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靜止不動的成語 (5個)
-
1
一動不動
- 成語拼音:
- yī dòng bù dòng
- 成語解釋:
- 指靜止不動或懶得活動
- 成語出處:
- 王朔《浮出海面》:“我繼續一動不動地凝視他們,這對可憐的情人實在無法保持冷靜,松開嘴,忿忿地起身走了。”
-
2
息跡靜處
- 成語拼音:
- xī jì jìng chù
- 成語解釋:
- 息:止息;跡:行跡,腳印;處:處所。要想不見行跡,只有自己靜止不動。引申為要想人不知,除非己莫為。
- 成語出處:
- 《莊子 漁父》:“人有畏影惡跡而去之走者,舉足愈數而跡愈多,走愈疾而影不離身……不知處陰以休影,處靜以息跡,愚亦甚矣。”
-
3
處靜息跡
- 成語拼音:
- chǔ jìng xī jì
- 成語解釋:
- 息:停止;跡:足跡。靜處不動就不會留下痕跡。引申為要想人不知,除非己莫為
- 成語出處:
- 戰國·宋·莊周《莊子·漁父》:“不知處陰以休影,處靜以息跡,愚亦甚矣。”
-
4
不能自已
- 成語拼音:
- bù néng zì yǐ
- 成語解釋:
- 已:停止。指無法控制自己,使激動的情緒平靜下來。
- 成語出處:
- 唐 盧照鄰《寄裴舍人書》:“因泣下交頤,不能自已。”
-
5
遏云繞梁
- 成語拼音:
- è yún rào liáng
- 成語解釋:
- 遏:停止。歌聲優美,使游動的浮云為之停下來靜聽,似余音繞著屋梁,不愿散去。
- 成語出處:
- 明·程登吉《幼學瓊林·文事》:“驚神泣鬼,皆言詞賦之雄豪;遏云繞梁,原是歌耷之嘹亮。”
* 關于靜止不動的成語 形容靜止不動的成語 描述靜止不動的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