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ai的成語 (249個)

    221

    蕭敷艾榮

    成語拼音:
    xiāo fū ài róng
    成語解釋:
    蕭:艾蒿;榮:開花。比喻委曲求全而飛黃騰達
    成語出處:
    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言語》:“毛伯成既負其才氣,常稱寧為蘭摧玉折,不作蕭敷艾榮。”
    222

    喜怒哀懼

    成語拼音:
    xǐ nù āi jù
    成語解釋:
    喜歡、惱怒、悲哀、恐懼。泛指人的各種不同的感情
    成語出處:
    清·夏敬渠《野叟曝言·凡例》:“藝之兵詩醫算,情之喜怒哀懼。”
    223

    喜怒哀樂

    成語拼音:
    xǐ nù āi lè
    成語解釋:
    形容人感情上幾種不同的表現。
    成語出處:
    西漢 戴圣《禮記 中庸》:“故君子慎其獨也,喜怒哀樂之未發謂之中,發而皆中節謂之和。”
    224

    嫌貧愛富

    成語拼音:
    xián pín ài fù
    成語解釋:
    嫌:厭惡。嫌棄貧窮的;喜愛富有的。指對人的好惡不以德行;而以貧富為標準。
    成語出處:
    元 關漢卿《斐度還帶》:“有那等嫌貧愛富的兒曹輩,將俺這貧傲慢,把他那富追陪,那個肯恤孤念寡存仁義。”
    225

    相親相愛

    成語拼音:
    xiāng qīn xiāng ài
    成語解釋:
    互相之間十分親愛。形容關系密切;感情深厚。
    成語出處:
    明 王世貞《鳴鳳記 拜謁忠靈》:“與嚴家大相自幼往往來來,嘻嘻哈哈,同眠同坐,相親相愛,就是一個人相交,不放下懷。”
    226

    遐思遙愛

    成語拼音:
    xiá sī yáo ài
    成語解釋:
    遐:遠。作遠處思念與愛慕。形容愛慕的深切
    成語出處:
    清·曹雪芹《紅樓夢》第35回:“名喚傅秋芳,也是個瓊閨秀玉,常聽人說,才貌俱全,雖自未親睹,然遐思遙愛之心,十分誠敬。”
    227

    心無掛礙

    成語拼音:
    xīn wú guài ài
    成語解釋:
    掛礙:牽掛。原為佛教用語,指內心沒有任何牽掛。
    成語出處:
    唐 玄奘《般若波羅多心經》:“心無掛礙:無掛礙,故無有恐怖,這離顛倒夢想。”
    228

    心胸狹隘

    成語拼音:
    xīn xiōng xiá ài
    成語解釋:
    心胸:思想,氣量。氣量非常小
    成語出處:
    明·施耐庵《水滸傳》第20回:“今日為眾豪杰至此相聚,爭奈王倫心胸狹隘,嫉賢妒能,推故不納,因此火并了這廝,非林沖要圖此位。”
    229

    孝子愛日

    成語拼音:
    xiào zǐ ài rì
    成語解釋:
    謂珍惜與父母共處的歲月,能及時行孝。
    成語出處:
    漢·揚雄《法言·孝至》:“事父母自知不足者,其舜乎?不可得而久者,事親之謂也。孝子愛日。”
    230

    憂國愛民

    成語拼音:
    yōu guó ài mín
    成語解釋:
    憂心國家,愛護百姓。
    成語出處:
    《戰國策·齊策》:“寡人憂國愛民,固愿得士以治之。”
    231

    憂國哀民

    成語拼音:
    yōu guó āi mín
    成語解釋:
    憂慮國事,體恤百姓
    成語出處:
    漢·王符《潛夫論·救邊》:“會坐朝堂,則無憂國哀民懇惻之誠,茍轉相顧望,莫肯違止。”
    232

    野馬塵埃

    成語拼音:
    yě mǎ chén āi
    成語解釋:
    野馬:狀如野馬的云。云氣灰塵。比喻容易消失的事物
    成語出處:
    戰國·宋·莊周《莊子·逍遙游》:“野馬也,塵埃也。”
    233

    氤氳叆叇

    成語拼音:
    yīn yūn ài dài
    成語解釋:
    氤氳:煙云彌漫的樣子;叆叇:云彩濃密。形容云氣彌漫濃厚
    成語出處:
    明·無名氏《度黃龍》第一折:“看了這樣云瑞氣,氤氳叆叇罩周圍,白云隱隱,綠水依依。”
    234

    擁政愛民

    成語拼音:
    yōng zhèng ài mín
    成語解釋:
    軍隊擁護政府,愛護人民。
    成語出處:
    235

    芝艾并焚

    成語拼音:
    zhī ài bìng fén
    成語解釋:
    芝艾:香草和臭草,比喻善惡和美丑。比喻貴賤、賢愚、良莠同歸于盡
    成語出處:
    晉·葛洪《抱樸子·嘉遁》:“慮巫山之失火,恐芝艾之并焚耳。”
    236

    自愛不自貴

    成語拼音:
    zì ài bù zì guì
    成語解釋:
    自愛:指有自愛、自尊之心;自貴:抬高自己。指有自愛之心而不抬高自己
    成語出處:
    春秋·楚·李耳《老子·德經》第72章:“是以圣人自知而不自見也,自愛而不自貴也。”
    237

    憎愛分明

    成語拼音:
    zēng ài fēn míng
    成語解釋:
    憎:恨。恨什么,愛什么,界限清楚,態度鮮明。
    成語出處:
    周恩來《向雷鋒同志學習》題詞:“憎愛分明的階級立場,言行一致的革命精神,公而忘私的共產主義風格,奮不顧身的無產階級斗志。”
    238

    灼艾分痛

    成語拼音:
    zhuó ài fēn tòng
    成語解釋:
    比喻兄弟友愛。
    成語出處:
    《宋史·太祖紀》:“太宗嘗病亟,帝往視之,親為灼艾。太宗覺痛,帝亦取艾自炙。”
    239

    芝艾共焚

    成語拼音:
    zhī ài gòng fén
    成語解釋:
    比喻貴賤、賢愚、良莠同歸于盡
    成語出處:
    《北齊書·文苑傳·樊遜》:“復恐迎風縱火,芝艾共焚。”
    240

    芝艾俱焚

    成語拼音:
    zhī ài jù fén
    成語解釋:
    芝艾:比喻美和惡。芝艾同被燒毀。比喻好的壞的同歸于盡。
    成語出處:
    《三國志·魏志·公孫度傳》裴松之注引《魏略》:“若苗穢害田,隨風烈火,芝艾俱焚,安能自別乎?”
    * ai成語,ai的成語,帶ai的成語。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