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bu的成語 (3714個)

    701

    不舞之鶴

    成語拼音:
    bù wǔ zhī hè
    成語解釋:
    舞:舞蹈。不舞蹈的鶴。比喻名不副實的人。也用來譏諷人無能。
    成語出處:
    南朝 宋 劉義慶《世說新語 排調》:“昔羊叔子有鶴善舞,嘗向客稱之,客試使驅來,氃氋不肯舞。”
    702

    不務正業

    成語拼音:
    bù wù zhèng yè
    成語解釋:
    務:從事;正業:正當的職業;本職工作。不干正當的工作。現多指丟下本職工作不做;去搞其他的事情。
    成語出處:
    明 蘭陵笑笑生《金瓶梅詞話》:“這人不甚讀書,終日閑游浪蕩,一自父母亡后,分外不務正業。”
    703

    并行不悖

    成語拼音:
    bìng xíng bù bèi
    成語解釋:
    悖:違背;抵觸。兩種事物同時進行;沒有什么沖突。
    成語出處:
    西漢 戴圣《禮記 中庸》:“萬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
    704

    報喜不報憂

    成語拼音:
    bào xǐ bù bào yōu
    成語解釋:
    只說好的,不說壞的,實際上是說假話
    成語出處:
    鄧小平《在西南區新聞工作會議上的報告》:“過去報喜不報憂,現在也報憂了,這就可以醫治自滿和麻痹。”
    705

    不咸不淡

    成語拼音:
    bù xián bù dàn
    成語解釋:
    ①平平淡淡;普普通通。②指冷言嘲笑。
    成語出處:
    歐陽山《苦斗》:“周炳仍然在不咸不淡地教書。”
    706

    不修邊幅

    成語拼音:
    bù xiū biān fú
    成語解釋:
    修:修飾;邊幅:本指布帛的邊緣;借指人的儀表、衣著、生活作風。比喻不注意衣著、儀容的整飾。常指不拘小節;生活懶散。
    成語出處:
    北齊 顏之推《顏氏家訓 序致》:“肆欲輕言,不修邊幅。”
    707

    半新不舊

    成語拼音:
    bàn xīn bù jiù
    成語解釋:
    半:二分之一。指不新不舊
    成語出處:
    清 西周生《醒世姻緣傳》第三回:“只見一個七八十歲的白須老兒,戴一頂牙色絨巾,穿一件半新不舊的褐子道袍。”
    708

    不徐不疾

    成語拼音:
    bù xú bù jí
    成語解釋:
    徐:慢。疾:快。不快不慢,從容自然。
    成語出處:
    《莊子·天道》:“不徐不疾,得之于手,而應于心。”
    709

    不惜本錢

    成語拼音:
    bù xī běn qián
    成語解釋:
    為了達到目的不吝惜所花費的代價
    成語出處:
    鄧小平《關于今后進入新區的幾點意見》:“但在建立時應不惜本錢抽調干部及若干部隊以作骨干。”
    710

    百星不如一月

    成語拼音:
    bǎi xīng bù rú yī yuè
    成語解釋:
    一百顆星星發出的亮光不如一個月亮發出的光明亮。比喻量多不如質優。
    成語出處:
    《淮南子·說林訓》:“百星之明,不如一月之光;十牖之開,不如一戶之明。”
    711

    半信不信

    成語拼音:
    bàn xìn bù xìn
    成語解釋:
    指不完全相信。
    成語出處:
    三國 魏 嵇康《答釋難宅無吉兇攝生論》:“茍卜筮所以成相,虎可卜而地可擇,何為半信而半不信耶?”
    712

    不虛此行

    成語拼音:
    bù xū cǐ xíng
    成語解釋:
    虛:空、白。沒有空跑這一趟。表示某種行動還是有所收獲的。
    成語出處:
    清 吳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第四十回:“原來你這回到上海,干了這幺一回事,也不虛此一行。
    713

    不惜代價

    成語拼音:
    bù xī dài jià
    成語解釋:
    為得到某種東西或實現某個目標而不吝惜付出錢物、精力等
    成語出處:
    林斤瀾《山深海闊》:“如若過于勉強,甚至到了不惜代價的地步,我一定是勸他淡薄些。”
    714

    不羞當面

    成語拼音:
    bù xiū dāng miàn
    成語解釋:
    羞:羞恥。不把面對面的批評當作羞侮。表示原意傾聽別人的批評。
    成語出處:
    元 無名氏《劉弘嫁婢》第一折:“君子不羞當面,我有什么弊病處。
    715

    不習地土

    成語拼音:
    bù xí dì tǔ
    成語解釋:
    對于一個地方的氣候條件或飲食習慣不能適應。
    成語出處:
    《南史 王融傳》:“宋弁曰:‘當是不習地土。’”
    716

    不宣而戰

    成語拼音:
    bù xuān ér zhàn
    成語解釋:
    指不宣布開戰,就突然發起進攻
    成語出處:
    朱自清《不知道》:“美國過去曾兩次不宣而戰,第一次系北非巴巴拉之海盜,曾于1883年企圖封鎖地中海上美國之航行。”
    717

    不惜工本

    成語拼音:
    bù xī gōng běn
    成語解釋:
    指舍得出本錢。
    成語出處:
    清 李寶嘉《官場現形記》第一回:“姓方的瞧著眼熱,有幾家該錢的,也就不惜工本,公開一個學堂。”
    718

    不屑毀譽

    成語拼音:
    bù xiè huǐ yù
    成語解釋:
    不屑:不值得,表示輕視態度;毀譽:毀謗和贊譽。指不值得理睬別人的毀謗或贊譽。
    成語出處:
    《后漢書 馬廖傳》:“盡心納忠,不屑毀譽。
    719

    不學面墻

    成語拼音:
    bù xué miàn qiáng
    成語解釋:
    面墻:面對墻壁,一無所見。形容不學習而無知
    成語出處:
    《尚書·周官》:“不學墻面,蒞事惟煩。”
    720

    不省人事

    成語拼音:
    bù xǐng rén shì
    成語解釋:
    省:知覺。指昏迷過去;失去知覺;陷入昏迷狀態。有時也指不懂人情世理。
    成語出處:
    《明史 艾穆傳》:“穆遣戍涼州,創重不省人事,既而復蘇,遂詣戍所。”
    * bu成語,bu的成語,帶bu的成語。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