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非非的成語 (210個)

    121

    未可厚

    成語拼音:
    wèi kě hòu fēi
    成語解釋:
    不可過分指責。指雖有缺點但仍可原諒。
    成語出處:
    東漢 班固《漢書 王莽傳中》:“莽怒,免英官。后頗覺悟,曰:‘英亦未可厚。’復以英為長沙連率。”
    122

    無可厚

    成語拼音:
    wú kě hòu fēi
    成語解釋:
    厚:重;:否定。沒有什么可過分指責或批評的;指事情有一定的道理或原因。
    成語出處:
    《漢書 王莽傳中》:“莽怒,免英官。后頗覺悟,曰:‘英亦未可厚。’”
    123

    無事生

    成語拼音:
    wú shì shēng fēi
    成語解釋:
    :是。無緣無故找岔子;存心制造麻煩。
    成語出處:
    清 李汝珍《鏡花緣》第58回:“有不安本分的強盜,有無事生的強盜。”
    124

    所用

    成語拼音:
    xué fēi suǒ yòng
    成語解釋:
    所學的不是所應用的,所應用的不是所學的。比喻學習與實踐相脫節。
    成語出處:
    《后漢書·張衡傳》:“必也學所用,術有所仰,故臨川將濟,而舟楫不存焉。”
    125

    巷議

    成語拼音:
    xīn fēi xiàng yì
    成語解釋:
    心里不滿,而在私下議論。語出《史記·秦始皇本紀》:“入則心,出則巷議。”
    成語出處:
    語出《史記·秦始皇本紀》:“入則心,出則巷議。”
    126

    所學

    成語拼音:
    yòng fēi suǒ xué
    成語解釋:
    使用中需要的本領,與學習中得到的東西不一致。
    成語出處:
    《明史·葉伯巨傳》:“比到京師,而除官多以貌選,所學或其所用,所用或其所學。”
    127

    言是人

    成語拼音:
    yán shì rén fēi
    成語解釋:
    謂言論無可議,但為人不可取。
    成語出處:
    明·李贄《史綱評要·宋紀·太祖》:“徐鉉、張洎言是人。”
    128

    欲要人不知,除己莫為

    成語拼音:
    yù yào rén bù zhī,chú fēi jǐ mò wéi
    成語解釋:
    要想人家不知道,除自己不去做。指干了壞事終究要暴露
    成語出處:
    清·石玉昆《小五義》第54回:“焉知曉欲要人不知,除己莫為。”
    129

    作歹為

    成語拼音:
    zuò dǎi wéi fēi
    成語解釋:
    做各種壞事。
    成語出處:
    元·孟漢卿《魔合羅》第三折:“詳察這生分女作歹為,更和這忤逆男隨波逐浪。”
    130

    池中物

    成語拼音:
    zhōng fēi chí zhōng wù
    成語解釋:
    池中物:比喻蟄處一隅、腳無大志的人。比喻總有出頭的一天
    成語出處:
    晉·陳壽《三國志·吳志·周瑜傳》:“劉備以梟雄之姿,而有關羽、張飛熊虎之將,必久屈為人用者;恐蛟龍得云雨,終池中物也。”
    131

    今是

    成語拼音:
    zuó fēi jīn shì
    成語解釋:
    :不對,錯誤;是:對,正確。現在是對的,過去是錯的
    成語出處:
    宋·郭應祥《臨江仙·丙寅生日自作》詞:“老子開年年五十,依前恁地癡頑。昨今是有無間。”
    132

    知之艱,行之惟艱

    成語拼音:
    zhī zhī fēi jiān,xíng zhī wéi jiān
    成語解釋:
    惟:是。知道它并不難,去做它就難了
    成語出處:
    《尚書·說命中》:“知之艱,行之惟艱。”
    133

    智足以拒諫,言足以飾

    成語拼音:
    zhì zú yǐ jù jiàn,yán zú yǐ shì fēi
    成語解釋:
    智:智謀,指巧詐,詭辯;諫:規勸。巧詐足夠拒絕別人的規勸,言辭足夠掩飾自己的過失
    成語出處:
    西漢·司馬遷《史記·殷本紀》:“帝紂資辨捷疾,聞見甚敏,材力過人,手格猛獸,知足以距諫,言足以飾;矜人臣以能,高天下以聲,以為皆出己之下。”
    134

    智足以飾,辯足以行說

    成語拼音:
    zhì zú yǐ shì fēi,biàn zú yǐ xíng shuì
    成語解釋:
    智:智謀,指巧詐,詭辯。巧詐足夠拒絕別人的規勸,言辭足夠掩飾自己的過失
    成語出處:
    漢·劉向《說苑·臣術》:“四曰智足以飾,辯足以行說,反言易辭而成文章,內離骨肉之親,外妒亂朝廷,如此者讒臣也。”
    135

    不到長城好漢

    成語拼音:
    bù dào cháng chéng fēi hǎo hàn
    成語解釋:
    比喻不能克服困難,達到目的,就不是英雄豪杰
    成語出處:
    吳茂盛《駐京辦》第11章:“俗話說不到長城好漢,于我而言,沒成為好漢就不到長城。”
    136

    冰凍三尺,一日之寒

    成語拼音:
    bīng dòng sān chǐ,fēi yī rì zhī hán
    成語解釋:
    比喻一種情況的形成,是經過長時間的積累、醞釀的。
    成語出處:
    明 蘭陵笑笑生《金瓶梅》第92回:“冰凍三尺,一日之寒。”
    137

    別有天地人間

    成語拼音:
    bié yǒu tiān dì fēi rén jiān
    成語解釋:
    別:另外;天地:風格或境界。另有一番新的境界,不是人間所有的
    成語出處:
    唐·李白詩《答山中人》詩:“問余何意棲碧山,笑而不答心自閑,桃花流水窅然去,別有天地人間。”
    138

    伯玉知

    成語拼音:
    bó yù zhī fēi
    成語解釋:
    伯玉:蘧瑗,字伯玉,春秋時衛國人;:不對。比喻知道以前不對。
    成語出處:
    西漢 劉安《淮南子 原道訓》:“故蘧伯玉年五十,而有四十九年。”
    139

    長傲飾

    成語拼音:
    cháng ào shì fēi
    成語解釋:
    滋長驕傲、掩飾過錯。
    成語出處:
    清·陳確《答張考夫書》:“怙惡不悛,長傲飾者,古下愚不肖之流。”
    140

    所問

    成語拼音:
    dá fēi suǒ wèn
    成語解釋:
    回答的并不是人家所問的事情。
    成語出處:
    清 文康《兒女英雄傳》:“老爺正覺得他答所問,程相公那里就打聽說:‘什么叫作稀罕兒?’”
    * 關于非非的成語 形容非非的成語 描述非非的成語。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