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bing的成語 (599個)

    321

    兼收并蓄

    成語拼音:
    jiān shōu bìng xù
    成語解釋:
    兼收:多方面吸收;并蓄:一并保存。多方面吸收并保留下來。指吸收、招攏多方面的人才或事物。
    成語出處:
    唐 韓愈《進學解》:“玉札丹砂,赤箭青芝,牛溲馬勃,敗鼓之皮,俱收并蓄,待用無遺者,醫師之良也。”
    322

    俱收并蓄

    成語拼音:
    jù shōu bìng xù
    成語解釋:
    不加區別,統統收納包容
    成語出處:
    唐 韓愈《進學解》:“玉札丹砂,赤箭青芝,牛溲馬勃,敗鼓之皮,俱收并蓄,待用無遺者,醫師之良也。”
    323

    江山好改,秉性難移

    成語拼音:
    jiāng shān hǎo gǎi,bǐng xìng nán yí
    成語解釋:
    舊時俗語。強調人要改變習性是非常困難的。
    成語出處:
    明 馮夢龍《醒世恒言 徐老仆義憤成家》:“常言道得好,江山易改,稟性難移。”
    324

    江山易改,秉性難移

    成語拼音:
    jiāng shān yì gǎi,bǐng xìng nán yí
    成語解釋:
    人的秉性是極難轉變的。即言人性難以改變。
    成語出處:
    《元曲選·無名氏〈謝金吾〉三》:“可不的山河易改;本姓(性)難移。”明·馮夢龍《醒世恒言·徐老仆義憤成家》:“常言道得好;江山易改;稟性難移”。《魯迅書信集·九0六·致趙家璧》:“但‘江山好改;本性難移’;無論怎么小心;總不免發一點‘不妥’的議論。”
    325

    江山易改,稟性難移

    成語拼音:
    jiāng shān yì gǎi,bǐng xìng nán yí
    成語解釋:
    政體容易更改,本性難于變移,比喻生性風格或既成的事實難以改變
    成語出處:
    明·馮夢龍《醒世恒言》第35卷:“常言道得好:‘江山易改,稟性難移。’”
    326

    煎水作冰

    成語拼音:
    jiān shuǐ zuò bīng
    成語解釋:
    比喻不可能的事。
    成語出處:
    《三國志 魏志 高堂隆傳》:“以若所為,求若所致,猶緣木求魚,煎水作冰,其不可得,明矣。”
    327

    極武窮兵

    成語拼音:
    jí wǔ qióng bīng
    成語解釋:
    黷武。濫用武力。
    成語出處:
    《周書·韋孝寬傳》:“且君輔翼幼主,位重望隆,理宜調陰陽,撫百姓,焉用極武窮兵,構怨連禍。”
    328

    疥癬之病

    成語拼音:
    jiè xuǎn zhī bìng
    成語解釋:
    疥癬:一種皮膚病。比喻危害尚輕的禍患或無關緊要的問題
    成語出處:
    戰國·衛·呂不韋《呂氏春秋·直諫》:“大夫之于吳也,疥癬之病也。”
    329

    甲乙丙丁

    成語拼音:
    jiá yǐ bǐng dīng
    成語解釋:
    古代天干排序的前一到四位。指事物的順序或事物大概輪廓
    成語出處:
    林語堂《中國文化之精神》:“事理本是連續的、整個的,一經邏輯家之分析,乃成斷片的,分甲乙丙丁等方面。”
    330

    將勇兵強

    成語拼音:
    jiàng yǒng bīng qiáng
    成語解釋:
    將:將領;兵:士卒。將領和士兵都英勇頑強。形容軍隊戰斗力很強
    成語出處:
    元·無名氏《射柳捶丸》第二折:“你道我將勇兵強有誰及,爭奈待罪犯歇馬在這云州地。”
    331

    將勇兵雄

    成語拼音:
    jiàng yǒng bīng xióng
    成語解釋:
    將:將領;兵:士卒;雄:強有力。將領和士兵都英勇威武。形容軍隊戰斗力很強
    成語出處:
    元·無名氏《博望燒屯》第二折:“憑著俺人強馬壯,將勇兵雄,覷劉玄德兵微將寡,一鼓而下,這一去必然平新野樊城。”
    332

    戛玉敲冰

    成語拼音:
    jiá yù qiāo bīng
    成語解釋:
    戛:敲擊。敲打玉器和冰塊。形容聲調有節奏而響亮好聽。也形容人氣節凜然。
    成語出處:
    唐 白居易《聽田順兒歌》:“戛玉敲冰聲未停,嫌云不遏入青冥。”
    333

    借賊兵,赍盜糧

    成語拼音:
    jiè zéi bīng,jī dào liáng
    成語解釋:
    兵:兵器,武器;赍:以物送人。送給盜賊糧食,借給盜賊武器。比喻幫助敵人或壞人
    成語出處:
    西漢·司馬遷《史記·范雎蔡澤列傳》:“故齊所以大破者,以期伐楚而肥韓,魏也;此所謂借賊兵,赍盜糧者也。”
    334

    掎摭利病

    成語拼音:
    jǐ zhí lì bìng
    成語解釋:
    掎摭:指摘;利病:利害,好壞。形容品評優劣好壞
    成語出處:
    三國·魏·曹植《與楊德祖書》:“劉季緒才不能逮于作者,而好詆呵文章,掎摭利病。”
    335

    潰兵游勇

    成語拼音:
    kuì bīng yóu yǒng
    成語解釋:
    指逃散的士兵。
    成語出處:
    李昌《回憶民先隊》:“國民黨部隊的潰兵游勇,帶槍到處搶劫肇事,很影響群眾的抗日情緒。”
    336

    口耳并重

    成語拼音:
    kǒu ěr bìng zhòng
    成語解釋:
    對說和聽的訓練同等重視。
    成語出處:
    魯迅《彷徨·肥皂》:“好容易給他進了中西折中的學堂,英文又專是‘口耳并重’的。”
    337

    狂花病葉

    成語拼音:
    kuáng huā bìng yè
    成語解釋:
    狂花:醉酒喧嘩;病葉:醉酒閉目入睡。比喻醉酒的人
    成語出處:
    唐·黃甫松《醉鄉日月》:“飲流謂睚眥者為狂花,且睡者為病葉。”
    338

    寬猛并濟

    成語拼音:
    kuān měng bìng jì
    成語解釋:
    見“寬猛相濟”。
    成語出處:
    清·俞樾《春在堂隨筆》第六卷:“入闈后,巨細躬親,寬猛并濟,諸事秩然。”
    339

    枯魚病鶴

    成語拼音:
    kū yú bìng hè
    成語解釋:
    比喻處境窮困之士。
    成語出處:
    明·高濂《玉簪記》:“似枯魚病鶴,空懷霄漢,挨著寒雞茅店。”
    340

    苦藥利病

    成語拼音:
    kǔ yào lì bìng
    成語解釋:
    良藥苦口對病有好處。比喻嚴厲的勸誡或批評有利于人的進步
    成語出處:
    漢·袁康《越絕書·越絕計倪內經》:“古人云,苦藥利病。”
    * bing成語,bing的成語,帶bing的成語。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