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食口的成語 (7個)
-
1
含哺鼓腹
- 成語拼音:
- hán bǔ gǔ fù
- 成語解釋:
- 哺:口中所含的食物;鼓腹:鼓起肚子,即飽食。口含食物,手拍肚子。形容太平時代無憂無慮的生活。
- 成語出處:
- 莊周《莊子 馬蹄》:“夫赫胥氏之時,民居不知所為,行不知所之,含哺而熙,鼓腹而游,民能以此矣。”
-
2
龍口奪食
- 成語拼音:
- lóng kǒu duó shí
- 成語解釋:
- 指莊稼收獲期內于連雨天搶收糧食
- 成語出處:
- 胡正《汾水長流》第18章:“眼看到了這‘龍口奪食’的麥收季節,他的麥地又多,錯一天,就怕把他們到口的麥子耽誤了。”
-
3
虎口奪食
- 成語拼音:
- hǔ kǒu duó shí
- 成語解釋:
- 從老虎嘴里搶奪食物。比喻十分危險的事情或十分勇敢的行為
- 成語出處:
- 王朔《千萬別把我當人》:“只要國內出產,全國人民不吃,虎口奪食也要給你弄來。”
-
4
食不充口
- 成語拼音:
- shí bù chōng kǒu
- 成語解釋:
- 見“食不餬口”。
- 成語出處:
- 明·凌濛初《初刻拍案驚奇》第35卷:“真是衣不遮身,食不充口,吃了早起的,無那晚夕的。”
-
5
食不糊口
- 成語拼音:
- shí bù hú kǒu
- 成語解釋:
- 糊口:吃粥,比喻生活艱難。連粥都喝不飽肚子。形容生活艱難
- 成語出處:
- 唐·陳子昂《漢州雒縣令張君吏人頌德碑》:“流亡初復,貧鞠兼半,食不糊口,力未贍農。”
-
6
易口以食
- 成語拼音:
- yì kǒu yǐ shí
- 成語解釋:
- 猶易子而食。口,丁口。
- 成語出處:
- 《新唐書·逆臣傳上·安慶緒》:“城中棧而處,糧盡,易口以食。”
-
7
口多食寡
- 成語拼音:
- kǒu duō shí guǎ
- 成語解釋:
- 吃飯的人多,但是食物很少。
- 成語出處:
- 唐·韓愈《答胡生書》:“愈不善自謀,口多而食寡。”
* 關于食口的成語 形容食口的成語 描述食口的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