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bu的成語 (3714個)

    3241

    藝多不壓身

    成語拼音:
    yì duō bù yā shēn
    成語解釋:
    藝:技藝,本領。比喻人學會的技藝越多,也不會造成自身負擔
    成語出處:
    姚雪垠《李自成》第一卷第16章:“藝多不壓身,日后你們要是不愿跟著老子打江山,可以到南京去跑馬賣解,餓不了肚皮。”
    3242

    一跌不振

    成語拼音:
    yī diē bù zhèn
    成語解釋:
    比喻遭受一次挫折以后就再也振作不起來。同“一蹶不振”。
    成語出處:
    宋 葉夢得《避暑錄話》卷下:“房次律為宰相,當中原始亂時,雖無大功,亦無甚顯過,罷黜蓋非其罪。一跌不振,遂至于死。”
    3243

    引而不發

    成語拼音:
    yǐn ér bù fā
    成語解釋:
    引:拉引;發:射箭。拉長了弓弦;但不把箭射出去。比喻作好一切準備;等待時機;也可比喻善于啟發引導。
    成語出處:
    先秦 孟軻《孟子 盡心上》:“君子引而不發,躍如也。中道而立,能者從之。”
    3244

    言而不信

    成語拼音:
    yán ér bù xìn
    成語解釋:
    見“言而無信”。
    成語出處:
    《淮南子·泰族訓》:“施而不仁,言而不信,怒而不威,是以外貌為之者也。”
    3245

    言而無文,行之不遠

    成語拼音:
    yán ér wú wén,xíng zhī bù yuǎn
    成語解釋:
    文章沒有文采,就不能流傳很遠。同“言之無文,行之不遠”。
    成語出處:
    北周 庚信《燕射歌辭 角調曲》:“言而無文,行之不遠;義而無立,勤則無成。”
    3246

    以防不測

    成語拼音:
    yǐ fáng bù cè
    成語解釋:
    防:防備;測:推測、預測、料想。用來防備不曾預料到的事。
    成語出處:
    張中明《人生劫》:“我們必須全力以赴,做好搶險的一切準備,~,絕不能有一絲一毫的僥幸心理。”
    3247

    原封不動

    成語拼音:
    yuán fēng bù dòng
    成語解釋:
    封:封口。原意為原來貼好的封口一點也沒變動。比喻一切照原樣;絲毫沒有變動。
    成語出處:
    明 凌濛初《初刻拍案驚奇》:“小娘子道:‘日日與主翁來看爐,是原封不動的,不知何如?’”
    3248

    以豐補歉

    成語拼音:
    yǐ fēng bǔ qiàn
    成語解釋:
    把豐年積余的糧食儲備起來,留待災年歉收時使用。
    成語出處:
    毛澤東《做革命的促進派》:“以豐補歉,很有必要。”
    3249

    一發而不可收

    成語拼音:
    yī fā ér bù kě shōu
    成語解釋:
    事情一經發生便不能收住
    成語出處:
    清·王夫之《讀通鑒論·隋文帝》:“亂敗之及,一發而不可收也。”
    3250

    一發而不可收拾

    成語拼音:
    yī fā ér bù kě shōu shí
    成語解釋:
    事情一經發生便不能收住
    成語出處:
    清·李寶嘉《官場現形記》第12回:“他們在文七爺船上做的事,及文七爺醉后之言,又全被統領聽在耳朵里,所以又是氣,又是醋,并在一處,一發而不可收拾。”
    3251

    一飯三吐哺

    成語拼音:
    yī fàn sān tǔ bǔ
    成語解釋:
    指一頓飯之間,三次停食,以接待賓客。比喻求賢殷切。
    成語出處:
    《史記 魯周公世家》:“我文王之子,武王之弟,成王之叔父,我于天下亦不賤矣。然我一沐三握發,一飯三吐哺,起以待士,猶恐失天下之賢人。子之魯,慎勿以國驕人。”
    3252

    一谷不登

    成語拼音:
    yī gǔ bù dēng
    成語解釋:
    見“一谷不升”。
    成語出處:
    《管子·揆度》:“一谷不登,減一谷,谷之法什倍。”
    3253

    以功補過

    成語拼音:
    yǐ gōng bǔ guò
    成語解釋:
    用功勞來彌補過錯。
    成語出處:
    《云笈七簽》卷九十三:“追悔既往,洗心自新。雖失之于壯齒,冀收之于晚節。以功補過,過落而功全;以正易邪,邪忘而正在。”
    3254

    迂怪不經

    成語拼音:
    yū guài bù jīng
    成語解釋:
    經:常規、規則。迂曲怪誕不合常理
    成語出處:
    《隋書·王劭傳》:“劭在著作,將二十年,專典國史,撰《隋書》八十卷。多錄口勒,又采迂怪不經之語及委巷之言。”
    3255

    以冠補履

    成語拼音:
    yǐ guān bǔ lǚ
    成語解釋:
    冠:帽子;履:鞋子。用帽子補鞋。比喻以貴重物品配賤物。
    成語出處:
    《漢書·賈誼論》:“履雖鮮不如于枕,冠雖敝不以苴履。”
    3256

    因果不爽

    成語拼音:
    yīn guǒ bù shuǎng
    成語解釋:
    爽:失。佛教認為事物有起因,必有結果,因果報應從來不會違背
    成語出處:
    3257

    一谷不升

    成語拼音:
    yī gǔ bù shēng
    成語解釋:
    指歉收。
    成語出處:
    《榖梁傳·襄公二十四年》:“一谷不升謂之嗛,二谷不升謂之饑,三谷不升謂之饉,四谷不升謂之康,五谷不升謂之大侵。”
    3258

    一個巴掌拍不響

    成語拼音:
    yī gè bā zhǎng pāi bù xiǎng
    成語解釋:
    比喻事情不會是單方面引起的。
    成語出處:
    清·曹雪芹《紅樓夢》第58回:“‘一個巴掌拍不響’,老的也太不公些,小的也太可惡些。”
    3259

    有過之而無不及

    成語拼音:
    yǒu guò zhī ér wú bù jí
    成語解釋:
    過:超過;及:趕上。達到。相比之下;只有超過而沒有趕不上的。
    成語出處:
    《論語·先進》:“子曰:‘師也過;商也不及。’”
    3260

    有過之無不及

    成語拼音:
    yǒu guò zhī wú bù jí
    成語解釋:
    過:超過;及:趕上。相比之下,只有超過而沒有趕不上的。
    成語出處:
    先秦 孔子《論語 先進》:“子曰:'師也過,商也不及。”
    * bu成語,bu的成語,帶bu的成語。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