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bu的成語 (3714個)

    721

    不徇私情

    成語拼音:
    bù xún sī qíng
    成語解釋:
    徇:曲從。不曲從私人交情。指為人公正,秉公處事。
    成語出處:
    王朔《你不是一個俗人》:“我們是好朋友,可是你能不徇私情,這才說明你是真正愛護我。”
    722

    不習水土

    成語拼音:
    bù xí shuǐ tǔ
    成語解釋:
    習:習慣,適應。指不能適應一個地方的氣候條件或飲食習慣
    成語出處:
    晉 陳壽《三國志 吳志 周瑜傳》:“驅中國士眾遠涉江湖之間,不習水土,必生疾病。”
    723

    不曉世務

    成語拼音:
    bù xiǎo shì wù
    成語解釋:
    不知曉當前重要的事態和時代的潮流。現也指待人接物不知趣。
    成語出處:
    《宋史 王安石傳》:“拜參知政事,上謂曰:‘人皆不能知卿,以為卿但知經術,不曉世務。’”
    724

    不相上下

    成語拼音:
    bù xiāng shàng xià
    成語解釋:
    上下:比喻高低、好壞等。分不出高低。形容程度相等。
    成語出處:
    唐 陸龜蒙《蠹化》:“翳葉仰嚙,如饑蠶之速,不相上下。”
    725

    不相違背

    成語拼音:
    bù xiāng wéi bèi
    成語解釋:
    指不會互相不符
    成語出處:
    毛澤東《關于蔣介石聲明的聲明》:“結束其傳統的對外妥協,對內用兵、對民壓迫的錯誤政策,將國民黨引導到和人民愿望不相違背的地位。”
    726

    不相為謀

    成語拼音:
    bù xiāng wéi móu
    成語解釋:
    謀:商討。相互之間沒法商量。指彼此觀點不同;不宜共同謀劃事情。
    成語出處:
    春秋 孔子《論語 衛靈公》:“子曰:‘道不同,不相為謀。’”
    727

    不學無術

    成語拼音:
    bù xué wú shù
    成語解釋:
    術:技術;技藝。沒有學問;沒有本領。
    成語出處:
    東漢 班固《漢書 霍光傳贊》:“然光不學亡術,暗于大理。”
    728

    不學無識

    成語拼音:
    bù xué wú shí
    成語解釋:
    指沒有學問,缺乏見識。
    成語出處:
    宋 葉適《故樞密參政汪公墓志銘》:“大理少卿朱斐對上,指大理寺為詔獄。公論‘斐不自知職業何事,不學無識’,竟罷斐。”
    729

    不相聞問

    成語拼音:
    bù xiāng wén wèn
    成語解釋:
    聞問:通消息,通音訊。指沒有聯系或斷絕往來。
    成語出處:
    東漢 班固《漢書 嚴助傳》:“于是拜為會稽太守。數年,不聞問。
    730

    不惜血本

    成語拼音:
    bù xī xuè běn
    成語解釋:
    為了達到目的不吝惜所花費的代價
    成語出處:
    王朔《誰比誰傻多少》:“為了不讓顧客恐懼,我們是不惜血本。”
    731

    不修小節

    成語拼音:
    bù xiū xiǎo jié
    成語解釋:
    不注意生活上的小事。形容處世瀟灑曠達。
    成語出處:
    《晉書 石苞傳》:“石苞……雅曠有智局,容儀偉麗,不修小節。”
    732

    步線行針

    成語拼音:
    bù xiàn xíng zhēn
    成語解釋:
    比喻周密布置。
    成語出處:
    元 康進之《李逵負荊》第二折:“那怕你指天畫地能瞞鬼,步線行針待哄誰?又不是不精細,又不是不伶俐。”
    733

    不屑一顧

    成語拼音:
    bù xiè yī gù
    成語解釋:
    不屑:認為不值得;不愿意做或不愿意接受;一顧:看一下。不值得一看。指對某些事物或人看不起。
    成語出處:
    明 方孝儒《送吏部外郎龔彥佐序》:“夫祿之以天下而系馬千駟,常人思以其身易之而不可得,而伊尹不屑一顧視焉。”
    734

    不惜一切

    成語拼音:
    bù xī yī qiè
    成語解釋:
    為了達到目的不吝惜所花費的代價
    成語出處:
    瑪拉沁夫《茫茫的草原》第三卷:“張彪就像撲滅荒火一樣,不惜一切地正在大搞抄家、分斗運動。”
    735

    不祥之兆

    成語拼音:
    bù xiáng zhī zhào
    成語解釋:
    祥:吉利;兆:預兆;苗頭。不吉利的預兆。古代人迷信;燒龜甲根據其裂痕的形狀和數量占卜吉兇。也作“不祥之征”。
    成語出處:
    后唐 王仁裕《開元天寶遺事 風流陣》:“時議以為不祥之兆,后果有祿山兵亂。”
    736

    不屑置辯

    成語拼音:
    bù xiè zhì biàn
    成語解釋:
    屑:認為值得;置辯:辯論,申辯。認為不值得分辯
    成語出處:
    魯迅《孔乙己》:“孔乙己看著問他的人,顯出不屑置辯的神氣。”
    737

    不肖子孫

    成語拼音:
    bù xiào zǐ sūn
    成語解釋:
    不肖:不像。不像祖宗、父輩的賢良子孫。指品行不好;不能繼承先輩事業和遺志的沒有出息的子孫。
    成語出處:
    宋 邵雍《盛衰吟》:“克肖子孫,振起家門;不肖子孫,破敗家門。”
    738

    不孝之子

    成語拼音:
    bù xiào zhī zǐ
    成語解釋:
    不孝順的子孫
    成語出處:
    明·施耐庵《水滸傳》第22回:“不孝之子宋江,自小忤逆,不肯本分生理,要去做吏,百般說他不從。”
    739

    不祥之征

    成語拼音:
    bù xiáng zhī zhēng
    成語解釋:
    征:征兆。指不好的預兆
    成語出處:
    北魏·酈道元《水經注·河水》:“恒水上流有一國,國王小夫人生肉胎,大夫人妒之,言:‘汝之生,不祥之征。’即盛以木函,擲恒水中。”
    740

    不依本分

    成語拼音:
    bù yī běn fèn
    成語解釋:
    依:安裝;本分:本身應盡守的職責和規矩。形容不務正業,不守規矩
    成語出處:
    明·施耐庵《水滸傳》第39回:“黃文炳道:‘那廝也是個不依本分的人。’”
    * bu成語,bu的成語,帶bu的成語。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