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難以的成語 (30個)

    21

    若存若亡

    成語拼音:
    ruò cún ruò wáng
    成語解釋:
    有時記在心里,有時則忘記掉。用形容若有若無,捉摸。
    成語出處:
    先秦 李耳《老子》:“上士聞道,勤而行之;中士聞道,若存若亡;下士聞道,大笑之。”
    22

    神機莫測

    成語拼音:
    shén jī mò cè
    成語解釋:
    機:心思;測:猜度。神妙的計謀使人預料
    成語出處:
    金·丘處機《漢宮春·苦志》詞:“出入銳光八表,算神機莫測,天網籠。”
    23

    興不由己

    成語拼音:
    xìng bù yóu jǐ
    成語解釋:
    興:興致。正在興頭上控制
    成語出處:
    康濯《春種秋收》:“她姨姨倒不是個媒婆子;不過是興不由己,有口無心地張嘴搭話。”
    24

    心術不定

    成語拼音:
    xīn shù bù dìng
    成語解釋:
    心術:心計。心計捉摸
    成語出處:
    明·施耐庵《水滸傳》第19回:“不想今日去往無門,非在位次低微,且王倫只心術不定,語言不準,相聚。”
    25

    疑鬼疑神

    成語拼音:
    yí guǐ yí shén
    成語解釋:
    懷疑有神怪,魔鬼。①形容疑心太重,胡亂猜疑。亦作“疑神疑鬼”、“疑人疑鬼”、“疑神見鬼”。②形容事物神秘離奇,令人捉摸。
    成語出處:
    清·文康《兒女英雄傳》第五回:“如今安公子正在個疑鬼疑神的時候,遇見了這等一個神出鬼沒的腳色。”
    26

    朝不保夕

    成語拼音:
    zhāo bù bǎo xī
    成語解釋:
    早晨不能保證晚上的情況。形容生活困;也形容形勢危急;預料。
    成語出處:
    先秦 左丘明《左傳 昭公元年》:“吾儕偷食,朝不保夕,何其長也。”
    27

    朝不慮夕

    成語拼音:
    zhāo bù lǜ xī
    成語解釋:
    早晨不能知道晚上會變成什么樣子或發生什么情況。形容形勢危急,預料。
    成語出處:
    晉 李密《陳情事表》:“劉日薄西山,氣息奄奄,人命危淺,朝不慮夕。”
    28

    朝不謀夕

    成語拼音:
    zhāo bù móu xī
    成語解釋:
    早晨不能知道晚上會變成什么樣子或發生什么情況。形容形勢危急,預料。
    成語出處:
    清 吳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第65回:“這么一把年紀,死期也要到快了,才鬧出個朝不謀夕的景況來;不餓死就好了,還望翻身么!”
    29

    瞻前忽后

    成語拼音:
    zhān qián hū hòu
    成語解釋:
    瞻:視,望。形容捉摸
    成語出處:
    春秋·魯·孔丘《論語·子罕》:“瞻之在前,忽焉在后。”
    30

    朝夕不保

    成語拼音:
    zhāo xī bù bǎo
    成語解釋:
    朝:早上;夕:黃昏。早晨不能保證晚上的情況。形容形勢危急,預料
    成語出處:
    蔡東藩《五代史演義》第36回:“妾伏念先皇帝頃在并汾,適逢屯,危同累卵,急若倒懸,智勇俱窮,朝夕不保。”
    * 關于難以的成語 形容難以的成語 描述難以的成語。
    chengrenyouxi