祿賜雖豐而常不足用。”
    355

    輕財好士

    成語拼音:
    qīng cái hǎo shì
    成語解釋:
    見“輕財重士”。
    成語出處:
    《清史稿·蘇元春傳》:“元春軀干雄碩,不治生產,然輕財好士,能得人死力。”
    356

    輕財好義

    成語拼音:
    qīng cái hào yì
    成語解釋:
    猶言輕財重義。指輕視財利而看重道義。
    成語出處:
    漢 元王皇后《賜公孫弘子孫當為后者爵詔》:“股肱宰臣,身行儉約,輕財重義,較然著明。”
    357

    輕財敬士

    成語拼音:
    qīng cái jìng shì
    成語解釋:
    見“輕財重士”。
    成語出處:
    晉·陳壽《三國志·吳志·甘寧傳》:“寧雖粗猛好殺,然開爽有計略,輕財敬士,能厚養健兒。”
    358

    七次量衣一次裁

    成語拼音:
    qī cì liáng yī yī cì cái
    成語解釋:
    比喻事先的調查研究工作做得十分充足。
    成語出處:
    359

    詮才末學

    成語拼音:
    quán cái mò xué
    成語解釋:
    低下的才能與膚淺的學識。多用作自謙之詞。
    成語出處:
    清·納蘭性德《上座主徐健庵先生書》:“某以詮才末學,年未弱冠,出應科舉之試。”
    360

    輇才小慧

    成語拼音:
    quán cái xiǎo huì
    成語解釋:
    輇:沒有輔條的車輪;輇才:小才。指見識少才能低下不堪重任
    成語出處:
    魯迅《文化偏至論》:“而輇才小慧之徒,則又號召張皇,重殺之以物質而囿之以多數,個人之性,剝奪無余。”
    * cai成語,cai的成語,帶cai的成語。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