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u的成語 (3714個)
-
3401
依依不舍
- 成語拼音:
- yī yī bù shě
- 成語解釋:
- 依依:戀慕的樣子;舍:放開。形容對人或地方十分留戀;不忍離去。
- 成語出處:
- 明 馮夢龍《警世通言 蘇知縣羅衫再合》:“次早,老婆婆起身,又留吃了早飯,臨去時依依不舍,在破箱子內取出一件不曾開折的羅衫出來相贈。”
-
3402
郁抑不申
- 成語拼音:
- yù yì bù shēn
- 成語解釋:
- 郁抑:抑郁。胸中憂悶不舒展
- 成語出處:
- 《北史·文苑傳序》:“道撼軻而未遇,志郁抑而不申。”
-
3403
有眼不識泰山
- 成語拼音:
- yǒu yǎn bù shí tài shān
- 成語解釋:
- 泰山:我國的名山;在山東省境內。有眼睛;卻不認得地位很高或本領很大的著名人物。
- 成語出處:
- 明 施耐庵《水滸傳》第二回:“師父如此高強,必是個教頭,小兒'有眼不識泰山'。”
-
3404
語焉不詳
- 成語拼音:
- yǔ yān bù xiáng
- 成語解釋:
- 語:話;焉:古漢語助詞。話說得不詳細。
- 成語出處:
- 唐 韓愈《原道》:“荀與楊也,擇焉而不精,語焉而不詳。”
-
3405
怏怏不悅
- 成語拼音:
- yàng yàng bù yuè
- 成語解釋:
- 悅:愉悅,快樂。因不滿意而很不快樂。
- 成語出處:
- 宋 司馬光《應詔論體要》:“其當職之人,已怏怏不悅,不肯同心以助其謀,協力以成事。”
-
3406
一言既出,金玉不移
- 成語拼音:
- yī yán jì chū,jīn yù bù yí
- 成語解釋:
- 移:改變。話說出了口,就是用黃金白玉也不能更改。指話說出口,就不能再收回,一定要算數
- 成語出處:
- 清·荑荻散人《玉嬌梨》第十回:“我家小姐貞心定識不減古媛,今日一言既出,金玉不移。”
-
3407
陰云密布
- 成語拼音:
- yīn yún mì bù
- 成語解釋:
- 比喻形勢險惡或將要發生重大事件的郁悶氣氛
- 成語出處:
- 清·石玉昆《小五義》第103回:“二人行不到二里之遙,天就陰云密布。”
-
3408
欲要人不知,除非己莫為
- 成語拼音:
- yù yào rén bù zhī,chú fēi jǐ mò wéi
- 成語解釋:
- 要想人家不知道,除非自己不去做。指干了壞事終究要暴露
- 成語出處:
- 清·石玉昆《小五義》第54回:“焉知曉欲要人不知,除非己莫為。”
-
3409
余音繞梁,三日不絕
- 成語拼音:
- yú yīn rào liáng,sān rì bù jué
- 成語解釋:
- 余音:音樂的余味;絕:斷。形容歌聲高亢、優美悅耳,余味無窮
- 成語出處:
- 戰國·鄭·列御寇《列子·湯問》:“過雍門,鬻歌假食,既去,而余音繞梁欐,三日不絕,左右以其人弗去。”
-
3410
一葉障目,不見泰山
- 成語拼音:
- yī yè zhàng mù,bù jiàn tài shān
- 成語解釋:
- 蔽:遮。一片樹葉擋住了眼睛,連面前高大的泰山都看不見。比喻為局部現象所迷惑,看不到全局或整體。
- 成語出處:
- 《鶚冠子 天則》:“一葉蔽目,不見太山;兩耳塞豆,不聞雷霆。”
-
3411
一字不差
- 成語拼音:
- yī zì bù chā
- 成語解釋:
- 一個字也沒有更改,與原文雷同。也指一個字也不錯
- 成語出處:
- 明·西湖漁隱主人《歡喜冤家》第17回:“春香把香盒送與了他,把楚楚吩咐言語一字不差傳與老孔。”
-
3412
一字不茍
- 成語拼音:
- yī zì bù gǒu
- 成語解釋:
- 形容寫文章不隨便下筆,每一個字都要斟酌。
- 成語出處:
- 宋 羅大經《鶴林玉露》第16卷:“杜子美改罷長吟,一字不茍。”
-
3413
勇者不懼
- 成語拼音:
- yǒng zhě bù jù
- 成語解釋:
- 懼:害怕。有膽量的人無所畏懼。
- 成語出處:
- 《論語 子罕》:“子曰:'知者不惑,仁者不憂,勇者不懼。'”
-
3414
言之不盡
- 成語拼音:
- yán zhī bù jìn
- 成語解釋:
- 說也說不完
- 成語出處:
- 明·胡文煥《群音類選·》:“欲說交頤兩行,言之不盡,他們親自到門墻。”
-
3415
用之不竭
- 成語拼音:
- yòng zhī bù jié
- 成語解釋:
- 竭:盡。無限取用而不會使用完。
- 成語出處:
- 宋·蘇軾《前赤壁賦》:“唯江上之清風,與山間之明月,耳得之而為聲,目遇之而成色,取之無禁,用之不竭。”
-
3416
一字不落
- 成語拼音:
- yī zì bù là
- 成語解釋:
- 落:丟下。指整篇文章都仔細逐字逐句地閱讀或背誦
- 成語出處:
- 清·曹雪芹《紅樓夢》第23回:“偶然兩句吹到耳內,明明白白,一字不落,唱道是:‘原來姹紫嫣紅開遍,似這般都付與斷井頹垣。’”
-
3417
一指蔽目,不見泰山
- 成語拼音:
- yī zhǐ bì mù,bù jiàn tài shān
- 成語解釋:
- 蔽:遮蓋;泰山:山名。一根手指擋住了眼睛,連面前高大的泰山都看不見。比喻為局部現象所迷惑,看不到全局或整體
- 成語出處:
- 謝覺哉《關于獨立思考》:“至于全體的事,不管好處多大,總是‘一指蔽目,不見泰山’。”
-
3418
一字不識
- 成語拼音:
- yī zì bù shí
- 成語解釋:
- 一個字也不認識
- 成語出處:
- 明·馮夢龍《醒世恒言》第三卷:“那主兒或是年老的,或是貌丑的,或是一字不識的村牛,你卻不骯臟了一世。”
-
3419
一字不爽
- 成語拼音:
- yī zì bù shuǎng
- 成語解釋:
- 爽:差錯,失誤。一個字也不錯
- 成語出處:
- 清·曹雪芹《紅樓夢》第77回:“所責之事,皆系平日私語一字不爽。”
-
3420
一著不慎,滿盤皆輸
- 成語拼音:
- yī zhāo bù shèn,mǎn pán jiē shū
- 成語解釋:
- 原指下棋時關鍵的一步棋走得不當,整盤棋就輸了。比喻某一個對全局具有決定意義的問題處理不當,結果導致整個失敗。
- 成語出處:
- 毛澤東《中國革命戰爭的戰略問題》:“說‘一著不慎,滿盤皆輸’,乃是說的帶全局性的,即對全局有決定意義的一著。”
* bu成語,bu的成語,帶bu的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